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老司城遗址城墙变形破坏现状及原因

作者

张友卉

永顺县老司城博物馆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 416700

摘要:古城墙作为古代军事防御的中心以及城市权威象征,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与文物价值。由于古城墙建设年代久远,随着气候变化、自然条件恶化以及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内现存古城墙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变形、损坏与坍塌。

关键词:老司城遗址;城墙变形;破坏;原因

引言

老司城遗址根据其各功能的不同,将其城墙分为宫墙、外城墙、衙署区南门宫墙、衙署西墙、衙署北墙。老司城遗址位于湖南省永顺县县城东约15km的灵溪河畔,唐天授元年建成,是一处分布密集且布局严整的遗址群,是南宋绍兴5年至清雍正2年中国土家族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是湘、鄂、渝、黔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典型民族文化的城市遗址。

1老司城遗址城墙变形破坏的原因

1.1地质因素

造成老司城遗址城墙变形破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地质因素,土壤的松动或沉降可能是由于土壤结构不均匀或地下水位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对于许多地区的遗址发展来说都会受到这一方面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城墙的基础可能会受到不均匀的力量作用,产生老司城遗址城墙变形破坏现象,并且会导致基础不稳定,从而在后续老司城遗址城墙的发展中产生引发城墙的倾斜或倒塌的问题。另外,地震活动和地裂活动都是造成老司城遗址城墙变形破坏的地质原因,地震活动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震波传播,对老司城遗址城墙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地裂现象则是地壳运动造成的地表断裂现象,经过后续老司城遗址城墙保护工作的发展,相关的城墙结构会受到外部力量的冲击和变形,在后续的发展中随着地壳活动加剧其破坏程度,可能导致城墙倒塌或出现严重的损坏。

1.2自然侵蚀

老司城遗址城墙在长时间的发展中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其外部的城墙表面会受到风化侵蚀,产生一些老旧和破坏的问题,并且石材表面可能出现磨损和剥落,属于老司城遗址城墙变形破坏原因中的自然原因。另外,在一些气候较为湿润的地区,雨水或地下水的冲刷作用会逐渐侵蚀城墙基础,进而在后续各项工作的发展中会导致结构的松动和变形,造成后续老司城遗址城墙变形破坏现象的加剧。老司城遗址城墙建造时所使用的石材或砖块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老化,对周围区域的地质条件产生一定的改变,导致城墙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下降,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老司城遗址城墙变形破坏问题的解决,那么长时间的压力和负荷会导致城墙基础的沉降,进而引发老司城遗址城墙的变形和裂缝。

1.3人为活动

人为因素也是在老司城遗址城墙变形破坏原因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非法挖掘活动可能破坏城墙周围的地基结构,产生地基不稳或者地质结构变化,进而造成内部影响其稳定性和整体结构。另外,经过文章的研究发现,周边地区的无序建设和开发可能改变了城墙周围的地质环境,影响老司城遗址城墙周围区域的生态环境,同时这样的情况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城墙的变形和破坏。一些降雨较多的城市周围环境的酸雨,可能对老司城遗址城墙的石材造成腐蚀和侵蚀,从而产生一定的老化和变形等问题,进而加速了其老司城遗址城墙破坏过程。

2老司城遗址城墙变形破坏的修复创新途径

2.1 3D打印技术

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老司城遗址城墙变形破坏的修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可以根据城墙原有的结构和形状,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支持来定制制造所需的砖块或修复材料,达到后续老司城遗址城墙变形破坏的技术修复效果。通过3D打印技术的支持,老司城遗址城墙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精确控制材料的形状和尺寸,采用多元化的方式确保修复部位与原结构完美匹配,达到老司城遗址城墙变形破坏的良好修复效果,同时还能提高修复效率和质量。

2.2纳米材料应用

使用纳米石灰浆等纳米材料进行修复,可以填补微小的裂缝和孔隙,增强城墙的整体抗压强度。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耐候性和耐久性,可以延长修复后城墙的使用寿命,并减少二次修复的频率。这些材料还可以提高城墙表面的防水性能,防止水蚀和侵蚀对城墙结构的影响。

2.3生物材料修复

利用生物胶、生物砂浆等生物材料进行修复,是随着新时期各项技术的进步产生的一种新型的老司城遗址城墙变形破坏修复方式,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完成老司城遗址城墙变形破坏修复工作的基础上,实现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由于生物材料是近些年产生的新兴材料,其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耐久性,在后续老司城遗址城墙变形破坏修复工作的发展中可以有效填补城墙的裂缝并加固结构,提高老司城遗址城墙结构的稳定性。

2.4遥感技术辅助

使用遥感技术对城墙的变形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是一种结合老司城遗址城墙变形破坏修复工作与智能化检测技术的方式,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及时发现结构变化和问题,指导老司城遗址城墙变形破坏修复工作的实施。此外,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城墙各个部位的详细信息,通过大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将老司城遗址城墙变形破坏的温度、湿度、变形程度等数据进行了解,为后续老司城遗址城墙变形破坏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还能结合技术来提高修复工作的精度和效率。

2.5文物保护技术

运用激光清洗技术对城墙进行表面清洁,能够实现老司城遗址城墙的翻新工作,去除污垢和沉积物,实现传统文化遗址与新兴工作的碰撞,进而保护历史文物的原始外观和质感。在老司城遗址城墙变形破坏的修复工作中,还需要利用红外线热成像技术检测城墙内部隐含的裂缝和结构问题,防止老司城遗址城墙的修复工作中出现安全事故,为修复工作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确保修复后的城墙长期稳定。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文章提出的一系列老司城遗址城墙变形破坏的原因分析,以及改善现状的创新途径,在修复老司城遗址城墙变形破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老司城遗址城墙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良好的效果。这些措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修复效率和质量,同时还兼顾了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对老司城遗址城墙变形破坏的修复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秀伦.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城墙变形破坏现状及原因[J].有色金属设计,2018,45(02):59-62.

[2]柴焕波.老司城考古二十年[J].中国文化遗产,2014(06):78-89.

[3]柴焕波.湖南永顺县老司城遗址[J].考古,2011(07):33-38+113+107-109.

[4]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考古重要发现[N].中国文物报,2011-01-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