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研究
迟景丹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凤林街道办事处 山东省 264205
摘要:政府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旨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政府部门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路径,以期提高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关键词:政府部门、绩效管理、完善路径
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部门实现财政资金有效使用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的预算绩效管理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其效果的发挥。本文旨在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政府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目标设定不明确
许多政府部门在制定预算绩效目标时缺乏科学依据,导致目标设定过于模糊,进而影响实际执行中的评估和衡量。这种情况主要源于几个方面的不足。首先,目标设定往往没有经过充分的数据分析和调研,缺乏对实际情况的深入理解和客观依据,导致目标过于宽泛或不切实际。其次,目标描述通常缺乏具体性,使用模糊的语言和笼统的表述,无法提供明确的执行指引。
(二)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现行的绩效评价体系往往过于单一,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难以全面反映预算执行的实际效果。现有体系通常侧重于某些特定的财务指标,如支出进度和预算执行率,而忽视了其他关键绩效因素,如项目成果、社会影响和服务质量等。
(三)信息公开透明度不足
政府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公开不足,公众难以了解预算绩效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管理透明度和公信力不足。当前,许多政府部门在预算绩效管理中未能充分披露相关信息,具体表现为预算编制、执行和绩效评价等环节的信息不透明。公众和利益相关方无法及时获取详细的预算绩效数据,导致对政府资金使用的实际效果缺乏了解。此外,信息公开的渠道和方式有限,往往仅通过内部报告或简要的公开文件进行披露,内容不够详尽,难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需求。
(四)绩效管理意识薄弱
部分政府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宣传,导致绩效管理意识薄弱,进而影响了绩效管理的落实效果。在一些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往往被视为形式上的要求,而非提升管理效能和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手段。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使得相关工作流于表面,缺乏实质性的推进力度。
二、完善政府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路径
(一)明确绩效目标
政府部门应科学设定预算绩效目标,确保目标明确、具体、可衡量,以便在实际执行中有效评估和监控。首先,目标的设定应基于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充分了解当前的财政状况、政策要求以及各部门的具体需求和现状[1]。通过全面的数据分析和科学的论证,明确绩效目标的现实基础和实现路径。其次,目标设定应具体化,将大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确保每个目标都具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和数量标准。这样的具体化目标能够在执行过程中提供明确的指引,避免模糊和泛泛而谈。再次,绩效目标应具有可衡量性,采用量化指标进行描述,使得目标达成情况可以通过具体的数据和事实进行验证和评估。可衡量的目标不仅能够增强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还能为绩效评价提供坚实的依据。最后,目标的制定还应结合实际情况,考虑资源的可获得性、执行的可操作性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确保绩效目标的切实可行。通过科学、具体、可衡量的目标设定,政府部门能够更有效地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公共服务的质量。
(二)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系统的绩效评价体系是确保预算执行效果的关键,必须全面覆盖预算执行的各个方面。首先,绩效评价体系应涵盖预算执行的所有环节,包括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以及项目的进展和最终成果[2]。通过全面的覆盖,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被有效监控和评估,避免遗漏和盲区。其次,设计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至关重要。这些指标应基于SMART原则,即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实现(Achievable)、相关(Relevant)和有时间限制(Time-bound)。合理的指标设计可以使评价结果更具真实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指标能够准确反映绩效情况,如投入产出比、项目完成率、公众满意度等。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可以大大增强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第三方机构作为独立的评价主体,不受内部利益的影响,能够提供更加中立和客观的评价结果。他们可以通过对数据的独立分析、实地考察和专家评审等方式,全面、深入地了解预算执行情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科学、系统的绩效评价体系,政府部门不仅可以准确把握预算执行的实际效果,还能为下一步的预算编制和管理提供宝贵的依据和指导,最终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质量。
(三)提升信息公开透明度
提升信息的公开透明度是完善绩效管理的重要措施。为了解决信息公开透明度不足的问题,政府部门应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扩大信息公开范围,涵盖预算编制、执行和绩效评估等所有关键环节,确保每一个重要步骤都向公众透明公开。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还可以增强公众的信任度和参与感[3]。其次,细化公开内容,公开的信息应当详细具体,包含预算项目的资金安排、支出进度、绩效目标和评估结果等细节。引入具体的指标和数据,提供全面的绩效分析报告,使公众能够全面了解政府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成果,真正做到信息公开透明。最后,多渠道信息发布,利用政府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新闻发布会等多种渠道发布信息,确保信息的广泛传播和公众的便捷获取。采用图表、图解等直观形式,提升信息的可读性和易理解性,使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水平的公众都能轻松获取和理解相关信息。这些措施将有效提高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的透明度,促进公众参与和监督,提高政府治理的公信力和效率。
(四)加强绩效管理培训
提高政府部门人员的绩效管理意识,开展系统的培训和宣传工作是确保预算绩效管理有效实施的关键步骤。首先,政府部门应制定全面且持续的培训计划,覆盖预算绩效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基本理论、操作流程、绩效指标设计、数据分析方法等。培训应采用多种形式,如集中讲授、案例研讨、模拟演练和在线学习平台等,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能全面理解和掌握预算绩效管理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系统化的培训,相关人员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明确自身在绩效管理中的职责和任务。宣传工作也是提升绩效管理意识的一个重要手段。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内部通讯、电子邮件、宣传海报、专题讲座和工作会议等多种渠道,持续宣传绩效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成功案例,形成全员参与、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尤其要强调绩效管理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显著作用,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确保培训和宣传工作的效果,政府部门还应建立一套激励机制,对在绩效管理中表现突出的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更多的员工积极参与到绩效管理工作中。通过培训和宣传的综合措施,不仅可以提高相关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解和重视程度,还能增强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确保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和不断优化,从而推动政府部门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结束语:
政府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对于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明确绩效目标、完善绩效评价体系、提升信息公开透明度和加强绩效管理培训,能够有效解决当前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政府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明宇.政府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政府管理,2022,15(4):123-126.
[2]李晓华.预算绩效管理在公共部门的应用与改进[J].财政研究,2021,20(3):87-90.
[3]张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挑战与路径选择[J].公共行政评论,2023,18(5):45-48.
作者简介:迟景丹,199206,女,汉,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本科,(现目前的职称)中级会计师
研究方向:街道办事处财政所会计,工作涉及,预算,绩效,资产管理,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城市社区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