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家庭纠纷解决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

作者

陈志惠 李永亮 张琳琳 关宇晴 宋欣谕 梅子涵 甘霖 吕海亮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学院163319

一、基本概念界定(一)家庭纠纷的概念与类型

家庭纠纷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因情感、经济、教育、生活习惯等问题产生的矛盾或冲突。根据纠纷的性质和表现形式,家庭纠纷可分为经济性纠纷、情感性纠纷、教育性纠纷、生活琐事纠纷等。这些纠纷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易导致家庭关系紧张,甚至破裂。

(二)个案工作的定义与特点

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指社会工作者以个别化的方式为个人或家庭提供直接服务,旨在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增强能力、提升生活质量。个案工作具有个别化、专业化、动态化等特点,能够针对服务对象的具体需求和问题,制定个性化的介入计划,并提供持续的支持和跟进。

二、个案工作介入家庭纠纷的理论基础

本文是在家庭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着家庭的整体功能。个案工作通过调整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恢复家庭系统的平衡与和谐。

三、实践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

王女士一家四口,包括王女士、她的丈夫李先生、他们的儿子(15 岁)和女儿(10 岁)。近期,王女士与李先生频繁发生争吵,主要是因为李先生工作繁忙,经常加班至深夜,导致夫妻间沟通减少,感情疏远。同时,李先生对家庭的经济贡献减少,使王女士感到经济压力增大。此外,孩子们也因父母争吵而受到影响,学习成绩下滑,情绪不稳定。

(二)介入过程简介:

1.初步评估与建立关系:

社会工作者首次接触王女士一家时,通过倾听和询问,了解了家庭纠纷的具体情况和成员们的情绪状态。社会工作者以同理心对待每个家庭成员,表达了对他们困境的理解和关心,逐渐建立了信任关系。

2.制定介入计划:

根据初步评估结果,社会工作者制定了个性化的介入计划,包括加强夫妻间的沟通、提升李先生的时间管理能力、缓解王女士的经济压力以及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3.实施介入:

夫妻沟通训练:社会工作者组织夫妻沟通训练,教授他们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感受、寻求共同点等。通过训练,王女士和李先生学会了如何以更积极的方式处理冲突,减少了争吵。

时间管理指导:针对李先生工作繁忙的问题,社会工作者提供了时间管理方面的指导,帮助他合理安排工作和家庭时间,增加与家人的互动。

经济支持:社会工作者帮助王女士寻找兼职工作,同时引导她合理规划家庭开支,减轻经济压力。

儿童心理辅导:针对孩子们的情绪问题,社会工作者提供了心理辅导,帮助他们理解父母的争吵并非他们的错,并教会他们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4.跟进与评估:

介入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定期回访,了解家庭成员的进展和困难,及时调整介入策略。经过几个月的介入,王女士一家的关系得到了显著改善,夫妻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孩子们的情绪也趋于稳定。

(三)案例反思: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个案工作在家庭纠纷解决中的重要作用。社会工作者通过倾听、理解、共情等方式,与家庭成员建立信任关系,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支持。同时,社会工作者还运用沟通技巧、时间管理、经济支持等策略,帮助家庭成员解决问题,提升他们的自我应对能力。

四、实践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尽管个案工作在家庭纠纷解决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价值,但在实际操作中面临一系列挑战。为了更有效地推进个案工作,我们需要识别这些挑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资源有限性:在许多地区,个案工作面临资源有限的问题,包括资金、人力和时间等。这可能导致无法满足所有有需要的家庭。可以通过拓宽资源渠道的方法来解决,社会工作者应积极寻求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多方面的支持,拓宽资金来源和人力资源渠道。

(二)文化差异与敏感性:不同家庭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差异可能导致对社会工作方法和介入策略的接受程度不同。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高度的文化敏感性和适应性,以尊重并融入不同家庭的文化环境。

(三)家庭内部动力复杂性:家庭内部的动力关系往往复杂多变,涉及情感、权力、经济等多个层面。社会工作者需要准确识别并处理这些复杂的动力关系,以促进家庭内部的和谐与平衡。

(四)法律与政策限制:在某些情况下,法律和政策可能限制社会工作者在家庭纠纷解决中的介入范围和深度。这要求社会工作者在遵循法律和政策的前提下,寻找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五、结论与启示

研究表明,个案工作作为一种以个体或家庭为中心的社会工作方法,在家庭纠纷解决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和价值。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学者和从业者关注个案工作在家庭纠纷解决中的实践与研究,共同推动这一领域的进步与发展。同时,我们也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为个案工作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参考文献:

[1]家庭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M]何静,周良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2]程桦,李双杰.个案社会工作在乡村家庭内部纠纷中的应用——以C 村村民家庭纠纷个案为例[J].社会与公益,2020,11(09):13-15.

[3]陈新雨,赵艳,殷连敏,等.社会工作介入二孩引发的家庭矛盾研究[J].时代农机,2018,45(08):166.

[4]刘博维.中国家文化与社会工作伦理冲突研究[J].市场论坛,2018,(08):76-83.

[5]Anna Charlotta Petersén;Lisa Sandelin;Sara Thunberg;Åsa Källström.Family social workers’ experiences ofusing the Swedish model after the child forensic interview[J].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Work.2025-05-04.

作者简介 :陈志惠:女,1978 年10 月,满族;籍贯:辽宁省开原市;社会工作系,讲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在读,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家庭教育。

李永亮:社会工作系,教授张琳琳: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关宇晴:社会工作系,讲师宋欣谕:社会工作专业,2023 级学生梅子涵:社会工作专业,2023 级学生甘霖:社会工作专业,2023 级学生吕海亮:社会工作专业,2023 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