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高中英语听说技能策略探究
杨文娟
甘肃省皋兰县第一中学 730200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强调英语听说技能的重要性,但传统高中英语听说教学存在局限,如课堂时间有限、教师难精准反馈、真实交流场景缺失。AI 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可能,探索其赋能高中英语听说技能的策略成为重要课题。
二、AI 赋能高中英语听说技能的必要性
2.1 破解传统听说教学的现实困境
结合传统教学“集体练习多、个体指导少”、口语练习人均时间少、教师难逐一纠错及听力资源陈旧单一等现实困境,AI 技术以突破时空限制、提供“一对一”指导与海量资源的方式弥补这些不足,破解传统听说教学的现实困境。
2.2 满足学生个性化听说学习需求
鉴于高中生英语听说基础差异大,AI 系统通过前期测试精准诊断学生问题并推送适配学习内容,以实现个性化教学的途径满足学生个性化听说学习需求。
2.3 提升听说学习的互动性与趣味性
针对传统听说练习形式枯燥、学生积极性低的状况,AI 技术借助虚拟情境、游戏化设计提升趣味性,通过虚拟对话伙伴和游戏激发兴趣且以实时反馈增强动力,提升听说学习的互动性与趣味性。
三、AI 赋能高中英语听说技能的具体策略
3.1 智能资源供给:构建多元化听说资源库
智能资源供给旨在构建由 AI 技术整合优质资源后提供“场景化、分层化”支持的多元化听说资源库,其中听力资源按难度、场景分层推送且可智能调控,口语资源提供阶梯式内容以助力学生提升能力。
3.2 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基于数据的精准教学
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基于数据进行精准教学,借助 AI 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闭环教学,精准诊断学生问题,依据结果规划学习路径,并实时跟踪数据动态调整来确保学习效果。
3.3 实时反馈优化:精准纠正听说问题
实时反馈优化在于精准纠正听说问题,传统听说教学中教师反馈存在 “滞后、笼统” 问题(如口语反馈仅“发音不准”“表达不流畅” 致使学生难以明确改进方向),而 AI 技术可实现 “即时化、精细化” 的反馈,帮助学生快速定位并解决问题[1]。听力反馈上,学生完成听力练习后,AI 系统不仅给出答案对错,还标注错误原因与改进建议,例如学生因 “未捕捉到转折词后的信息” 答错题目,系统标注 “注意 but、however 后的关键信息”并推送含同类转折词的听力材料强化练习,因 “词汇量不足” 无法理解时,系统自动标注生词并提供释义、例句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口语反馈方面,AI 系统通过语音识别技术从 “发音、语法、流畅度” 三个维度反馈,发音上逐句对比学生发音与标准发音的声波图标注错误发音(如将 /θ/ 发成 /s/)并提供正确发音口型动画演示,语法上自动识别口语语法错误(如时态、主谓一致问题)并给出纠正示例(如将 “I go to the park yesterday”改为 “I went to the park yesterday”),流畅度上通过分析语速、停顿频率判断表达是否流畅,对停顿过多的学生建议 “先熟悉文本,再尝试脱稿表达”。
3.4 沉浸式场景构建:模拟真实听说语境
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与虚拟对话技术,AI 技术构建“贴近真实”的英语听说场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场景脱节”问题并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能力;通过AI 虚拟外教,学生可在如“海外留学”这种模拟真实场景中与AI 外教就“办理入学手续”“与室友沟通生活习惯”“向教授请教问题”等进行互动交流,AI 外教还能根据学生表达灵活回应(学生表达不清晰时主动提问“Could you explain that again?”),让学生感受真实对话交流逻辑的虚拟对话场景;利用VR 设备为学生构建如“国际会议”中可感受会场声音环境(不同方向传来英语对话、演讲声音),需在复杂声音环境捕捉关键信息(会议议程、发言人观点)以提升真实场景听力适应能力的“身临其境”的VR 沉浸式听力场景;AI 平台引入不同国家、地区英语口音(英式英语、美式英语、澳大利亚英语)与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在听力练习熟悉多元口音、在口语表达了解跨文化交际礼仪(问候方式、话题选择禁忌)以避免文化差异导致交流误解的跨文化交流场景。
四、AI 赋能高中英语听说技能的挑战与优化建议
4.1 现存挑战
一是 AI 技术存在“情感交互缺失”状况,即AI 虚拟伙伴虽能给予语言反馈却无法如教师般传递诸如鼓励、共情等情感支持,致使部分学生在长期与AI 互动时易产生孤独感进而影响学习积极性[2];二是存在技术依赖风险,若学生过度依赖AI 的实时纠错,就可能丧失自主反思能力,例如不主动总结发音规律而仅依赖AI 标注错误;三是资源质量参差不齐,部分AI 平台的听力材料出现内容碎片化、语言不规范问题,且口语评价标准与高考口语考试要求存在差异,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4.2 优化建议
4.2.1 构建 “AI + 教师” 协同教学模式
构建“AI + 教师”协同教学模式,发挥AI 技术与教师的互补优势,让AI 负责提供个性化练习、实时反馈及海量资源,教师负责情感引导、学习策略指导与跨文化交际讲解。比如,AI 系统诊断出学生发音问题后,教师可在课堂上组织发音小组活动,通过示范、集体纠正强化AI 反馈效果;学生与AI 进行虚拟对话后,教师可针对对话中的文化误区,如不恰当话题,进行补充讲解以帮助学生理解深层文化内涵。
4.2.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合理使用AI 工具避免技术依赖。在AI 口语练习中,要求学生先自主反思表达中的问题,再查看AI 反馈并对比自己与AI 诊断结果的差异;在听力练习后,鼓励学生总结错题规律,如“细节题错误多因注意力不集中”,而非仅关注答案对错。同时,教师可通过布置“AI 学习日志”任务,让学生记录使用AI 的收获与困惑,以此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4.2.3 规范 AI 平台的资源与评价标准
规范AI 平台的资源与评价标准,学校需筛选符合教学需求的 AI 平台,优先选择与高考听说考试标准对接,如口语评分维度、听力题型的平台[3];组织英语教师与技术人员共同审核AI 平台的资源,确保听力材料的语言规范性、场景实用性以及口语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定期收集学生使用反馈,推动AI 平台优化资源内容与评价算法,提升赋能效果。
五、结语
通过智能资源供给、个性化路径设计、实时反馈优化、沉浸式场景构建等策略,AI 技术为高中英语听说教学提供全新发展机遇,有效破解传统听说教学困境,提升学生听说能力与学习兴趣,不过因 AI 并非“万能工具”,其应用需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以充分发挥优势,未来随着AI 技术不断迭代(如更精准语音识别、更自然情感交互)及教育理念持续更新,AI 赋能高中英语听说技能路径将更完善,为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适应全球化交流需求提供更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多玉. 高中英语听说技能的培养和探索[J].高考,2022,(35):9-11.
[2]严欢. 高中英语听说技能训练在课堂教 中的体现策略[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8,(09):36.
[3]王青英. 听力微技能培养策略在高 中英语听说课中的有效渗透[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6,(0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