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张培培
宿迁市洋河新区梅香街小学 223600
引言
当前,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已成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形式,但其在实际开展中仍面临知识衔接不顺畅、学生能力培养缺乏连贯性等局限,难以充分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项目化学习以真实问题为驱动,注重学生主动探究与实践能力培养,其核心理念与单元整体教学的育人目标高度契合,将二者融合能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一、项目化学习融入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前期准备
1.1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内容的项目化拆解与重组
小学语文单元内容通常围绕特定主题展开,包含课文、习作、口语交际等不同模块。在进行项目化拆解与重组时,需先明确单元核心主题与教学重点,将零散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关联性的项目任务模块。例如,在“自然之美” 主题单元中,可将课文阅读转化为 “寻找自然中的诗意” 探究任务,将习作转化为 “自然观察日记创作” 实践任务,使各模块内容围绕项目目标形成有机整体,为后续项目开展奠定基础。
1.2 基于学生认知水平的项目学习目标设定
项目学习目标设定需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与语文能力基础,避免目标过高或过低。首先,需结合课程标准要求,明确单元教学应达成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如识字写字、阅读理解、表达交流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其次,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将目标分为基础目标、提升目标与挑战目标,确保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在项目学习中获得发展。
1.3 单元教学资源与项目化学习载体的匹配筛选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资源丰富,包括教材、教辅资料、多媒体资源、生活场景资源等。在选择项目化学习载体时,需结合项目任务需求与学生兴趣特点,筛选与之匹配的资源。例如,在开展 “传统文化传承” 主题项目时,可选取传统节日习俗、民间故事、传统手工艺等作为载体,同时整合教材中的相关课文、多媒体中的传统文化视频、校园内的传统文化活动等资源,让学生在丰富的资源支撑下开展项目学习,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与实践性。
二、项目化学习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2.1 以真实问题为驱动的单元项目主题设计
真实问题是项目化学习的核心驱动力,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在设计单元项目主题时,需从学生生活实际、语文学习需求出发,提出具有挑战性与开放性的真实问题。例如,在 “家乡文化” 主题单元中,可设计 “如何向外来游客介绍家乡特色文化” 的真实问题,引导学生围绕该问题开展项目学习。
2.2 分阶段的项目学习活动与单元教学环节融合
项目化学习活动需与单元教学环节紧密融合,分阶段有序开展。通常可将项目学习分为启动阶段、探究阶段、展示阶段与总结阶段,对应单元教学的导入、新授、巩固与拓展环节。在启动阶段,通过情境创设引入项目主题与真实问题,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探究阶段结合课文阅读、小组讨论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探究问题;展示阶段对应口语交际、习作展示等环节,让学生呈现项目成果;总结阶段则通过课堂小结、反思交流,梳理学习收获,深化对单元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2.3 多元主体参与的项目化学习过程指导策略
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需构建教师、学生、家长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指导体系。教师作为引导者,需在关键环节给予学生方法指导,如指导学生制定项目计划、筛选资料、解决探究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及时调整指导策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可通过小组合作开展互助学习,在交流讨论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家长则可协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学习资源,监督学生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形成家校协同的教学指导合力。
三、项目化学习应用于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效果
3.1 聚焦语文核心素养的项目学习评价体系构建
项目学习评价需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多元、过程性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应涵盖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与情感态度等方面,不仅关注项目成果的质量,还重视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评价方式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堂观察、成果展示、学习档案袋等多种途径收集评价信息,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全面,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素养发展水平。
3.2 单元教学中项目化学习实施的问题解决
在项目化学习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学生项目参与不均衡、项目进度难以把控、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等。针对这些问题,需采取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对于学生参与不均衡的问题,可通过分组时合理搭配成员、设计分层任务等方式,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对于项目进度把控问题,可制定详细的项目时间表,明确各阶段任务的完成时限,教师定期检查进度并给予提醒;对于教学时间分配问题,需合理规划单元教学时间,协调项目学习与常规教学的关系,确保二者互不冲突,高效推进。
3.3 项目化学习与单元整体教学融合的经验提炼
在项目化学习与单元整体教学融合的实践过程中,需及时总结经验,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经验提炼可从教学目标设定、内容整合、活动设计、指导策略、评价方式等方面入手,分析哪些做法在实践中效果显著,适合推广应用,哪些做法存在不足,需要改进完善。同时,可通过开展教学研讨、撰写教学反思、进行校际交流等方式,分享实践经验,吸收他人优秀做法,不断优化项目化学习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四、结论
通过前期对教学内容的拆解重组、目标设定与资源筛选,能为项目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分阶段的活动设计与多元主体指导,可确保项目学习有序高效开展;聚焦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与问题解决策略,能不断优化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结合具体教学情境,灵活运用相关策略,充分发挥项目化学习的优势,破解传统单元教学的局限,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包蕾.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实践[J].中小学班主任,2025,(14):69-71
[2]郑国容.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语文单元习作教学研究[J].教师,2025,(13):50-52.
[3]潘静怡.小学语文大单元项目化学习的教学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5,(03):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