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科学素养与语言能力协同发展:小学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探索

作者

张俊谋 师丽霞 铁丽晓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河南郑州 450002

引言

伴随核心素养教育推进的步伐,单一学科知识的传授已无法契合小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要求,《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明确指出“加强学科彼此间的关联,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式”,着重破除学科的壁垒,增强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养。科学素养、语言能力成为小学阶段核心发展目标,其协同培养的关键意义愈发突出。科学探究过程需精准语言表达的支撑,从观察现象的陈述到实验结论的诠释,语言可谓思维的“外显工具”;语言能力的丰盈也需依托实在的认知体验,科学课里开展的观察、实验、探究,刚好为语言实践提供了具体而丰富的案例。本文把小学科学与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设为切入点,依据“实践—表达—反思”的闭环式逻辑,运用具体课例,剖析在主题探究里让科学观察和语言表达相互赋能的做法,为小学跨学科教学的实际落地给出实践参考支撑,最终达成“以科学探究丰盈语言内涵,借语言表达凝练科学思维”的协同育人功效。

一、科学与语文跨学科融合的必要性

科学素养不仅体现为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更囊括观察探究、逻辑剖析、实证考查等思维能力成分;语言能力囊括倾听、表达、阅读、写作等综合运用的能力范畴,二者表面上好似分属不同学科门类,实际上存在着内在的协同耦合性:科学探求让语言充当思维载体,语言表达可借助科学观察这一途径获得丰富素材。

就目前小学教学情况而言,科学课大多把重点放在实验操作与结论记忆上,学生精准描述现象、剖析原理面临难题;语文写作训练经常因为没有真实的体验,而陷入“无素材可写”的麻烦,该割裂造成学生中普遍存在“做了却不知如何言说” “言说内容空洞或不精准不到位”等现象。学生于科学课里观察植物生长现象结束后,作文仍旧运用“小草长高了”、“叶子变绿了”这般笼统的话语,未能体现对“茎的向光性” “叶片蒸腾作用”等科学原理的察觉与认识,跨学科主题教学借助设置真实情形,将科学探究过程转化为语言实践相关素材,促使语言表达为科学思维的有序梳理与精准呈现服务,实现“做时学练”与“说时思达”的融合[1]。

二、科学与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路径(一)以真实问题为导向,设计融合主题

主题设计应兼顾科学相关原理与语言相关特性,选取出贴近学生生活、适宜开展探究的课题,比如“校园植物观察日记”主题的范畴内,科学维度助力学生依靠感官及工具,去观察植物根、茎、叶的特征状况,记录植物生长的阶段性变化,理解植物跟环境的依存关系;语文维度开展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植物形态的学习,领悟日记格式跟写作逻辑要点,凭借小组研讨改进观察记录。再看“揭秘天气变化”这一主题,科学课上学生进行气温和降水数据的收集,生成气象情况图表;语文课把数据转变为科普短文,采用“清晨时分露珠像珍珠一样”“呼啸的西北风如狮子吼叫似的”等表达,实现科学数据与文学表达相契合。

(二)构建“探究—表达”闭环教学流程

科学观察时段聚焦于语言精准度、专业化,教师引导学生借“五感观察法”记录细节内容,若着眼于观察蚂蚁搬家的情况,要求区分“爬行” “搬运” “列队”等动词各自的差异,以“约10 只蚂蚁” “每只间距2 厘米”这类量化表达替换模糊说法,强化科学语言的严密性。

实验探究阶段,于“水的浮力实验”里强化语言逻辑性,学生需采用“首先…随后…之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描述操作进程,借助关联词“如果…就…”的句式对实验结果展开推测,若实验现象偏离预期,提倡利用“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 “也许是缘于…”等疑问或假设性话语展开研讨,带动逻辑思维跟语言表达同步提升[2]。

于成果展示环节,借“科学小讲坛” “实验报告发布会”等形式增强语言的“综合性”,学生把探究历程转变为口头陈述或书面表达,待“种子发芽条件”实验做完之后,学生应在报告里明确记载“实验变量(水、温度、光照)”“控制条件” “结论”等科学方面内容,还需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种子悄悄探出第一根嫩芽”,达成科学严谨性与语言感染力的整合。

(三)开发多元评价工具,关注协同发展

调整单一学科的评价尺度,创制“科学—语言”双维度的评价表,科学素养考察聚焦观察精细度、实验规范度与结论合理性;语言能力上评估描述是否精准恰当、表达是否逻辑清晰、文本是否完整周全,针对“蚯蚓生活环境”探究报告进行的评价审视,既考量学生是否发现“蚯蚓倾向阴暗潮湿环境”的科学结论,也留意其是否采用“蚯蚓在光照5 分钟内爬进阴影处”等具体事例来佐证看法,还审视是否借助对比策略凸显环境区别[3]。

四、结论

科学素养伴语言能力协同发展,为小学跨学科教学关键目标,凭借真实主题引导、循环流程规划与多元评价支撑,科学跟语文融合起来,能让学生在探究当中学会精准表达,以表达为契机深化科学思维养成,这种教学模式不只是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素养能力,还造就了其借助综合视角解决问题的素养,为未来深度学习铺就前行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琴.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路径探索[J].智力,2024,(31):116-119.

[2]沈柳芳.跨学科视角下科学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J].小学科学,2024,(20):133-135.

[3]翟宏丽.“跨学科融合”理念下小学语文+科学教学实践研究[J].读写算,2024,(25):152-15

本文系 2025 年度河南省教育资源保障研究一般课题 《赋能科学教育的小学科学学科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研究》 (课题立项号:2025JZB19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