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刘彦波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三中学 单位邮编:028000
前言:创新能力作为21 世纪人才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教育背景下,高一数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如何在高一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以高一数学教学为基础,结合教学实践的反馈,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现代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可以有效培养其数学核心素养。
1 高一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作用
1.1 建设数学教学工作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解题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和培养。进行数学教学工作模式的创新,是提升高一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教师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引入更多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数学案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和实用性。同时,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1.2 强化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针对高一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强化理论知识的同时,教师应设计更多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如数学建模竞赛、数学实验室项目等,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深化对数学原理的理解,并激发其创新思维。此外,鼓励学生参与数学科研小组,与教师共同开展小型课题研究,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还能培养其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1]。通过这些实践性的教学策略,高一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将得到全面提升。
2 在高一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实践策略
2.1 应用信息技术帮助理解知识
为了更好地在高一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按照信息技术的特点,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和定理以图形、动画等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且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学生可以在虚拟的数学环境中进行探索和实验,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激发其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多媒体、网络资源等平台,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例如,利用数学软件绘制函数图像,展示几何图形的变换过程,或者通过动画模拟数学实验,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数学原理的推导和应用。这些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拓宽其思维视野,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同时,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如在线查找资料、参与网络论坛讨论等,进一步提升其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2.2 依靠课堂练习加深知识印象
依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是巩固学生知识、提升其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师应注重练习题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既要有基础性的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新知,也要有拓展性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2]。基于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
能力。
例如,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思考,寻找多种解题途径。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通过创设真实或模拟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激发其创新灵感。在实施课堂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反馈。及时给予学生正面的鼓励和肯定,增强其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对于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2.3 利用问题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进行高一数学教学时,教师应善于利用问题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思维。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主动探索,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其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或全班讨论的方式,共同探索问题的答案。
例如,在讲解数列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提出“如果我们把一个数列的每一项都看作是一个点,在坐标系中将这些点连起来,会形成什么样的图形?这些图形有哪些性质?”等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还能让学生将数列知识与平面几何知识相结合。又如在讲解概率统计时,教师可以提出“如果我们想知道某个品牌的饮料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调查方法?如何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等问题,将概率统计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2.4 设计实践作业强化创造能力
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创新能力培养需求,设计一系列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的数学作业,是强化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作业不仅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提出独特见解和解决方案。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还能培养其科研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3]。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数学建模作业,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其创新思维和 T 城市交通流量分析、家庭预算规划等,这些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思 学生需要通过收集数据、建立模型、求解问题等一系列过程,完成实践作业,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培养其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总结:总而言之,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和实践高一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通过情境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的灵活运用,结合信息技术、课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泓媛.指向数学创造力培养的高中 HPM 教学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4.
[2]韩敏.高中数学建模活动中学生集体创造力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2.
[3]陈庆菊.浅析如何利用高中数学创新题提升创造力[J].数学教学通讯,2022,(09):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