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创新研究
邓思怡
宿迁市洋河新区梅香街小学 223725
引言
在数字化教育改革推进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已成为优化课堂教学、推动教育创新的重要支撑。小学数学课堂中,抽象的数学概念、复杂的逻辑关系常让学生理解困难,传统 “黑板 + 粉笔” 的教学模式难以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导致课堂参与度偏低。当前,部分数学课堂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仍停留在简单展示层面,仅用 PPT 替代板书,未充分发挥其互动性、直观性优势,难以实现课堂深度创新。
一、信息技术支持小学数学课堂创新的核心价值
1.1 激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主动参与意识
小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对具象化内容更感兴趣。信息技术可通过动画、视频、互动游戏等形式,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内容。例如,教学 “图形认识” 时,用动画展示图形的拼接与变换;教学 “加减法” 时,设计闯关答题游戏。这种呈现方式能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改变被动听讲的状态,逐步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1.2 突破数学知识抽象性与教学难点的局限
小学数学中的很多知识具有抽象性,如 “分数的意义”“立体图形的体积” 等,传统教学难以让学生直观感知。信息技术可借助三维建模、动态演示等功能,将抽象知识具象化。例如,用三维动画展示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清晰看到 “长 ×☉× 高” 的原理;用分饼动画解释分数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1.3 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资源利用水平
信息技术能优化课堂流程,节省教学时间。教师可提前制作好包含知识点讲解、练习检测的数字化课件,课堂上直接调用,减少板书与画图时间;利用在线答题工具,实时收集学生答题情况,快速掌握学生学习漏洞,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同时,信息技术可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如名校公开课、数学科普视频等,丰富课堂内容,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让课堂教学更高效。
二、信息技术支持小学数学课堂创新的实践路径
2.1 借助多媒体工具创设直观化数学教学情境
多媒体工具如 PPT、动画制作软件等,能创设贴近学生认知的直观教学情境。教学 “百分数的应用” 时,用多媒体展示超市商品折扣海报、水电费缴费单等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实际意义;教学 “行程问题” 时,用动画模拟两车行驶过程,标注速度、时间、路程等关键信息,帮助学生梳理数量关系,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在情境中变得易懂。
2.2 利用互动平台构建生生、师生协同学习模式
互动平台如在线协作软件、课堂互动 APP 等,能打破传统课堂的互动局限。教师可在平台上发布小组探究任务,如 “设计校园绿化面积计算方案”,小组内成员在线共享思路、分工协作;课堂上,学生通过平台提交答案、发表观点,教师实时查看并针对性点评,同时鼓励学生相互点赞、评论,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协
同学习氛围,提升课堂参与度。
2.3 依托数字化资源拓展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维度
数字化资源如数学学习网站、教育资源库等,能突破教材内容的局限,拓展教学维度。教学 “统计与概率”时,引导学生从国家统计局官网获取生活中的统计数据,分析数据背后的信息;教学 “图形的运动” 时,通过资源库观看建筑、艺术作品中的对称、旋转现象,让学生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拓宽数学视野,实现课堂内容的延伸与拓展。
三、信息技术支持小学数学课堂创新的实施保障
3.1 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教学融合素养
教师是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的关键。学校可定期组织信息技术培训,如多媒体课件制作、互动平台操作等,提升教师技术应用能力;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邀请专家分享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案例,引导教师探索技术与教学内容的适配点,避免技术应用与教学脱节;鼓励教师参与信息技术教学竞赛,在实践中提升融合素养,确保技术能有效服务于课堂创新。
3.2 构建适配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评价机制
传统以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不适用于信息技术课堂,需构建多元评价机制。评价内容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还需涵盖数字化学习能力、课堂互动参与度等;评价主体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全面反映学生学习表现;评价方式采用线上成果展示、课堂行为记录等,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反馈学生问题,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适配信息技术课堂的创新需求。
3.3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信息技术资源供给与管理
充足且优质的资源是信息技术课堂创新的基础。学校需加大投入,配备完善的硬件设备,如多媒体教室、平板电脑等;整合筛选优质数字化资源,建立校本资源库,分类整理与教材匹配的课件、视频、习题等,方便教师调用;同时制定资源管理规范,定期更新资源,确保资源的时效性与适用性,避免教师因资源不足或质量不佳影响课堂创新效果。
四、结论
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其在激活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提升教学效率等方面的价值显著,能有效打破传统课堂局限,推动课堂从 “静态讲授” 向 “动态互动” 转变。通过创设直观情境、构建协同模式、拓展教学内容等实践路径,可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深度融合。而教师能力培养、多元评价构建、资源优化管理等保障措施,进一步确保了课堂创新的落地。
参考文献
[1]熊利琴.小学数学课堂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与优化路径[N].科学导报,2025-07-30(B03).
[2]张军霞.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性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新通信,2025,27(12):170-172.
[3]王友洪.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构建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5,(08):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