智慧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王丽梅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八一路小学 010010
引言
当前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迅速改变着知识传播方式,也为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多可能。智慧课堂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重构教育教学生态,成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引擎。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核心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素养与创新思维的关键任务,语文教师通过优化和创新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这要求教师综合利用多元技术手段打造现代智慧课堂,以解决教学内容固化、互动形式单一等问题。因此,探究智慧课堂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优化策略,实现技术赋能教学,是教师需要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1 构建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优势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标强调了将学生的课余时间交还给他们自行分配,这与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是一致的。因此,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打造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十分必要的。智慧课堂在保证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效率的同时,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探索语文学科的内在本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和奥秘。一方面,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以降低学习难度、提供具象化的教学过程为前提,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驱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内燃动力;另一方面,智慧课堂的实施还将为语文教师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推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
2 智慧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策略
2.1 构建智慧课堂环境,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教师应深入探索智慧课堂的深层应用,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成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下成长。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利用智能设备进行小组讨论、在线答题等活动,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积极性。随着实践的深入,教师应不断优化评价体系,引入过程性评价与表现性评价,全面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为教学改进提供有力依据。在教授《春》这篇课文时,教师利用智能黑板和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生动画面。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引入了相关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供学生阅读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利用教学资源库中的音频素材,播放了春天的鸟鸣声、流水声等自然声音,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春天的环境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2.2 融合智能软件,激发学习效能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智能软件被应用于教育领域,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这些软件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电子图书资源,还支持个性化推荐、语音朗读、在线笔记、互动问答等功能,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和学习方式。例如,利用智能阅读软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材料,软件会根据学生的阅读偏好和历史记录,智能推荐相似或相关书籍,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同时,软件中的语音朗读功能可以帮助低年级学生克服识字障碍,享受听读的乐趣;而在线笔记和互动问答功能则鼓励学生边读边思,及时记录心得,与同伴或教师交流想法,从而激发更深层次的学习效能。在一次以“环保”为主题的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推荐了几款智能阅读软件给学生们使用。这些软件不仅提供了大量与环保相关的电子书籍,还支持语音朗读、在线笔记和互动问答等功能。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感想和疑问,并通过软件的互动问答功能与教师和同学交流。一位学生在阅读了一本关于海洋污染的书籍后,利用软件的语音朗读功能,将书中一段描述海洋生态遭受破坏的文字朗读出来,并录制成音频分享给全班同学,引发了大家对环保问题的深入讨论和思考。
2.3 运用互动软件,创设互动情境
互动软件是智慧教育环境下的一种重要教学工具,它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互动体验和学习机会。通过运用互动软件,教师可以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互动情境,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进行学习和思考,从而增强情感体验和学习效果。教师应熟悉并掌握多款互动软件的功能特性,选择那些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贴合教学内容的工具随后,在备课阶段,设计一系列渐进式的互动环节,从简单的问答互动,逐渐过渡到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深度参与的活动,确保每个环节都能环环相扣,逐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这些软件,如通过即时投票功能了解学生对课文初步理解的差异,再借助虚拟场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文中情境,从而引发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利用软件平台进行创意表达,无论是文字、图片还是短视频,都能成为他们抒发感受的媒介。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互动软件创设一个地震救援的模拟场景。学生进入软件后,可以选择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救援人员、被困人员等),在模拟场景中进行救援行动。通过软件的互动功能,学生可以体验到地震救援的紧张与艰辛,感受到父与子之间的深厚情感。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灾难面前,我们应该如何保持冷静和勇敢?从而培养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结语
综上所述,智慧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通过构建智慧课堂环境、强化师生互动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然而,这些措施的实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精神,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梦杰 . 聚焦跨学科学习任务群重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J]. 读写算 ,2025,(05):73-75.
[2] 张海明 .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探讨 [J]. 小学生 ( 下旬刊 ),2025,(01):73-75.
[3] 赵宁炜 , 陈全文 . 小学语文古诗词多样化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J]. 教育文汇 ,2025,(01):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