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虚拟数字人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编导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作者

占磊 韩云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43020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虚拟数字人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逐渐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广播电视行业,虚拟数字人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降低制作成本、提高制作效率,还能为节目内容的创作提供新的创意空间。在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编导中,主持人、记者、嘉宾等角色通常由真人承担,但随着观众需求的多样化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数字人作为一种新型的节目参与者,正逐渐替代或辅助真人角色,成为节目制作中不可忽视的力量。通过虚拟数字人技术,广播电视节目不仅能够实现个性化、定制化的内容呈现,还能在互动性和观众参与度上取得新的突破。

虚拟数字人技术不仅涉及到图像合成、动画制作,还需要结合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多种先进技术。在节目编导过程中,虚拟数字人能够根据预设的脚本或实时生成的内容进行表演、互动,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

一、虚拟数字人技术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虚拟数字人技术是通过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创建并模拟出具有拟人化外观、动作、语言的虚拟人物。虚拟数字人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化的形象,它能够实现实时的语言交流、表情变化、肢体动作等,模拟出与真人相似的表现。其核心技术包括面部表情捕捉技术、身体动作捕捉技术、语音合成与识别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虚拟数字人的表现更加生动和真实。

虚拟数字人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 年代的虚拟现实和动画制作技术。随着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虚拟人物逐渐从简单的动画形象发展到能够与真人互动的智能体。进入21 世纪后,虚拟数字人的技术应用不断扩展,尤其是在电影、游戏、广告等领域,虚拟人物的应用逐渐走向成熟。近年来,虚拟数字人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许多电视台和互联网平台纷纷开始尝试通过虚拟人物进行节目主持、新闻播报、娱乐互动等。

二、虚拟数字人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编导中的应用模式

在广播电视节目编导中,虚拟数字人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虚拟主持人、虚拟记者、虚拟嘉宾、虚拟场景等多个方面。虚拟主持人是最为典型的应用模式,通过虚拟数字人的技术,可以实现无需真人主持人参与的节目播报。虚拟主持人能够根据节目内容进行动态表现,展示表情、语音和动作,与观众进行互动。与传统主持人相比,虚拟主持人具备高度的灵活性,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内容生成,并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虚拟主持人,节目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和创意进行内容输出,提升观众的参与感和沉浸感。

虚拟记者和虚拟嘉宾的应用则更加灵活,虚拟记者可以通过虚拟人物形象进行新闻报道,并与现场的主持人进行互动。虚拟嘉宾则可参与到娱乐节目、访谈节目等环节,提供多样化的角色与视角,增强节目内容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这些虚拟人物不仅能够完成传统节目中的角色职责,还能根据观众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提供更多的创意空间。

虚拟场景的应用也为广播电视节目编导提供了新的创作模式。在虚拟场景中,节目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舞台和布景,编导可以创造出完全虚拟的空间环境,与虚拟人物进行互动,增加节目的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虚拟场景的应用,不仅降低了节目的制作成本,还为节目带来了更多的创意和艺术

表现形式。

三、虚拟数字人技术应用中的挑战与不足

尽管虚拟数字人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编导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技术与创意上的挑战。首先,技术的高成本仍然是虚拟数字人技术普及的一个主要障碍。尽管虚拟数字人的制作成本近年来有所降低,但其所需的高性能计算设备和软件支持仍然使得小型广播电视台和独立制作公司难以承受。其次,虚拟数字人的表现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情感表达和细节动作上,现有技术难以完全达到真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此外,虚拟数字人技术的应用对创意和内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虚拟人物的设计和节目编导中实现创意的有机结合,仍然是广播电视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另外,虚拟数字人技术的应用也涉及到伦理和法律的问题。例如,虚拟人物在节目中的使用可能会引发版权问题、肖像权问题等,这要求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与此同时,虚拟数字人的出现可能会对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和从业人员产生一定的冲击,如何平衡虚拟与真实的角色定位,避免过度依赖虚拟人物,仍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四、虚拟数字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数字人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应用将迎来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创新。未来,虚拟数字人将不仅仅局限于主持和互动角色,可能会拓展到节目内容创作、观众互动、个性化定制等多个领域。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虚拟数字人将具备更强的情感理解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能够与观众进行更深层次的互动,提升观众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同时,随着 5G 技术的发展和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的普及,虚拟数字人的应用将进入一个更加多元化的时代。通过虚拟数字人和虚拟场景的结合,广播电视节目将实现全新的创意表现形式,观众的沉浸式体验将得到极大提升。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虚拟数字人将能够根据观众的兴趣和需求,自动生成个性化的节目内容,推动广播电视节目从传统的被动接收模式向主动互动模式转变。

五、结论

虚拟数字人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编导中的应用,不仅为节目制作带来了创新的方式,也为节目内容的呈现和观众的互动体验提供了新的契机。尽管技术应用仍面临成本高、表现力有限等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数字人将为广播电视行业带来更大的变革。未来,虚拟数字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推动广播电视行业向更加智能化、互动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促进节目内容创新和观众体验提升。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虚拟数字人将在广播电视节目编导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未来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高昕.人工智能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创新应用[J].电视技术,2025,49(07):177-179.DOI:10.16280/j.videoe.2025.07.048.

[2]孙灯勇,李佳奕,刘威.虚拟数字人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发挥[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45(01):96-103.

[3]王成伟.AIGC 技术在广播电视技术领域的应用研究[J].电视技术,2024,48(12):80-82.DOI:10.16280/j.videoe.2024.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