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厂基建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研究与实践

作者

李永刚

新疆能源(集团)和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 848017

关键词:电厂基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管理体系;监督评价

引言

电厂基建过程复杂、周期长、风险因素众多,安全生产管理尤为重要,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之后,可以系统地识别并控制各类风险,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本文旨在探究安全生产标准化在电厂基建过程的理论应用、核心内容及其执行办法,结合实践经验,重点放在标准化的内涵影响、体系搭建与关键控制,以及执行改良策略,从而推进电厂基建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和高效化。

1.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本理论

1.1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内涵及特性

安全生产标准化,就是指建立统一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实现生产过程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即以标准化的手段,把安全管理的要求渗透到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建立起一个持续改进的管理机制。标准化强调预防为主、系统管理加上全员参与,就能形成明确的安全责任体系和完备的操作规程,这既包含技术层面的规范,又包含管理流程,人员行为以及文化建设的标准化,进而塑造起全面覆盖的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生产标准化有三个特点:规范性、系统性和动态性。规范性就是用标准来约束作业的行为;系统性就是要把各个方面的风险统筹起来管理;动态性就是根据实践反馈,不断调整标准的内容,以适应新的安全需求。

1.2 基建安全管理中标准化的作用

标准化在电厂基建安全管理里有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它能统一安全管理的要求,消除因为标准不统一而产生的管理漏洞,提升整体管理的效率。标准化明确各项工作的安全规范之后,就减少了人为操作带来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另外标准化可以落实安全责任,让各级管理人员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标准,增强安全意识,也可以给安全管理提供可以量化的、可以评估的标准,让安全绩效的评价更客观、更科学。最终实现安全管理从经验主导向系统化、制度化转变,提高电厂基建安全管理水平。

2. 电厂基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核心内容

2.1 基建阶段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电厂基建安全管理体系的搭建要以标准化为核心,形成层次分明、责任明晰的管理架构,包含安全政策、目标制定、组织结构、职责分配、运作机制这些要素,保证安全管理覆盖基建各个部分。首先要制定统一的安全管理政策和目标,给各项具体工作提供方向上的指引,其次要创建起从专业管理到区域管理、从流程管理到现场执行的多层组织架构,把各个岗位的安全责任规范清楚,还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让管理活动有章可依,最后依靠体系化、流程化的运作,安全管理做到闭环控制并不断改进。

2.2 关键环节的标准化控制要素

电厂基建涉及土建、安装、调试等多类作业,要针对关键环节开展标准化控制,土建阶段的重点是基坑挖掘、模板支撑以及高空作业等活动的安全规范,安装阶段需对起重吊装、设备安装以及临时用电等操作流程加以规范,调试阶段则注重条件核查、单项试验、系统试运的标准化管理。针对每一个环节,要确定危险识别、风险评价以及控制措施的要求,制定相应的作业许可和现场监督制度,而且,标准化控制还要注意技术规范和管理要求的融合,保证各项措施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得以落实,从而减少安全隐患。

3.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与优化

3.1 标准化实施的流程与方法

标准化的执行要依照系统的流程开展,包含方案制定、传达培训、分步试点、阶段总结、全面推行等步骤,先依照电厂基建的特点和相关法规来制定合适的安全规章和管理制度,然后经过培训和教育改进大家对这些标准的认识和执行水平。执行时要采取分步试点、阶段总结、全面推行的策略,在某些项目或者环节上检验规章制度是否可行,不断加以改进完善,还要形成标准执行的信息反馈体系,专人搜集问题和意见,保证标准符合实际作业需求,最后全面推行并做到常态化使用,实现标准化的深度落地。

3.2 监督与评价机制的建立

有效的监督与评价机制是标准化落实的关键保障,监督机制要包含日常检查,专项审核以及第三方评定等多种形式,还要涉及管理行为和作业现场两个层面,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保证标准要求被严格遵守。评价机制侧重于对标准化执行成效加以评估,创建起科学的安全绩效指标,包含事故率,合规率以及整改进度等指标,评价结果被应用到管理决策当中,找出薄弱之处,促使有针对性地加以改善,监督与评价相互融合,便形成了标准执行的闭环管理,从而提升了标准化的约束力和实际效果。

3.3 持续改进策略与效果评估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个不断改善的过程,要形成 PDCA 持续改善的循环机制,通过定时总结标准执行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变化中的风险因素,及时对标准加以修正和更新,改善的办法应当重视技术创新与现场实际的结合,吸取先进的经验,改良优化标准。效果评估是改进的依据,要采用定量和定性方法,评估标准化给安全管理带来的贡献,评估内容包含事故预防、效率提升、文化建设等方面,全方位体现标准化的综合效益,按照评估结果来调整实施策略,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做到安全管理水平的持续改善。

4.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保障措施

4.1 组织保障与责任落实

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组织保证体系,这是执行标准化工作的基础工作,首先必须明晰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形成从各级管理人员到基层各岗位操作人员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详尽的责任清单、考核标准,保证每一个岗位都能够清楚知晓自身承担的安全责任、考核要求。同时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充足的具有专业资质和管理能力的安全管理人员,深入开展标准化实施的各项事务,还要创建定期的工作协调机制,保证各部门在标准化实施的时候能密切配合,形成管理合力。

4.2 资金保障与资源配置

安全生产标准化顺利推进需要充足的经费投入,应设立专门的安全投入保障机制,保证安全生产费用足额提取,专款专用,资金投入重点保障安全设施的建设,安全防护用品的配备,安全教育培训等需求,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提供物质保障。而且要妥善安排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设备资源等各种资源,现场务必有完备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备,用先进的安全监测和预警技术,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设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善执行的专业化安全管理队伍。

4.3 技术保障与创新应用

技术保障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的重要支撑,要积极引进和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与手段,信息化管理系统、智能监控设备、风险评价工具等,通过技术创新来优化安全管理的效率与精准度,从而做到对危险源展开即时的监视并发出警报。同时也要重视标准化同新技术、新工艺的融合应用,在推广使用新技术、新设备的时候,要一同制定出对应的安全操作标准和管理准则,还要推动安全技术创新,开展安全技术攻关,不断优化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提升标准化的技术含量和应用效果。

结语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电厂基建安全管理的重要支撑。依靠系统的标准制定,体系搭建和流程控制,可以明显改善安全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本文从理论、流程、方法以及改进等各方面展开全面探究,给电厂基建安全生产提供了实践路径。未来,需进一步深化标准化的精细化和适应性研究,推动电厂基建安全管理的不断创新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肖宏. 谈发电厂基建安全管理[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2018,(27):2.

[2]金军洁,金晓炜.燃煤电厂基建项目安全管理的建议与措施[J].上海节能,2022,(04):523-526.

[3]张文.全寿命周期视域下电厂基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1):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