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优化模式研究
陈燕玲
信宜市丁堡职业高级中学 525345
前言:在中职阶段的班主任工作中,影响着教学质量、育人效果与班级管理等各个方面,是教师需要加强关注的重点。从德育实践的角度出发,针对中职学校的学生思想、认知成长情况,教师要加强德育教育,构建更加综合性的德育模式。并且依托德育拓展的方式,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素养培养,解决以往中职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基于不同的德育实践措施,做好班级的班主任工作,确保学生能很多综合性的培养,针对性改进班主任工作育人模式,使得中职学校的课程能稳定实施。
一、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方向
在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工作中,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对学生实施行为、思想方面的培养,做到行为与思想上的统一培养。从学生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在行为约束与思想引导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在以往的德育教育工作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行为管理,忽视了思想方面的引导,导致德育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则可借助互联网中的教育资源、平台与工具,从行为、思想两个方面入手,对学生实施综合性的德育教育。
二、“互联网+”时代中职班主任德育的必要性
(一)有效强化学生思想品质
为有效发挥班主任工作的作用,针对中职学生的思想、认知成长情况,教师开展班主任工作,实施德育教育指导,可以更好地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提高其思想认知。通过“互联网+”平台,班主任可以获取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如心理辅导案例、名人成长故事等,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而且借助互联网平台,班主任还能与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了解其内心想法和困惑,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德育指导[1]。针对以往班主任工作的不足之处,做到进一步优化和改进育人模式。
(二)能够维护班级和谐氛围
按照班主任工作优化的形式,在班主任工作中实施德育教育,强化班主任德育的实践效果,对学生实施综合性的素养培养,能发挥教学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加强班级管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及时解决班级中出现的问题,有效维护班级的和谐氛围。通过互联网平台,班主任可以发布班级通知、分享学习资源、组织线上活动等,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其需求和困惑。
三、基于“互联网+”时代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优化的措施
(一)重视开发互联网育人资源
为针对性提升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效果,强化德育教育实践的价值,教师根据以往班主任工作的问题,要重视开发互联网的育人资源。以有效开发互联网育人资源的方式,实现对学生思想、行为的综合性培养。互联网中存在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心理辅导资料、名人传记、励志故事等,可以作为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素材。通过整合这些资源,班主任可以设计出更具吸引力和针对性的德育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而且互联网还提供了多种交互工具,班主任可以利用多种工具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2]。
例如,班主任可以创建线上德育社群,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者组织线上读书会,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经典名著中的道德观念。基于综合性的社群互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德育内容的理解,还能增强其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然后班主任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的在线行为和反馈进行深度挖掘,以便更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德育需求,为后续的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教师做好德育与课程整合
以全面育人指导为基础,教师为加强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指导效果,在中职班主任实践方面,要整合班主任管理与课程教学。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将其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受到德育的熏陶。依靠不同的专业课程,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设计德育教学环节,如在会计专业课程中强调诚信与职业道德,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合作精神。
例如,在专业课程中,教师积极结合课程内容,讲述相关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而且教师利用互联网资源,搜集与课程相关的德育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德育的内涵,增强其道德认知。然后教师还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一些具有德育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德育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加强家校合作实践重视
为全面优化中职班主任工作模式,在强化德育教育的基础上,教师还要重视家校合作实践。以家校合作为基础,拓展德育教育实践的范围,实现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有效联动。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家校沟通渠道,如微信群、QQ群等,及时与家长分享学生的在校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情况[3]。
例如,班主任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如志愿服务、亲子阅读等,与孩子共同成长。而且班主任鼓励家长利用互联网资源,与孩子一起观看德育视频、阅读德育文章,拓宽孩子的视野,增强其道德认知。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学生德育档案,记录学生的德育表现、成长历程及家校沟通情况。
(四)配合个性化育人方法指导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性格、兴趣和成长背景,因此德育教育不能一概而论。基于不同的学生特点,实施个性化的德育教育方法。班主任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收集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等,进行深度分析,以便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德育需求。然后,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德育计划,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例如,对于内向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通过线上聊天的方式,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对于外向的学生,班主任则可以组织一些团队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
总结:综上所述,按照班主任工作实践的指导思想,教师对以往班主任工作优化,改进德育教育模式,能强化教育指导思想。而且依靠班主任德育融入“互联网+”技术等方式,针对性强化育人质量,满足学生学习、成长的需求。从开发互联网育人资源、教师整合德育与课程实践,加上家校合作与个性化育人等措施,有效加强育人效果。基于此,推动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使其能形成更加良好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改变以往教育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赖育相.“互联网+”时代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优化模式策略[J].华章,2023,(11):36-38.
[2]韩会玲.“互联网+”时代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效手段探析[J].中国新通信,2023,25(15):170-172.
[3]孙红红.“互联网+”时代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优化模式[J].中国新通信,2023,25(08):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