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视域下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创意实践探索
徐娜
张家港市新南幼儿园
幼儿园阶段是幼儿认知、幼儿情感发展和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教学方式的选择对其有着深远的影响。游戏化教学是一种自然驱动的游戏行为,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的兴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地渗透到教育领域当中,把这种技术应用到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当中去打破传统模式的限制,这是当前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人工智能视域下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一)助力幼儿核心素养培育
幼儿核心素养包含语言表达、逻辑思维以及社会交往等多方面内容。要培养这些能力就要有特定的教育环境。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之处来安排各种各样的游戏化学习场景,从而调动起他们积极参加的兴趣。在这种互动交流与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幼儿的语言组织、逻辑推理以及团队合作等能力会得到有效的锻炼,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根基[1]。幼儿园教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丰富教学资源,生成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从而增强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使幼儿产生更强的参与积极性。
(二)推动幼儿园教学模式革新
传统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模式大多依靠教师自身经验,而且受限于资源无法满足所有儿童的个别需求。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带来革新,凭借智能平台汇集各种数字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及表现形式,利用即时收集并剖析幼儿游戏行为数据,随时调整教学策略,做到精确化教育目的,从而明显改进教学质量与科学程度。幼儿园教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活动时,可以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和不同的学习特点,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和游戏化教学元素,生成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方案,以确保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2]。具体来说,幼儿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关于幼儿的各方面情况,包括学习进度、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教师可以依据这些因素设计信息化游戏教学方案,使幼儿能在符合自身成长发展规律及能力水平的情况下学习知识、提升自身各方面能力。
二、人工智能视域下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实施策略(一)情境式游戏教学依托智能互动设备
考虑到幼儿年龄比较小,知识能力水平相对较弱,很难在纯知识教学的环境下吸收和掌握教学内容及生活经验。但是情境式教学理论侧重于借助具象化、真实化的教学环境,来促使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由于幼儿的认知特性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交互设备, 诸如互动白板、智能投影系统等,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转变成直观动态的图像, 营造出沉浸式的虚拟游戏环境 这样就符合了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从而使幼儿能通过感官体验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游戏化教学情境中可以获得更快乐的课堂体验,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3]。
例如,以《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语言(大班上册)》第一单元《秋天的秘密》中的《秋天的颜色》展开深入分析。教学设计依靠智能交互白板技术,利用动态表现秋日景色(金黄稻田,火红枫叶)并搭配背景音乐来营造沉浸式学习环境。课堂活动采取“寻色之旅”的互动形式,幼儿通过触碰特定景物启动语音解说(点击枫叶就会传出“枫叶姐姐身穿火红衣裳,秋天是红色的”),加深对季节特点的认识。在“颜色小使者”游戏中,学生被分成小组去合作完成颜色图标拖拽任务并加以描述。这种教学手段既增强了学生的感官感受,又明显改善了他们的语言组织水平,逻辑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形成了一种积极活跃的学习气氛。
(二)基于智能测评系统的个性化游戏指导方案
个性化教学理论提倡按照学习者的特性来安排专门的教学内容和干预计划。在幼儿园游戏化教育环境里,幼儿的发展阶段以及兴趣偏好有着明显差别。智能测评系统利用算法剖析幼儿玩乐时的数据,准确找出其长处所在和不足之处,给教师实施精准引导给予科学支撑,促使幼儿在现有基础上达成进步。
例如,以《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数学(中班下册)》第二单元《奇妙的图形》中的《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为例。利用智能测评系统设计“图形寻宝”互动环节,幼儿通过操作把图形卡片投进智能识别装置完成任务,系统即时记录并汇总识别数据,游戏结束时生成个性化的测评报告,显示幼儿图形辨识的准确率以及常见混淆类型。在此基础上教师 层教学方案, 对于表现好的幼儿给予“图形拼搭挑战”,用积木加深理解。而认知较弱的幼儿则依靠 图形配对”练习题加强训练。这种模式做到了精确化干预和个性化指导,既改善了幼儿的学习效果,又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结语
把人工智能技术加入到幼儿园游戏化教学体系当中,就能营造出既有新意又带有个性的学习环境。从而帮助幼儿做到全面成长,促使教育观念和操作模式发生改变。利用智能交互设备做情景化教学,借助智能评估系统给予精确回馈,这些都是当下可行而且有效的做法。从教学效果的角度来看,幼儿园教师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可以为幼儿营造更轻松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幼儿产生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在积极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了解多方面的知识。幼儿园教师也可以利用这种方式高效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满足幼儿全面成长和发展的需求。人工智能技术在幼儿游戏化教学中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支持这种教学方式,以期通过普及这种教学方式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往后看,要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走向,深入探究它可能的应用场景,不断改良教育方案的设计,保证技术所取得的成果能更高效地应用于学前教育范畴,进而推动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路娟, 哈斯朝勒, 刘宇洁, 等. 人工智能视域下幼儿园信息化教育困境与对策研究[J]. 成才之路,2025,(17):57-60.
[2] 梁丽萍.课程游戏化视域下幼儿园开展绘本教学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5,(17):174-176.
[3] 陈睿.课程游戏化视域下幼儿园 成性课程的实践研究[J].教育界,2023,(33):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