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健康理念的幼儿园中医药启蒙课程实践探索
郑春翠
方城县第三幼儿园 473200
引言
在全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大健康理念倡导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强调预防为主、身心共济与文化传承。幼儿期作为个体发展的奠基阶段,是健康观念与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智慧与生命哲学,其整体观、自然观与预防思想与大健康理念高度契合。将中医药文化以适宜方式融入幼儿园教育,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更是拓展幼儿健康教育内涵的重要路径。
一、大健康理念与幼儿园中医药启蒙教育的理论(一)大健康理念的核心内涵及其教育意蕴
大健康理念突破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强调健康促进的系统性、全程性与主动性,涵盖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与环境互动等多维维度。其核心在于“治未病”与全生命周期管理,主张通过生活方式干预、环境优化与文化引导实现健康前置。在教育领域,该理念要求早期教育超越简单的疾病预防或卫生习惯训练,转向整体性健康素养的培育。幼儿园作为儿童社会化启蒙的重要场域,承担着健康认知建构与行为模式奠基的功能。
(二)中医药文化中的健康观与幼儿发展规律的契合性
中医药学以“天人合一”“形神共养”“阴阳平衡”为核心理念,其健康观强调整体协调与自然节律的顺应,与幼儿具身认知、感官主导的学习方式高度契合。例如,中医四时养生理论可通过季节变化感知活动转化为幼儿可体验的内容;药食同源思想可嵌入日常饮食教育,帮助幼儿建立食物与身体反应的初步关联。幼儿阶段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中医药中丰富的自然意象(如草木、节气、动物习性)提供了具象化的教学载体。
二、幼儿园中医药启蒙课程的目标体系与内容建(一)以身心和谐发展为导向的课程目标设定
课程目标的建构需回应大健康理念下幼儿发展的多维需求,突破单一知识传递逻辑,转向健康素养的综合培育。目标体系应涵盖认知、行为与情感三个维度:认知层面聚焦幼儿对身体功能、自然节律及基本健康概念的初步理解;行为层面强调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如作息规律、饮食节制、情绪表达与调节;情感层面则致力于建立对自然、生命与传统文化的尊重态度。
(二)基于幼儿生活经验的中医药知识选择与转化
知识筛选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剔除非实证性或易引发误解的内容,保留与现代儿童保健相容的核心元素。重点选取四时调摄、饮食宜忌、情志调和、起居有常等具实践指导价值的知识模块。转化过程采用“经验锚定法”,即将中医药概念与幼儿日常经验建立强关联。
三、中医药启蒙课程的实践路径与教学策略(一)游戏化与情境化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课程实践需突破传统讲授模式,依托幼儿具身认知特点,构建以感知—操作—反馈为核心的游戏化教学机制。教学设计采用“情境嵌入—角色扮演—多感官体验”三阶模型,将中医药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活动程序。
例如,在“节气小农夫”情境中,幼儿通过种植薄荷、紫苏等常见本草,观察生长周期并与节气变化关联,形成自然节律认知;在“身体小卫士”游戏中,通过模拟“风寒入侵”与“正气抵御”的角色互动,理解外感疾病的预防逻辑。教学组织强调低结构、高互动,利用沙盘、布偶、音效等教具营造沉浸式体验环境,使抽象的“阴阳平衡”“卫气营血”等概念转化为可触摸、可演绎的行为脚本。教师作为引导者,通过提问链与动作提示,推动幼儿在游戏进程中自主建构健康行为模型,实现文化符号向行为能力的转化。
(二)家园协同与社区资源的整合利用
课程实施需突破园所边界,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实践网络。家庭作为幼儿生活习惯养成的核心场域,通过“家庭健康日志”“节气饮食打卡”等工具,将课程内容延伸至日常起居,形成行为强化闭环。设计“亲子本草盒”“四季穿衣指南”等可视化支持材料,帮助家长理解课程逻辑并参与实践。社区资源则提供真实性学习情境,与中医馆、药材市场、植物园建立合作,组织“小小采药师”“中医馆探秘”等实地体验活动,增强知识的情境关联性。同时引入专业力量,邀请中医师开展面向教师的“健康教育工作坊”,提升课程实施的专业支撑度。资源整合需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明确各方权责与安全边界,确保实践路径的可持续性与教育一致性。
(三)课程实施中的安全性、科学性与文化尊重原则
实践过程必须建立严格的风险控制机制。安全性方面,严禁使用有毒、刺激性药材,所有接触性材料须经安全性检测,饮食活动仅限于常见食药两用食材,且需规避过敏源。科学性保障依赖于双轨审查:内容由中医药专业人员进行原理审核,避免伪科学传播;教学方法由学前教育专家评估发展适宜性,防止认知超载。建立“知识转化清单”,明确可教、可做、可说的具体条目,形成操作边界。文化尊重原则要求避免宗教化、神秘化倾向,聚焦中医药作为传统经验医学的实践智慧,尊重不同家庭的文化背景与健康观念。通过设置“文化对话角”“家庭健康观念分享会”等机制,在课程中保留多元对话空间,防止文化单一叙事,确保启蒙教育在科学框架与文化多样性之间取得平衡。
结论
将大健康理念融入幼儿园中医药启蒙课程,不仅拓展了幼儿健康教育的维度,也实现了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创造性转化。通过构建目标明确、内容适切、方法多样且注重文化体验的课程体系,能够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有效传递中医药中的健康智慧,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健康认知与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邢少姬,卢怀民,蔡琳,孙连桃,张利芳,韩海燕,张丽琴.大健康理念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以包头医学院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5,11(14):57-61.
[2]张岩.大健康理念下,构建“四慧”园本课程体系[J].留学,2025,(13):96.
[3]张婷婷,郑红.健康意识溯源与启示[J].黑河学院学报,2025,16(06):17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