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融合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路径
李娜
宿迁市洋河新区梅香街小学 宿迁市洋河新区梅香街小学 223725
一、引言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具有关键作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活力。将信息技术巧妙地融合到阅读教学中,能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丰富阅读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进而显著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二、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但注意力易分散,信息技术能将抽象文字转化为直观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阅读兴趣。如教学《桂林山水》时,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景色,激发其阅读欲望。
(二)丰富阅读教学资源
网络信息海量,教师可突破教材局限,为学生提供多样阅读材料,拓宽阅读视野。以神话主题单元学习为例,教师借助网络搜索不同版本神话故事,让学生对比阅读。
(三)优化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学方法更灵活,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互动教学,设置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授《草船借箭》时,教师制作课件,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加深对课文理解。
(四)促进个性化学习
学生学习能力和阅读水平有差异,信息技术能根据学习数据,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为教师提供参考,教师可据此制定个性化阅读计划和指导方案。借助阅读 APP,教师了解学生情况,针对性推荐书籍和题目,满足个性化需求。
三、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学方式单一
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 “串讲” 模式,逐字逐句讲解课文,学生被动听讲,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机会,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阅读积极性不高。
(二)阅读资源有限
教学内容主要依赖教材,课外阅读资源开发不足。学生接触的阅读材料类型单一,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需求,限制了学生阅读视野的拓展。
(三)缺乏个性化指导
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师难以兼顾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影响阅读效果。
(四)评价方式不科学
阅读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侧重于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过程、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等方面的评价,评价方式单一,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阅读水平。
四、信息技术融合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阅读情境
多媒体情境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与课文相关的视频、音频或展示图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导入阅读教学。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播放海底世界视频,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应用:借助 VR 和 AR 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场景。比如学习古诗时,用 AR 技术将场景立体呈现,加深学生对古诗意境的理解。
(二)丰富阅读资源,构建数字化阅读平台
建立班级阅读资源库:教师收集优质阅读资源,按年级、主题、难度分类整理后上传至班级云盘或在线学习平台,供学生查阅和下载。如建立不同主题文件夹,方便学生选读。
推荐在线阅读平台:市面上有许多优质在线阅读平台,具备智能推荐功能。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并指导使用,鼓励课余自主阅读。
(三)创新阅读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进行互动式教学:教师制作互动式多媒体课件,设置问题让学生操作练习,巩固知识。同时利用动画、音频引导思考讨论。如讲解《司马光》时,通过动画展示过程,培养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
开展项目式阅读学习:教师设计与阅读内容相关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如学习《蝙蝠和雷达》后,布置探究仿生学应用的任务,学生通过实践加深理解,提高综合能力。
借助人工智能(AI)辅助教学:教师可利用 AI 智能阅读助手辅助教学,分析学生阅读情况并给出针对性建议,还能与学生互动答疑。
(四)借助信息技术开展个性化阅读学习
利用学习分析技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或阅读 APP 收集学生学习数据,用学习分析技术分析,了解学生特点和薄弱环节,为学生制定个性化阅读计划和推荐资源。
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针对学生阅读问题,教师通过在线交流等方式提供一对一指导。如学生遇到生字词,教师及时解答并指导自主解决。
(五)构建多元化阅读评价体系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关注阅读过程,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评价;终结性评价考查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两者结合全面客观评价学生阅读水平。
多元化评价主体: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自己和同学。学生自评提高反思能力,互评促进相互学习。阅读教学结束后,三方评价综合给出最终成绩。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评价:借助在线学习平台或教育评价软件,教师记录数据、生成报告,为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学生也能查看结果明确努力方向。
五、结论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将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深度融合,创设生动的阅读情境,丰富阅读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开展个性化学习,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阅读学习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助力学生在阅读的海洋中畅游,提升语文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成刚,张帅. 小学语文阅读与信息技术融合路径探索[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4,(06):82-84.
[2]张爽爽.基于互联网大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路径研究[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七).陕西省铜川市新区第三小学;,2023:811-816.DOI:10.26914/c.cnkihy.2023.018467.
[3]史转芳. 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下的小学语文识字与阅读教学[J].读写算,2022,(33):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