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自然探究中多元表征对幼儿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

作者

卞欣奕

张家港市金香幼儿园

表征是幼儿一百种语言中的其中一种,它是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载体,是幼儿创造想象力发展的基础,是幼儿对生活中事物或游戏中的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探索、实践后记录过程、思维、设想、体会以及经验获取的主要方式。由于幼儿年龄和认知水平的不同,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性地运用绘画、语言、文字、肢体动作、符号、建构作品等方式记录和表现自己的发现与经验,这就是表征的多元性。多元表征对幼儿思维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促进作用,多元化的表征能够激发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考、持续探索、总结反思、想象创造,“ 将自己的认知经验进行梳理,实现思维的进阶发展。” 在大班幼儿的自然探究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多元表征记录、总结、反思、创新自己的探究过程,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

一、多元表征与深度学习的理论联结

(一)大班幼儿多元表征的内涵认知

表征能够帮助我们发现每个幼儿的思维方式、情绪情感的变化、创造想象的可能,从而读懂幼儿生活和游戏中的兴趣与需求,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帮助。对于小、中、大三个年龄层的幼儿来说,由于动作发展、思维方式和基本技能的发展水平不同,他们的表征方式也不同。大班幼儿无论在语言、绘画、肢体动作还是在模型建构、符号设计等方面都逐渐具备了相应的表征基础,因此他们可以运用连续性的绘画方式、逻辑性很强的语言表达、指向明确的肢体动作、形象准确的替代符号等不同的表征方式对自己的游戏过程和认知经验变化进行多元表征。

(二)大班幼儿深度学习的影响因素

深度学习能够拓宽幼儿的认知,促进幼儿情感、能力、思维、学习品质等多方面的发展。“ 深度学习是幼儿在兴趣和问题的内在动机驱动下,全身心主动积极地运用高阶思维尝试迁移已有经验解决问题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影响幼儿深度学习的主要因素包括良好的师幼关系、丰富的游戏材料、充足的游戏空间和时间等。

(三)多元表征促进大班幼儿深度学习的可行性分析

大班幼儿的深度学习首先需要其主体对学习内容产生探究兴趣,才能促动其主动去求知探索。教师发现幼儿的兴趣和探究需求,需要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倾听幼儿的心声才能准确解读。而表征是幼儿从内而外的倾诉和表达的方式,教师通过表征能够准确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提供适宜的支持和引导;继而推动幼儿对于生活和游戏的深度思考和创新创造,自然而然引发幼儿的深度学习。

二、自然探究活动中多元表征促进幼儿深度学习之探

(一)自然探究——行走的“ 活教材”

“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表述的是我国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的“ 活教育” 理念。幼儿在与自然和社会的互动中,通过生活、观察、探索、发现自然和社会中的奥秘,从而获取知识和生活经验。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对周围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与探究兴趣,而这两者正是每个孩子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原始动力,它能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用自己的方法去认识世界万物,去琢磨生活中的各种神奇的现象。

(二)多元表征——深度学习的“ 活地图”

1.语言表征辩观点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语言表征水平正从描述复杂事物阶段向流畅表达阶段迈进,他们不但能够用更多的副词、形容词、介词等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体会,逐渐能够用一些复杂的句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肢体表征比粗细

经过激烈的言语辩论,孩子们发现了语言的表达无法得到最终的答案,于是开始有小朋友用自己的肢体对树干进行测量,意在用肢体的测量结果

进行比较找到问题的答案。

铭铭用一双手臂围住了一根树杆,一边比划一边说:“ 你看这棵树有这么粗” 。小小用手演示了一个圆圈说:“ 我刚才那根有这么粗。” 辰辰和阳阳用手掌将树杆围住,准备合作用手掌测量出树干的粗细。乐乐一眼就看出了异样,说:“ 不对,你们的手老是变来变去的,这样是不准确的。”“ 那我们大家一起把手靠在一起就能测量出来了。” 辰辰说。 辰辰的话吸引了几个小伙伴,大家一起走过来用手掌测量着树干。“ 哇,我们 8 个人的手才能抱住它,这个肯定是最粗的。” 每个小组用的方法都不同,数量也不一样,比划到最后也还是难以分出胜负来。

3.符号表征集证据

符号是大班幼儿在记录自己游戏过程中作为记录物体的主要表征方式之一,为了快速记录自己的游戏过程,他们会用一些几何图形、个性化的图案、简化的物型图等方式进行表征。经历过第二次的比较失败后,孩子们开始收集可以作为测量工具的绳子、回形针、毛根进行测量,开始第三次的测量。

“ 我们把树干做个记号吧,这样我们比较起来更加方便。” “ 对,按照顺序,就用数字符号标记吧!” 辰辰的建议得到了小伙伴的一致认可,他们这次在测量前先把每棵树用数字符号进行了标记。然后开始用自己准确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我用绳子测量的 2 号树,一共有 2 根绳子粗。”“ 你们把记录结果画下来,用什么量的也要画下来。” “ 我用的回形针,1号树干有33 个回形针粗呢!”“ 我们用毛根量的3 号树干,有4 根毛根粗。”“ 可是1 号肯定不是最粗的。”“ 我们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所以结果不准确。”这次虽然大家都用符号记录了自己的测量结果,但是由于测量工具的不同,导致结果大相径庭。

4.绘画表征验结果

绘画表征是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比较常见的表征方式,通过绘画表征记录自己的游戏过程和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或者是自己对游戏的设想等。在前面的探索中幼儿发现了不同的测量方式存在着结果的不同、而同一种测量方法如果其间有间断和重叠也会导致结果不准确。在反思复盘的过程中,孩子们决定每个人用三种测量工具分别进行测量,并将自己的测量过程画下来,其中包括测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也要进行记录,最后分别记录比较三种工具的测量结果。

(三)经验拓展——测量方法的“ 活学活用”

经过大家不懈的努力探索和一次次的对比实验,终于准确地比较出了四根树干的粗细。孩子们通过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表征不断深入探索着测量方法、验证测量结果。在不断寻求答案的过程中,自主习得了自然测量的方法,掌握了正确的表征记录方式。

陈鹤琴先生说过“ 数学是抽象的思维,对儿童来说,数目观念是抽象的,是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儿童必须从直接经验中,去学习,去求知识,去求技能。” 表征是幼儿自主习得数学经验的有效路径之一,不但能激发幼儿自主探索的兴趣,调动探究的积极性,并且能够发挥幼儿的创造想象力。而多元表征能够促进幼儿通过反复多样的操作、实验、探究、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习得测量的方法,推动幼儿在探究活动中的深度学习,潜移默化地理解和建构数学的概念。

参考文献:

[1]陈亚敏 王淑熠 促进幼儿深度学习多元表征的路径探索 [J] 山西教育(幼教) 2022.11

[2]陈鹤琴教育文集(下)[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