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中开展跨学科整合的路径
戴建建
甘肃省榆中县第四中学 730101
引言
新课标引领下,基础教育愈发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学科间的联系被逐步重视起来。小学数学属于基础学科,其教学方式也需要革新与改变。大单元教学理念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给学科整合带来了契机。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出发,探寻在大单元教学中开展跨学科整合的有效途径,从而改善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一、整合语文学科,提升综合素养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当中,整合语文学科对改进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很多数学问题,特别是应用题,包含较复杂的语言表达和认知。若学生在理解题意时遇到阻碍,解题过程便会受到影响,最终造成数学学习成绩下滑,把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与数学解题技巧融合起来,可以切实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难题,改善他们的综合能力[1]。以《混合运算》单元为例,数学老师引进入类比较复杂的应用题,比如“ 张大爷家有一块菜地,去年,张大爷用这块菜地种南瓜,到丰收的时候卖了1000 元。而”今年张大爷准备把这块菜地分两半,一半种南瓜,一半种豆角,。道张大爷今年能卖到 600 元的南瓜,300 元的豆角,。一下张大爷今年的收入跟去年比,哪年多?” 这道题目的关键不在于计算,而是理解题意,。多同学做题的时候,往往忽略了题干中的“ 去年的收入” 与“ 今年的收入” ,从而导致做错。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道题从头到尾的地一遍,然后找出题干中给出的关键信息:1000 元,、600 元,、300 元,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这样学生既能提高自己的数学计算能力,又能在做题时更好的理解题意,教师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勾画法和圈出重要信息的方式来帮助自己理解题目,也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复述题目,从而更好的理解数学语言,结合语文阅读的技巧,学生在做数学题的时候就不会只停留在公式和运算上,而是能更好的理清问题的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及综合素养。
二、整合道德与法治,培养正确价值观
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中,降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内容融合,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小学阶段既要重视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又要重视学生品德的培养,道德与法治学科重视学生和社会、学生和他人的关系,重视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数学教学可以联系这一学科内容,引导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思考如何在生活中遵守规则,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2]。比如在《位置与方向(一)》这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讲解了怎样确定物体的位置,怎样指引方向,课堂上,教师出示了一个“ 航海路线” 的问题,让学生明白怎样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方向和位置。但是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并没有仅仅局限于数学学科,而是引入了道德与法治学科当中的“ 遵守规则” 和“ 人生方向” 。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就像航海的船只一样,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才能够在人生的航程当中不迷失方向。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一起讨论,人生当中我们该怎样设立自己的目标,遵守规则,一直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教师在实际操作当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思考自己的未来目标是什么,自己怎样设立清晰的目标,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让学生在数学当中体会到人生哲理,树立遵守规则和正确判断方向的意识。
三、整合音乐学科,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是一门具有艺术性与创造性的学科,它对学生思维方式以及情感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若将音乐元素融入到课堂当中,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尤其是较为枯燥的数学概念,诸如乘法口诀、数字规律之类的内容,如果采用音乐的方式来加以引导,那么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记忆力[3]。以《表内乘法(一)》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背诵顺口溜的形式来记忆乘法口诀,例如:“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这样的顺口溜,再让学生自己去创作更多的顺口溜。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按照乘法口诀的节奏来编写歌词,然后配合拍手、做动作等等,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很有节奏感的学习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但可以很轻松地记住乘法口诀,而且还可以体会到音乐带给他们的愉悦和轻松,从而激发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这种方式的好处就是,音乐的节奏感能够让学生把数学概念与生活中的规律联系起来,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在这种愉快的环境中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既可以巩固学到的知识,又可以提高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整合体育学科,强化实践应用
体育学科对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的作用不容小觑,而将体育元素融入数学教学之中,既能让课堂内容丰富多彩起来,又可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现实生活中的体验联系起来。运用体育活动,学生能更深刻地认识数学知识,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在教学《扇形统计图》单元的时候,可以开展“ 极速快跑” 的活动,让学生参加短跑比赛,然后记录每位学生跑完一圈用时多少,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成绩划分组别,比如可以分成“ 1 分 10 秒-1 分 30 秒” 、“ 1 分 31 秒-2 分” 之类的区间。之后,学生使用学到的统计知识制作每个时间区间的扇形统计图,在此期间,学生不但加强了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而且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从而进一步巩固了所学内容。活动结束后,促使学生展开归纳和分析,关注不同时间段的跑步成绩分布状况,帮助他们了解如何运用数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亲身经历各项活动,既强健了体魄,又可更好地领会数学概念,提升了数学学习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体育学科被融入进来之后,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再那么抽象,反而变得鲜活起来,饶有趣味,并且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中的跨学科整合,是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语文、道德与法治、音乐和体育等学科的整合,能够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跨学科的整合将更加深入和广泛,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和多元的学习体验,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玲玲.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 [J]. 小学生(上旬刊),2025, (04): 121-123.
[2]魏学刚. “ 双减” 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实践 [J]. 读写算, 2025, (10): 97-99.
[3]李会. 基于核心素养的“ 图形与几何” 大单元教学探研 [J]. 成才之路, 2025, (10): 89-92.
[4]张立民.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探索 [J]. 数学小灵通(中旬刊), 2025, (04): 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