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小学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袁雪辉
四川省仁寿县汪洋镇八一小学校
教学效果的提升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将教学方法融入教学过程,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表现,并引导他们参与到实际语言运用和沟通的场景中。在新政策的指引下,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变得更加紧迫,这直接关系到学科育人功能和价值的发挥,以及学生能力发展的提升。所以,广大的小学英语教师需要秉持“ 双减” 的理念和认识,深入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开展针对性、精准化的英语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享受学习的乐趣,不再将学习视为压力和负担,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和成长。
一、注重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的好奇心较强,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将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英语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情境创设还能促进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的提升。通过情境创设,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教授“ What’ s your name?” 时,教师首先通过自我介绍来示范 "Hello, my name is ." 的用法。向学生解释本课时的目的和重要性,强调自我介绍在社交和日常交流中的作用,教师可结合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如玩具、零食等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问:“ What’ s yourname?” 教师可以边说边指着书上的物品让学生来辨认,这不仅能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在辨认物品的过程中也会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播放包含自我介绍对话的录音,让学生听并重复,让学生模仿录音中的角色进行对话。
二、融合信息技术,打造新型模式
信息技术具有方便的特点,可以处理大量的信息,提供大量的资源,并在各行各业得到充分的发展。将信息技术融入英语课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改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解决单一枯燥的课堂问题,使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小学英语教师整合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创造合适的学习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有参与的动力,融入课堂,感受信息技术的便利。
例如,为了让学生学会问路、指路,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让学生熟悉相关知识点,熟练运用,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问路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描述场景,观察图片中发生了什么,逐步调动学生的兴趣。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问路视频,让学生熟悉问路和指路的过程,知道如何使用road、along、street 等单词,学会礼貌交流。在学生理解指导和问路英语表达后,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对话任务,让学生与周围的人合作,共同设计指导和问路对话,可以画出相应的路线图,然后生成学习资源,在网上分享,方便大家互相学习讨论,丰富学习材料。在交流对话中,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学习印象,懂得了如何用英语知识问路、指路,准确描述路上的事物,顺利到达目的地。同时,学生还学会了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信息,提高信息素养,适应新的学习模式。
三、给予及时反馈,提高调节能力
及时反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口头表扬、书面评价等方式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习动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四、创造积极氛围,给予充分鼓励
学习氛围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中,教师应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欢乐和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游戏等,让学生拥有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同时,教师要在这样的情境下给与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荣誉感和自信心的增强。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迅速进步,传统的语言教学已不再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核心素养不仅仅关乎学科知识的传递,更注重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语言能力培养方面,教师应该超越传统的语法和词汇教学,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批判性思考、团队协作和跨文化交流。通过在语言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理念,教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智慧.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探索[J].当代家庭教育,2020(23):166-167.
[2]刘宁.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新课程,2020(2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