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鲁肽注射液对胰岛素抵抗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胡志伟 潘珺 董华 徐汉文 汤张超 郑娟 张海丽
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 嘉兴大学附属嘉善医院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目前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其相关纤维化和肝硬化[1]。NAFLD 不仅导致肝硬化、肝癌等肝脏损害,并与2 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其他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因此,早期干预 NAFLD 可逆转病情、延缓进展,减少终末期肝病及相关慢性疾病发生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NAFLD 发病与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异常、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相关,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2]。胰高血糖素样肽-1 受体激动剂(GLP-1 RA)利拉鲁肽是治疗2 型糖尿病的有效药物,但近年研究表明,它对 NAFLD的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GLP-1RA 可降低食欲和体重,减少脂蛋白分泌,减轻全身和组织炎症,从而减轻NAFLD[3]。然而,目前利拉鲁肽没有脂肪肝的适应症,本研究旨在观察利拉鲁肽治疗胰岛素抵抗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青年患者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拓展利拉鲁肽适应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4 年 6 月-2025 年 5 月我院诊治的青年 IR 合并 NAFLD 患者 60 例。纳入标准:(1)NAFLD 诊断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 更新版)》[4];(2)年龄 18-44 岁;(3)BMI>27kg/m2;(4)HOMA-IR>2.69;(5)合不合并2 型糖尿病。排除标准:(1)其他急慢性肝病;(2)严重肝功能异常;(3)合并急慢性感染;(4)恶性肿瘤者;(5)有相关药物过敏史。将60 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分析治疗前后数据差异。其中,男性32例,平均年龄(32.96±4.65)岁,女性28 例,平均年龄(29.39±3.19)岁。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60 名患者均给予利拉鲁肽注射液(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S20233109)0.6mg 早晨 皮下注射,每天1 次,1 周后增加剂量至1.2mg/次,2 周后增加剂量至 1.8mg/次,连续治疗观察12w。
1.3 观察指标
(1)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肝脏纤维化指数和肝脂肪指数。
(2)实验室指标测定:①血糖控制指标: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通过爱科来 HA8180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HbA1c,通过雅培Alinity c 以己糖激酶法测定 FPG。 ② 胰岛功能指标:以雅培 Alinity i 化学发光法检测的 FINS,计算 HOMA-IR=FINS×FPG/22.5。④血脂指标:通过雅培 Alinity c 以磷酸甘油氧化酶法测定检测TG。⑤肝功能指标:通过雅培 Alinity c 以 NADH 法测定 ALT、AST。
(3)治疗前后测定患者BMI 值(BMI=体重(Kg)/身高2(M2)。
( 4 ) 治疗 前后 测定 患者 VAI 值:(VAI( 男 )=WC(cm)/(39.68+1.88 × BMI) × TG/1.03 × 1.31/HDL-C ;
(女)=WC(cm)/(36.58+1.89×BMI) × TG/0.81×1.52/HDL-C)。
(5)不良反应:统计患者腹泻、腹痛、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治疗前后各组数据差值进行正态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用Kruskal Wallis 轶和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 BMI、HOMA-IR、肝纤维化指数指标比较
表1 治疗前后BMI、HOMA-IR、肝纤维化指数指标比较 (Ξ±s)


2.3 不良反应情况
1 例患者出现腹泻,发生率为 1.67% ,3 例患者出现恶心,发生率为 5% ,1 例患者出现头晕,发生率为 1.67% 。
3.讨论
在本研究中显示,经利拉鲁肽治疗后患者HOMA-IR、ALT、AST、HbA1c、VAI、FPG、TG、BMI、肝脏脂肪衰减指数、肝脏纤维化指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表明,利拉鲁肽能够有效降低HOMA-IR及VAI,缓解肝功能及肝脏指标。利拉鲁肽能减轻患者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促进外周组织利用葡萄糖,降低血糖和游离脂肪酸水平,改善肝功能和延缓肝纤维化进展[5]。因此,利拉鲁肽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有效方法。
本研究显示,发生不良反应共5例,发生率为8.33%,症状包括腹泻、恶心、头晕,程度轻,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
综上所述,利拉鲁肽治疗青年胰岛素抵抗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可以降低HOMA-IR,改善肝功能和糖脂代谢,降低肝纤维化和肝脂肪衰减指数,且安全性较好。
参考文献
[1] 马雪颖, 马向明.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脏纤维化血清学测评方法的研究进展[J]. 实用医学杂志,2025,41(15):2290-2303.
[2] 杨林泉, 乔莉, 朱慧明, 等. 利拉鲁肽调控Cideb通路改善肝脏脂质沉积的作用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1-20.
[3] Yabut J M, Drucker D J. 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based Therapeutics for Metabolic Live Disease[J]. Endocr Rev, 2023,44(1):14-32.
[4]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脂肪性肝病专家委员会.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更新版)[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8,26(3):195-203.
[5] 李凤, 邢英, 卢雪玲. 超重型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分布及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的干预效果[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21(06):650-653.
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医学专项资金项目(2024ZYC-A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