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蓄水诱发库岸滑坡的水-岩耦合作用机制研究
王高
云南秀川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051
一、引言
随着水库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水库蓄水诱发的库岸滑坡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水库蓄水过程中,水与岩体间的相互作用(即水-岩耦合作用 性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蓄水初期,水位变化引发的水-岩耦合作用可以显著改变岩体 岸滑坡。水的渗透作用、岩体的膨胀、溶解等现象都会对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研究水-岩耦合作用机制对于预测和防治库岸滑坡具有重要意义。
二、 水-岩耦合作用机制的基本理论
2.1 水与岩体的相互作用机理
水与岩体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水分渗透、溶解、膨胀等方面。水的渗透作用会改变岩体内部的含水量,进而影响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岩体中的裂隙或孔隙是水渗透的主要通道,随着水分的渗透,岩石的物理性质(如弹性模量、抗压强度等)会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岩体的失稳和滑坡发生。特别是在粘土岩和粉砂岩等具有较大孔隙率的岩体中,水分渗透会显著降低岩体的抗剪强度。
2.2 膨胀作用对库岸稳定性的影响
岩体中的膨胀作用通常来源于水与岩石矿物质的化学反应,尤其是粘土矿物。当水分进入岩体时,某些矿物如膨润土会吸水膨胀,导致岩体体积增大。这一膨胀现象可能会导致岩体内部应力的重新分布,从而增加滑坡的风险。膨胀作用不仅直接影响岩体的稳定性,还可能与水库水位变化产生共振效应,进一步加剧库岸滑坡的发生。
2.3 溶解作用及其影响
水与岩石的化学反应不仅包括物理渗透和膨胀,还涉及溶解作用。水分与岩体中的矿物质反应,能够改变岩体的结构和强度。例如,水与石灰岩中的碳酸钙反应,产生溶解效应,导致岩体强度下降。这种溶解作用在水库蓄水过程中尤为显著,尤其是在水质较为腐蚀性的环境下,溶解作用对库岸稳定性的影响更加突出。通过对溶解作用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评估水库蓄水对库岸的长期影响。
三、水-岩耦合作用对库岸滑坡诱发机制的影
3.1 水库蓄水对岩体裂隙的影响
水库蓄水过程中,水位的逐渐上升会引发水的渗透作用,水通过岩体中的裂隙、孔隙进入岩石内部,导致裂隙的扩展。裂隙的扩展改变了岩体的物理特性,降低了岩体的整体强度,尤其是对裂隙面较为发育的岩体,如砂岩、粉砂岩等,更容易发生这种现象。水的渗透使得岩石的内部应力分布发生变化,裂隙面上的摩擦力减小,进而导致岩体的稳定性下降。当裂隙宽度达到一定程度,岩体的剪切强度和抗滑能力大幅下降,从而增加了库岸发生滑坡的风险。因此,裂隙的发育程度、渗透水流的速率及其分布情况是库岸滑坡发生的关键因素之
3.2 水-岩耦合作用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
水与岩石的相互作用不仅改变了岩体的结构,还直接影响岩体的力学性质。水的渗透作用会使岩石的孔隙率增加,进而导致岩石的压缩性增强,抗剪强度下降。尤其在粘土质岩体中,水分渗透后,粘土矿物膨胀,导致岩体体积膨胀,进而增加了内部应力的集中,降低了岩体的稳定性。此外,水分还会改变岩体的弹性模量和塑性特征,增加了滑坡的发生概率。在水库蓄水期间,水的持续渗透作用会逐渐改变岩体的力学性质,使得库岸在某一时刻达到临界状态,进一步诱发滑坡灾害。因此,了解不同岩土类型在不同水文条件下的力学性质变化是评估滑坡风险的基础。
3.3 水库水位波动与库岸滑坡的时空特征
水库的水位波动是引发库岸滑坡的主要动力之一。水位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库岸的稳定性,尤其是快速变化的水位。在水库蓄水初期,水位的快速上升可能导致水流渗透到岩体裂隙中,使裂隙面上的剪切力迅速减小,从而诱发滑坡。而水位下降过程中,岩体会经历收缩过程,产生内应力,这些应力可能会使岩体发生变形甚至滑坡。水库水位波动的频率、幅度和持续时间直接影响库岸滑坡的发生频率。水位波动较大的水库,尤其是在多次水位上升和下降的循环过程中,容易引发库岸的滑坡灾害。因此,水库水位波动的调控是防止滑坡的重要措施之一,合理的水位管理能够有效减缓滑坡的发生。
四、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分析
4.1 数值模拟方法
为了准确分析水-岩耦合作用对库岸滑坡的影响,采用了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建立水-岩耦合模型,结合岩体的水力学、力学性质和水流的动态变化, 水分 膨胀、溶解等作用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数值模拟不仅可以反映水与 滑坡的发生机理。通过改变模型中的水位波动、岩体性质、裂隙分 情 况 性。在数值模拟过程中,还考虑了水库蓄水期间水流的渗透效应和应力变化, 步揭示了水-岩耦合作用 坡发生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方法的应用,为水库滑坡的预警和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4.2 现场监测数据分析
现场监测数据为水-岩耦合作用机制的研究 实地数据支持。 通过布设在库岸的监测点,实时跟踪水位变化、裂隙开度、岩体应力 中水与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监测数据显示,水位的快速上升 的剪切力下降,进而引发岩体滑坡。同时,岩体的变形和 滑坡预警提供依据。例如,在水位上升初期,监测到岩体变形的增大, 裂隙宽度的增加,表明 稳定状态。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提前预测滑坡的发生,提出及时的防范措施。
4.3 水-岩耦合作用的防治对策
针对水-岩耦合作用对库岸滑坡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几项防治对策。首先,针对水库水位波动对库岸稳定性的影响,应合理控制水位变化幅度, 的水位波动,特别是在 岸存在较为松散的岩土层时。其次,对于裂隙发育较为严重的库岸,建 加固等,以减少水分渗透的影响。此外,在水库周边建设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库岸的水位、 和变形情况,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滑坡风险,提前预警,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最后,对于岩体中易膨胀的矿物,应该加强工程监测和治理,避免膨胀作用对库岸稳定性的进一步影响。
五、结论
水库蓄水诱发库岸滑坡的水-岩耦合作用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水的渗透、膨胀、溶解等多种物理和化学作用。通过研究发现,水分渗透使岩体的裂隙扩展,降低了岩体的抗剪强度,尤其在裂隙发育的岩体中,水的渗透作用显著增加了滑坡的风险。同时,水库水位波动的频繁变化,尤其是水位快速上升或下降,会导致岩体内部应力的重新分布,进一步加剧了库岸的不稳定性。因此,合理调节水库的水位波动、加强库岸岩土加固、强化监测体系建设是防止库岸滑坡的有效措施。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不仅可以深入理解水-岩耦合作用对滑坡的影响机制,还为滑坡灾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总体而言,水-岩耦合作用研究为水库工程安全性评估和滑坡灾害防治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吴龙生,杨辉.山区水库蓄水诱发库岸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措施研究[J].陕西水利,2021,(02):8-12.
[2]刘畅.基于多相流及多场耦合的库岸滑坡机理研究[D].三峡大学,2020.
[3]姜环环.水库蓄水对库岸滑坡影响分析[J].四川水泥,2019,(0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