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社会力量参与的数字博物馆文化遗产统一监管新模式

作者

何志方

绍兴博物馆 浙江省绍兴市 312000

在数字化时代,数字博物馆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重要平台。然而,当前文化遗产监管存在诸多问题,传统监管模式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形势。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统一监管,能整合各方资源,提升监管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本文旨在探索适合数字博物馆的基于社会力量参与的文化遗产统一监管新模式,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注入新活力。

1 传统文化遗产监管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1.1 传统监管模式的特点

传统的文化遗产监管模式主要以政府部门为主导,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设立专门机构等方式进行管理。监管过程强调行政命令和自上而下的层级管理,注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安全监管[1]。在这种模式下,政府承担了大部分的监管责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1.2 传统监管模式存在的问

1.2.1 监管力量有限

政府部门的监管人员数量相对固定,面对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文化遗产,难以实现全面、细致的监管。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文化遗产监管人员短缺的问题更为突出,导致部分文化遗产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传统监管模式下,信息传递主要依靠纸质文件和层级汇报,信息更新不及时,容易出现信息失真和延误的情况。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导致监管工作存在重复劳动和漏洞。

1.2.3 缺乏社会参与

传统模式对社会力量的参与重视不够,公众和社会组织在文化遗产监管中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参与度不高,使得文化遗产监管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2 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监管的重要性与价值

2.1 丰富监管资源

社会力量包括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他们拥有不同的资源和专业技能。企业可以提供资金、技术和设备支持,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志愿者开展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公众可以提供文化遗产的线索和信息[2]。

2.2 提高监管效率

社会力量的参与可以弥补政府监管力量的不足,实现监管工作的多元化和精细化。社会组织和公众可以深入基层,及时发现文化遗产存在的问题,并反馈给监管部门。社会力量的参与还可以促进监管部门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高监管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3 增强社会文化认同感

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监管可以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增强社会文化认同感。通过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公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从而自觉地保护文化遗产。

3 基于社会力量参与的文化遗产统一监管新模式构建

3.1 构建统一监管平台

3.1.1 平台功能设计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一个统一的文化遗产监管平台,整合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等各方的信息资源。平台应具备文化遗产信息管理、监管任务分配、问题反馈、数据分析等功能。监管部门可以在平台上发布监管任务,社会组织和公众可以通过平台上传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和问题反馈。

3.1.2 数据共享与交换

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不同部门和社会力量之间的信息互通。通过数据共享,监管部门可以及时掌握文化遗产的动态信息,提高监管决策的准确性。

3.2 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机制

3.2.1 建立参与渠道

政府应建立多种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监管的渠道,如设立志愿者招募平台、开通公众举报热线、举办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等。通过这些渠道,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文化遗产监管中来。

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监管。对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对表现优秀的社会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3.2.3 加强培训与指导

为提高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监管的能力和水平,政府应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培训与指导。举办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提高社会力量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专业技能。

3.3 建立协同监管机制

3.3.1 明确各方职责

在统一监管模式下,明确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等各方在文化遗产监管中的职责和分工。政府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制定监管政策和标准,组织协调各方力量;社会组织应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志愿者开展文化遗产保护活动;

3.3.2 加强沟通与协作

建立定期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各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3]。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建立工作微信群等方式,及时解决文化遗产监管中出现的问题。

4 新模式的实施与保障措施

4.1 法律法规保障

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监管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明确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监管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参与行为,确保文化遗产监管工作依法进行。

4.2 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文化遗产监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既懂文化遗产保护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举办培训班、引进专业人才等方式,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4.3 资金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文化遗产监管的资金投入,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机制,如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开展公益众筹等,为文化遗产监管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结束语

基于社会力量参与的文化遗产统一监管新模式是适应数字化时代文化遗产保护需求的创新举措。通过构建统一监管平台、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和建立协同监管机制, 可以有 整合各方资源,提高文化遗产监管的效能和水平。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不断探索和完善这一模式,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推动数字博物馆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寇庆男,张晓飞,孟佳怡.辽宁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以沈阳市为例辽宁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2024:145-150.

[2] 戴铖.对话和互动的博物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中公众参与的路径研究2023 年“博物馆新定义与中国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省博物馆;,2023:62-68.

[3] 王玫黎,叶芷禄.AEO 制度在“陆海新通道”落实路径研究重庆人西南政法大学海外利益保护研究中心;,2021:190-197.

作者简介:何志方,职称:文博馆员,研究方向:文物保护利用、博物馆类、文物安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