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安全验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辛德吉
山东翔通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265701
一、引言
化工建设项目投资大、工艺复杂且危险系数高,施工阶段涉及土方开挖、设备吊装等多种高危作业,还面临交叉作业多、人员流动大及环境干扰等问题,安全风险突出。安全验收评价作为施工收尾的重要环节,需通过系统评估判断施工是否符合安全规范,为后续生产奠定基础。但当前验收评价多依赖经验或通用标准,存在指标碎片化、针对性不足(如未充分考虑化工特有环节)、动态风险覆盖不全、缺乏量化工具等问题,因此构建针对性强、系统性高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规范验收流程、降低投运后风险意义重大。
二、安全验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框架
(一)构建原则
构建化工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安全验收评价指标体系需遵循五项原则:科学性原则要求指标选取基于化工施工安全理论及相关规范(如《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标准》),确保内涵明确、逻辑清晰;系统性原则强调覆盖施工全流程风险点,从作业、设备、人员、管理、环境等多维度构建体系,避免遗漏关键环节;针对性原则突出化工项目特点,重点纳入危险化学品管理、特种设备安装、防爆防腐等专属指标;可操作性原则规定指标需量化或可观测且数据易于获取,如 “ 动火作业审批合格率” 等;动态性原则需考虑施工阶段环境变化(如季节、工序调整),预留指标调整空间以确保评价适应性。
(二)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基于施工阶段风险分析及上述构建原则,化工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安全验收评价指标体系采用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的层级结构:一级指标从作业安全、设备设施、管理体系、环境防护 4 个维度划分,覆盖施工安全的核心要素;二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细化出 20 项具体评价内容,如“ 动火作业审批合格率” “ 特种设备安装验收合格率” 等。
三、安全验收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一)作业安全指标(A)
聚焦高危作业的规范性,包含动火作业审批合格率(A1),即符合 “ 三不动火” 原则(无证不动火、无监护不动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的作业占比;高处作业防护设施达标率(A2),指脚手架搭设、安全网设置、安全带佩戴等符合标准的比例;吊装作业方案执行率(A3),涉及吊装前试吊、信号指挥规范、吊装半径内警戒等措施的落实情况;交叉作业协调机制完善度(A4),考量多工种作业时工序衔接、安全交底、区域隔离的有效性;临时用电线路合规率(A5),即电缆敷设、配电箱配置、接地保护等符合电气安全标准的比例。
(二)设备设施指标(B)
关注设备安装与材料管理的安全性,包括特种设备安装验收合格率(B1),为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安装后经第三方检测合格的比例;焊接质量检测达标率(B2),是关键焊缝无损检测(如射线、超声检测)的合格比例;危险化学品临时储存合规率(B3),体现油漆、稀释剂等储存容器、场地、标识的符合程度;施工机械维护保养率(B4),指起重机械、电焊机等设备定期检查、维护的执行比例;安全防护设施完好率(B5),即消防器材、应急照明、洗眼器等设施的可用状态比例。
(三)管理体系指标(C)
评估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能力,涵盖安全管理制度健全性(C1),即涵盖安全生产责任制、隐患排查、应急处置等制度的完善程度;施工方案安全交底率(C2),为作业前对风险点、控制措施的全员交底比例;隐患整改闭环率(C3),指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并验证的比例;应急预案演练有效性(C4),涉及针对火灾、中毒等事故的演练频率及处置效果;分包单位资质合规率(C5),即参与施工的分包单位安全资质、特种作业人员证书的有效比例。
(四)环境防护指标(D)
考量施工对周边环境及作业条件的影响,包含施工场地防爆防腐达标率(D1),即易燃易爆区域防静电接地、腐蚀性介质隔离的符合程度;粉尘噪声控制达标率(D2),指施工过程中粉尘浓度、噪声分贝符合环保标准的比例;基坑边坡稳定性(D3),体现根据地质条件采取支护措施后的边坡安全状态;季节性施工防护到位率(D4),涉及雨季防汛、夏季防暑、冬季防冻措施的落实情况;危险废物处理合规率(D5),即废油、废化学品等按规定收集、处置的比例。
四、指标权重确定与评价方法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先邀请 10 名化工安全工程专家对一级指标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并以 1-9 标度法赋值构建判断矩阵,经一致性检验( CR<0.1 )后确定一级指标权重为作业安全(0.30)、设备设施(0.25)、管理体系(0.20)、环境防护(0.15)、人员资质(0.10),二级指标权重采用同样方法确定(如 “ 动火作业审批合格率” 在作业安全中占比 0.25);同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实现量化评估,将安全达标程度分为 “ 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四级,通过现场检查等方式获取二级指标实际值并确定隶属度,再结合指标权重计算一级指标及总体安全得分以确定验收结论。
五、案例应用
以某年产 10 万吨精细化工中间体项目的施工阶段安全验收为例,应用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
数据采集:该项目施工涉及 3 个反应釜安装、200 米压力管道焊接及大量动火作业,通过检查施工记录、现场勘查获取 23 项二级指标数据,如 “ 动火作业审批合格率 92%′′ “ 特种设备安装验收合格率 88%′′ 。
评价结果:经计算,总体安全得分为 82.3 分,评价等级为 “ 良好” 。其中,“ 作业安全” 得分 85 分(高处作业防护达标率 95% ),“ 设备设施” 得分 79 分(焊接质量检测达标率 82% 需改进),“ 管理体系”得分 88 分(隐患整改闭环率 100% )。
整改建议:针对焊接质量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增加无损检测比例;对临时用电线路不规范处,限期更换绝缘电缆并加装漏电保护装置。整改后复查得分提升至 87 分,满足安全验收要求。
案例验证表明,该指标体系能精准识别施工阶段的安全薄弱环节,评价结果客观可控,为验收决策提供了有效依据。
六、结论
本文构建的化工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安全验收评价指标体系,通过 5 个一级指标和 23 个二级指标全面覆盖施工安全风险点,结合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实现了量化评估。案例应用证实,该体系具有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的特点,能有效提升安全验收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为化工建设项目施工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姜浩杰,马传亮,钱程序.化工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检查的实施分析[J].云南化工,2024,51(06):159-161.
[2]张艳君.精细化工项目竣工环保自主验收注意事项[J].广州化工,2021,49(11):99-100+121.
[3]吴雅丽.化工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实例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0,38(02):15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