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新课标视角探索小学数学量感的培养策略

作者

封宗升 张守武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城南镇中心学校 安徽省六安市•237126

1 2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数学应达成的具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量感被明确列为核心素养之 要求学生能够 “在真实情境中,感悟并理解度量的意义,理解统度量单位的必要性”。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 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 直观感知,良好量感的形成不仅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数学中的度量概念,如长度、面积、 体积、质量等,还能在实际生活中合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提升数学应用能力和思维品质。然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对量感的培养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基于新课标视角探索有效的量感培养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一)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

部分教师在教学度量相关知识时,过于注重公式、概念的讲解,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让学生死记硬背单位换算和计算方法,而忽视了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去感受量的大小。例如,在教学 “长度单位” 时,教师只是在黑板上画出线段,讲解 1 厘米、1 米的长度概念,学生没有亲身去测量物体、比划长度,很难真正形成对 1厘米、1 米的量感[1]。

(二)情境创设脱离生活实际

虽然有些教师意识到情境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创设情境时,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在教学 “质量单位” 时,创设一些学生难以接触到的物品质量情境,像 “一头大象重几吨”,学生由于没有直观的体验,无法准确感知吨这个质量单位,不利于量感的培养。

(三)评价方式单一

在对学生量感的评价上,多以书面考试为主,考查的内容也主要是单位换算、计算等知识技能,很少关注学生对量的实际感知和应用能力。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了解学生量感的发展水平,也不能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有效依据。

二、基于新课标视角的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策略(一)创设真实情境,感知量的概念

创设真实情境可通过生活情境导入与问题情境驱动感知量的概念:生活情境导入需贴合日常,如教学 “面积单位” 时,展示教室地面、课桌面等熟悉物体,引导学生触摸观察表面大小差异以引出面积概念,再以 “如何精准比较” 提问,激发对统一度量标准的需求,为后续学习做铺垫;问题情境驱动需设贴近生活的挑战题,如教学 “体积单位” 时,结合 “装东西” 场景提问 “正方体盒子能装多少沙子”,促使学生思考如何描述物体内部空间大小,在探究中认识相关体积单位,让量的概念与生活需求结合。

(二)加强实践操作,建立量感表象

加强实践操作是建立量感表象的核心,可从操作体验与制作模型入手:操作体验需让学生参与测量、比较等活动,如学 “长度单位” 后,用直尺测铅笔、课桌等长度,还需用手比划 1 厘米、1 分米等实际长度,通过 “测量 — 比划 — 再测量” 强化感知;教学 “容积单位” 时,用量杯分次测不同体积的水,观察刻度并对比容器标注加深理解;制作模型能深化认知,如学 “角的度量” 时,用硬纸条和图钉做活动角,转动纸条感受角的大小变化,明确角的大小与开口相关,建立清晰量感[2]。

(三)开展对比辨析,深化量感理解

开展对比辨析可从同类量对比与不同类量关联对比深化量感理解:同类量对比需将同类量不同单位或大小放在一起,如教学 “质量单位” 时,让学生掂 1 克砝码、100 克糖果、1 千克大米,通过触觉体验分辨质量差异,把握单位量感;不同类量关联对比需建立量的内在联系,如学 “速度” 时,结合 “上学路” 场景给出步行与骑车速度,让学生计算对应时间,在计算中理解速度公式,通过时间差异深化对路程、时间、速度的关联认知,让量感理解更系统。

(四)实施多元评价,促进量感发展

实施多元评价需综合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及自我评价与互评:过程性评价关注学习细节,如记录学生是否选对度量单位、能否合理估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指导;表现性评价需设计生活任务,如让学生设计 “装饰教室文化角” 方案,按方案中量的运用情况评价量感水平;自我评价与互评引导反思,如完成测量后填反思表记录估计与实际值差异、有效方法,再小组交流互评,分享经验不足,让评价助推量感发展[3]。

结语

基于新课标理念,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任务之一是培育小学生的量感,运用构建实际情境、加大实操力度、开展对比研讨以及推行多元评判等办法,可助力学生培养和提升量感,教师需充分意识到培养量感的关键意义,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状况,灵活采用多种策略,使学生于多样数学活动里感受量、领会量,提高数学核心素养水平,为日后数学学习及生活运用夯实基础,伴随教学实践持续推进,需进一步探寻并优化量感培养的方式与路径,从而契合新课标的标准以及学生的成长需要。

参考文献

[1]胡玉清.基于量感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3(15):29-31.

[2]徐文雅.基于量感培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4,9(3):106-108.

[3]蔡燕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量感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23,9(3):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