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赛教融合”理念的《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开发与实践探究

作者

冯俊萍

重庆经贸职业学院 重庆 409000

一、“赛教融合”理念概述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赛教融合”则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通过竞赛的形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竞赛往往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和评价标准,学生在准备和参与过程中,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竞赛的紧张氛围和竞争机制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心,使他们在追求优异成绩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

对于教师而言,将竞赛项目融入日常教学,意味着他们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竞赛的要求。这促使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将知识转化为竞赛项目的能力,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此外,通过参与和指导学生的竞赛活动,教师也能从中获得宝贵的教学反馈,进而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

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侧重于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而“赛教融合”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通过竞赛,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创新思维等能力都能得到全面展示和检验,这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教育评价体系。

鼓励学校打破传统的教学框架,探索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同时,通过竞赛平台,学校还能与行业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从而更加精准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二、课程现状分析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测绘地理信息迈向智能化测绘转型升级之路,其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都已明确,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测绘技术得到更新,智能化测绘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人才具备多方面的能力。目前,学校所培养的学生无法很好地满足智能测绘的要求,与行业发展步伐不相一致。所以,人才培养需要得到改革以及优化,新工科背景下的虚拟仿真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范围和教学改革也需要进一步扩大。

随着建筑业和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的高素质测量技术人才需求大幅增加,职业院校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 需要培养专业知识扎实、 测量技能精湛的技术人才。理论知识和技能必须能够适应专业能力的全面转型, 使该岗位能够满足产 业转型升 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工程测量课程作为高职院校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涉及建筑、土木工程、地理信息等众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但目前该课程还属于传统教学,存在教学内容滞后、教材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工程测量智能测绘领域的需求。

部分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与实际工程项目的紧密结合,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测量工作中。其次,由于实验设备和实训场地的限制,学生实践机会不足,影响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基于“赛教融合”的课程开发

基于“赛教融合”的课程开发,是教育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课程开发的首要原则与目标,在于紧密贴合职业技能大赛与实际教学,旨在培养出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拥有高超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能够掌握行业前沿知识,更要能在真实工作环境中迅速适应并解决问题。

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强调创新与实用并重。一方面,积极引入行业最新技术与标准,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同步,使学生所学即所用,无缝对接市场需求。另一方面,紧密结合技能大赛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调整。通过融入大赛中的真实案例与典型任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接触到行业实际,提前适应职场挑战,有效提升其专业竞争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优化,是“赛教融合”课程开发的关键。采用项目式、任务式教学方法,模拟真实工作场景,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或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学习、积极实践,从而深化理论知识,提升操作技能。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如在线课程、虚拟仿真实验等,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参与度。这种融合线上线下、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促进了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四、课程实践探究

课程实践探究是一个涵盖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及赛教结合模式的重要议题。在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关键在于实训项目的精心选择与合理组织。这不仅要求项目内容贴近行业实际需求,还要确保学生能够从中获得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技能的提升。同时,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一个设施完备、管理规范的实训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有助于他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在实训基地中,学生可以通过模拟真实工作场景的训练,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素养。

赛教结合的实践模式则是将技能大赛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技能大赛作为一种高规格、高水平的竞技平台,不仅能够检验 的技能水 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将技能大赛的内容和要求融入课程教学,教师 备赛过程,从而在实战中提升技能。同时,学生在技能大赛中的表现与反馈也是改进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据。通过观察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教师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而学生则从比赛中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增强自信心,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课程效果评估与改进

课程效果评估与改进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在评估方法上,首先关注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这包括考试成绩、作业完成质量、课堂参与度及项目实践能力等多个维度,以全面衡量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同时,重视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通过学生评教、同行评审、自我反思等渠道收集意见,确保评估视角多元化,准确反映教学活动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针对评估结果,课程改进与优化建议聚焦于两大方向。一方面,要根据评估中暴露的不足与亮点,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这意味着需适时更新课程内容,确保与行业前沿同步;创新教学方法,如引入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提升学 效率。 方面, 课程改进不应止于校内,还应持续跟踪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情况,将其作为检验课程成效的长期指标 通过定期回访毕业生,了解其职场表现、技能需求及课程实用性反馈,为课程迭代提供第一 手资料, 确保教育输出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培养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赛教融合”理念的深入实施,《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在教学内容、方法及评价体系上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模式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操作与创新能力,还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培养智能测绘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贺菲,许辉熙.技能大赛助推工程测量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探索[J].地理空间信息, 2023, 21(6):124-127.

[2] 赵婧竹,朱文秀,李秀英,鹿巍,杨晨,周群."赛教融合"下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实践[J].速读(上旬), 2022(24):214-216.

[3] 秦萌.赛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幻画报, 2023(18):0127-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