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赋能背景下小学数学课互动模式创新研究

作者

翟国瑞

哈密市第八小学 839000

数字赋能,即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为教育教学提供强大的支持,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字技术对互动模式的影响尤为显著。首先,数字技术极大地丰富了课堂互动工具。在传统的课堂中,互动工具相对单一,而数字技术的引入,带来了多媒体课件、互动白板等新型工具,这些工具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互动的可能性。其次,数字技术拓展了课堂互动的空间。传统的课堂互动受限于时间和空间,而数字技术的应用打破了这种限制,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等进行课内外的学习与讨论,远程互动教学也成为可能,这无疑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学习体验。最后,数字技术提升了课堂互动的效率。数字技术能够实现实时反馈与数据分析,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这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依据,提高了课堂互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总的来说,数字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课堂互动的工具,拓展了互动的空间,还提升了互动的效率,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模式的创新路径

(一)利用数字工具,创新互动形式

多媒体课件是数字技术在课堂广泛应用的形式。教师可制作含多种元素的课件,生动呈现数学知识。如教学“图形的认识”,展示图片与动画,还可利用互动功能与学生互动,提高参与度。

互动白板集多种技术于一体,功能丰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可用其操作并与学生实时互动。如教学“加减法运算”,出题让学生上台答题并及时点评,增强互动趣味性与实效性。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教育 APP 为课堂互动提供新途径。教师可依教学内容选 APP 让学生练习互动。如教学“乘法口诀”,推荐游戏 APP 助学生记忆,还可通过后台管理查看学生情况并个性化指导。

(二)构建数字场景,丰富互动内容

虚拟现实(VR)技术能够创造出逼真的虚拟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场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 VR 技术构建虚拟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探索和互动。例如,在教学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时,教师可以利用 VR 技术构建一个虚拟的房间,让学生在虚拟房间中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家具,如桌子、柜子等,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用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

在线协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和交流的空间,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作业等活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小组任务,让学生通过在线协作平台进行分工合作、共同探究。例如,在教学 “统计与概率” 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通过在线协作平台共享数据、讨论分析结果,最后由小组代表进行汇报。这种互动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借助数字技术,优化互动评价

数字技术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实时反馈,教师可以通过在线答题、投票等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例如,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平台发布练习题,学生完成后提交答案,系统会自动批改并显示正确率。教师可以根据系统反馈的结果,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讲解和纠正,避免问题积累。同时,实时反馈还能够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策略。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多以教师评价为主,评价主体较为单一。借助数字技术,可以实现多元主体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等。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等上传至在线学习平台,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家长也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评价。多元主体评价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数字技术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教师提供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依据。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答题正确率、学习时间、知识点掌握情况等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薄弱环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例如,对于在某个知识点上错误率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单独辅导,帮助他们攻克难关。数据分析评价能够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创新互动模式的应用案例

(一)案例概况

某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在教学 “小数的加减法” 一课时,采用了数字赋能的互动模式进行教学。该班级共有 40 名学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互动白板和在线答题平台等数字工具,构建了多样化的互动场景,优化了互动评价方式。

(二)具体实施过程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个超市购物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商品的价格标签,引出小数的概念。然后,教师利用互动白板提出问题:“如果买一个价格为 2.5 元的笔记本和一支价格为 1.8 元的钢笔,一共需要多少钱?” 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教师在互动白板上演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让学生上台进行操作练习。同时,教师通过在线答题平台发布了一些小数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时答题,系统自动批改并反馈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在线协作平台完成一个购物清单的制定任务,要求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计算出所购商品的总价格。完成后,各小组通过互动白板展示自己的成果,进行互评和交流。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同时通过在线答题平台进行课堂小测,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根据小测结果,教师对学生进行了个性化的评价和指导。

(三)应用效果

通过采用数字赋能的互动模式,该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明显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互动活动中。同时,实时反馈和数据分析功能让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课后调查显示,学生对这种互动模式的满意度较高,认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四、结论与展望(一)结论

数字赋能为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模式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利用数字工具创新互动形式、构建数字场景丰富互动内容、借助数字技术优化互动评价等路径,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课堂互动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应用案例表明,创新的互动模式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展望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模式还将不断创新和完善。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课堂互动中的应用,实现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互动教学。同时,还需要加强教师的数字素养培训,提高教师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确保数字赋能能够真正服务于小学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磊. 小学数学课的互动教学模式创设分析[J].求学,2021,(04):41-42.

[2]郭春燕. 小学数学课的互动模式构建策略探讨[J].新课程(上),2019,(11):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