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高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研究
代欣琦
吉林省长春市公主岭市第六中学校高中部136100
引言: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和补充,是学生巩固知识、内化能力和形成素养的有效途径。高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与工具性兼具的人文学科,其作业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阅读理解水平、写作能力和文化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高中语文作业普遍存在数量过多、任务重复、形式单一、忽视个体差异等问题,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削弱了作业的育人功能。2021 年国家出台“双减”政策,明确提出要有效减轻中小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这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如何实现语文作业的“减量提质”,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理论依据与实践价值、现状问题与原因、优化路径与策略等方面,对“双减”政策下高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进行探讨,以期为一线教学提供参考。
一、高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1.1 理论基础
高中语文作业优化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教育学理论、课程与教学论以及核心素养理论。教育学理论强调因材施教和全面发展,作业设计应体现分层性和差异性,避免“一刀切”的统一模式。课程与教学论认为,作业不仅是知识的延伸,更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能力的提升。新课标强调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作业设计必须紧扣这些目标,促进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不断内化知识,提升能力和素养。与此同时,信息化教育的发展也为作业优化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教师可以结合学习心理学和多元智能理论,利用差异化任务和探究式学习活动提升学生学习体验。由此可见,高中语文作业优化并非单纯的数量调控,而是质量提升与素养导向的结合,是落实新课标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体现。
1.2 现实意义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高中语文作业优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它有助于减轻学生负担,缓解过量作业带来的身心压力,使学生能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其次,它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高质量作业反馈教学问题,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再次,它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核心素养养成,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高中语文作业优化还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文本的思考与表达,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教育与价值引领。同时,优化作业还能推动家校协同,减轻家庭教育焦虑,使学生在更科学的节奏中发展兴趣和潜能。可见,高中语文作业的科学设计与合理安排,不仅关系到“双减”政策的落实效果,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长远成长。
二、高中语文作业现状分析与存在问题
2.1 作业数量偏多,缺乏科学性
目前,高中语文作业普遍存在数量多、任务重的问题。教师为了保证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经常布置大量抄写、背诵和练习类作业,但这些作业往往缺乏科学性与有效性,学生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却难以真正提升语文素养,甚至加剧了学习压力。
2.2 作业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
在实际教学中,语文作业多以抄写课文、背诵古诗文、完成阅读理解题和写作文为主,形式单一,缺乏创新与趣味性。这种作业设计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部分学生因长期重复完成低效作业而产生倦怠心理,作业的教育价值和激励功能被削弱。
2.3 作业评价片面,缺乏发展性
当前高中语文作业的评价多停留在正确与否、完成与否的层面,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思维发展的关注。教师往往以分数或等级评价学生作业,忽视了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导致学生缺乏对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反思。评价的片面化不仅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制约了作业优化目标的实现。
三、“双减”政策下高中语文作业优化的实践策略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高中语文作业优化需要从目标、内容、形式和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改进。首先,应科学设定作业目标,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明确作业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关系,避免无效和重复劳动。通过合理规划,让作业真正起到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和发展素养的作用。
其次,应创新作业内容与形式,增强作业的趣味性与探究性。教师可以结合单元主题设计探究型作业,如“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对某个文学作品的理解”;也可以开展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如“通过阅读古代诗词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作业形式的创新提供了可能,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慕课和网络平台开展线上作业,使学生在互动中完成学习任务。
再次,应注重作业分层与个性化设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设计基础性作业、提高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或在教师引导下完成适合自身的任务。这样的作业设计既能保证学习的基本要求,又能照顾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
最后,应建立多元化作业评价机制。教师在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作业结果,更要重视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和情感态度。可以采用师生评价、同伴互评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优点与不足,增强改进意识。同时,评价结果应注重激励功能,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我提升的动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下的高中语文作业优化,既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与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设计作业目标、创新作业内容与形式、实施分层与个性化设计、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可以有效解决当前作业数量过多、形式单 、评价片面的问题,实现作业“减量提质”的目标。高中语文作业优化不仅能够减轻学生负担,还能提升其学习兴趣和综合素养,促进其思维发展和人格完善。未来,应进一步探索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建立可持续的优化机制,使作业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深度思考与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 高 汝 琼 . “ 双 减 ” 政 策 下 的 初 中 语 文 作 业 优 化 设 计 研 究 [J]. 语 言 与 文 化 研究,2025,33(01):161-163.DOI:10.19954/j.cnki.lcr.2025.01.001.
[2] 闫 少 敏 . “ 双 减 ” 政 策 下 教 师 如 何 优 化 小 学 语 文 作 业 设 计 [J]. 华 夏 教师,2024,(35):42-44.DOI:10.16704/j.cnki.hxjs.2024.35.016.
[3] 张华.科学优化减负担精心设计提质量— —“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讨[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24,(06):55-57.DOI:10.14160/j.cnki.13-1259/g4-a.2024.06.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