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在森林草原防灭火中的应用
马郑
呼图壁县林业和草原局 新疆昌吉 831100
引言
森林火灾属于生态系统遭遇的重大危害,森林火灾防范和扑救向来都是林业守护的重点与难点所在,传统森林防灭火手段应对复杂地形,广袤区域以及恶劣环境的时候会显现出明显不足。无人机技术因其机动灵活,安全高效等特性,正在慢慢改变森林防灭火作业模式,文章依托无人机技术发展实际情况,剖析该技术在森林防灭火方面具备的应用潜力,并且针对其将来的发展走向展开系统性探究,希望能够助力相关技术革新及应用拓展。
1 森林防灭火工作中无人机运用价值
首先,无人机可以在火灾发生时快速到达火场,并实施实时监测和侦查。通过装备红外线相机、高分辨率摄像头和多光谱传感器等技术,无人机可以提供高清晰度的图像和数据,更好地了解火势蔓延情况。其次,无人机可以搭载热红外传感器,通过监测火场的温度变化来确定火源位置、火势扩散方向等信息。利用这些实时数据,可以更准确地制定灭火方案和资源调配计划,大幅提升应对森林火灾的效率与效果。此外,无人机还能用于物资运输和救援。当地人员在险情中可能难以进入或无法进入某些区域,在这种情况下,无人机可以运送补给品、医疗设备和紧急救援物资。无人机的应用显著增强了森林防灭火的技术力量,提升了应对火灾的效率与效果。因此,无人机技术为优化森林火灾防控策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极大地提高了综合应急响应能力。
2 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火场监控存在的问题
传统火场监控主要依赖人工观察,受限于视角和位置,侦查人员难以对火场进行全方位监控。在火势迅速蔓延或余烬复燃的情况下,监控盲区可能存在关键信息的遗漏。烟雾的动态变化和浓度问题不仅遮挡视线,而且可能导致监控人员的视觉疲劳和判断失误。在高温环境下,监控设备的性能可能会下降或设备出现故障,影响数据的连续性和可靠性。风向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预测火势蔓延方向的难度,使得监控人员在复杂情况下难以准确判断火场的危险区域和发展趋势。
2.2 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也亟待提升
伴随无人机监测频次增加与精度提高,数据量呈爆发式增长,对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要求愈发严苛。然而现有的数据处理软件与算法,在应对森林火灾这类复杂场景数据时,存在明显不足,难以在短时间内精准提炼关键信息,使得监测结果的时效性和可靠性难以保障,无法为火灾防控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撑。
3 无人机在森林草原防灭火中的应用
3.1 增强无人机载荷能力
一是积极优化无人机结构设计。可积极研发与使用轻量化材料与先进的制造工艺,优化无人机的结构设计,提高其载荷能力。同时,合理布局无人机的内部空间,以增加其搭载传感器与设备的数量。二是大力发展多功能传感器。科研部门应研发集成度高、功能强大的多功能传感器,减少传感器的数量与体积。例如,将高清摄像头、热成像仪、气体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集成一体,既可多维度监测火灾隐患,又可大幅提高无人机的载荷能力。
3.2 统筹组织,克服设备限制
第一,调度组织适航机型。快速对到场无人机进行分类,优先选择具备大载重、长航时、热成像功能的机型。将同一品牌的无人机集中分组,通过配套控制软件或现场地面站进行匹配,形成任务机组,以适配不同任务,应对单机无法完成的长距离、长时间或复杂环境下的作业需求。第二,分解任务并利用数量优势弥补单机能力不足。根据无人机单次续航能力,将任务区域划分为多个子段,每架无人机负责一段,明确每架无人机的起降点、航线、载荷(如传感器、货物)及交接逻辑。对于物资运输,将大型设备拆解为小于 20kg 的模块(如灭火泵分体运输),使用多架植保机(如T30)同步投送,到目标点后进行组装投用。第三,做好无人机前出机场规划。前出机场作为无人机的起降和基础补给点,应以前出机场为支点,放射性布置无人机控制点。
3.3 无人机集群协同作业技术的提升
无人机集群协同作业技术的加强属于应对大面积森林火灾的战略抉择。单机无人机在检测范围,历时多久等层面有着先天不足,但是集群协同技术凭借多平台合作达成能力的成倍增长,集群体系里各个机型有各自的职责,固定翼无人机承担大面积巡视,多旋翼无人机做细致观察,一起包含各种任务需求。分布式智能属于集群技术发展的主要走向,依靠多智能体理论的协同控制算法令集群系统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能力,即便有些节点失灵也不会影响到总体功能,通信架构会朝着越发强健的方向去发展,采取网状拓扑结构,可以达成信息的多路径传送,从而有效地应对复杂电磁环境。而且,利用边缘计算和雾计算技术之后,集群系统就有了分布式的数据处理能力,减轻了对中央控制系统的依赖。集群协同作业时的任务分配及资源调度机制同样会变得更为智能,动态任务规划算法可遵照火场态势的改变,随时调整每架无人机的工作范围和飞行路线,以保证关键区域始终处于监测之下,集群系统具备的协同感知能力令火场态势的把握更为全面,给火场指挥带来立体度的信息支撑。将来,异构无人机集群将会很普遍,空中和地面无人系统共同作业,创建起全方位的防灭火体系。
3.4 辅助应急救援
在森林火灾的紧急救援行动中,无人机具有公共事故现场信息管理、救援方案设计与评估管理、事故救援决策辅助管理、数据管理与后台维护等功能,可以为救援人员提供决策支持。无人机集成了测绘系统,能够迅速对受灾区域进行精确的地形测绘,为灭火行动和紧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此外,配备通信设备的无人机可以搭载语音对讲和扩音器,有效传播指令并发布灾害警报,极大地便利了复杂环境中的空中通信和指挥。在火势失控的危急情况下,无人机能够及时通知消防人员撤离,并准确指示安全疏散路径,确保人员安全。同时,无人机还具备投放救生设备、携带呼吸器等救援物资的能力,有利于消防员的逃生。
结语
在森林火灾防控领域,无人机技术以其鲜明优势,贯穿火灾预防、监测与扑救后评估全程,有力支撑着森林保护工作。尽管当前应用存在续航、数据处理等问题,但随着技术革新,这些短板将被补齐,与其他监测技术融合也会更深入。加之法规标准不断完善,无人机应用前景无限,有望成为森林火灾监测核心技术,为生态保护贡献更大力量,我们应重视并大力推动其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明,张伟,刘博.无人机在森林防火监测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林业科技通讯,2022(03):125-128.
[2]王建国,李强,陈明.无人机在森林火灾监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J].林业装备与技术,2021(05):76-79.
[3]袁耀,李渊,尚帅斌,等.无人机在森林草原防火预警中的应用[J].林业科技通讯,2022(5):29-31.
[4]王益民.小型无人机在森林火灾预警监测与调查评估中的应用分析[J].湖北应急管理,2023(12):64-66.
[5]刘维栋,宋传晓,孙凤文.高原重载无人机在青藏高原森林草原防火中的应用[J].森林防火,2023(3):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