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科研实验用房整体规划设计浅析
安翔 贾磊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 300381
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卫生与健康工作,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22 年 3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依托综合实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中医医院,建设一批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在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高水平研究与创新转化、解决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现代医院管理、传统医学国际交流等方面代表全国一流水平”。已成功入围。而医学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主要以中医针灸的科研和实验为主,因此科研实验用房的建设就成为了项目建设实施的关键。
一、科研实验用房规划设计原则
1、根据需求建立科研实验平台:为满足临床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及学生的不同科研实验需求,科研实验用房的建设要与各类科研实验平台结合。
(1)、基础性公共平台:此类公共平台的设施和设备是常规配置,也是本项目中的基础科研实验平台类型,主要为满足临床医生、学生开展常规实验的需求,可提供空间、设备及技术培训等,进行的实验主要由分子、细胞、病理等内容。
(2)、特殊实验平台:一类是需要特殊资质的,例如实验动物中心及生物样本库,本项目中亦有以上功能设置。另一类是安全风险级别高的实验平台,包括药物(化学)合成平台、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等。
(3)、高精尖设备平台:针对前沿高新课题的研究,需使用高端精密设备,如质谱仪、影像仪等,可用于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专业研究,也是本项目中建设标准要求最高的区域。
2、实验单元模块化布局:科研实验室功能可细分为实验单元和办公单元。在前期根据实际要求,按照实验台布局方式及科研设备数量需求,科学合理确定房间开间尺寸,确保空间得到有效利用,避免因柱网设置不合理造成设备无法放置或使用不便。适当采用可移动的中心实验台设备,按照研究项目的具体需要随时变化组合,使实验单元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同时避免面积过大、使用率偏低导致的浪费。
3、优化管线综合排布:科研实验用房相对于一般公用民用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复杂的设备管线系统,以给排水系统为例,除了日常生活用水及消防用水外,实验室常见用水还包括纯水、冷却水、蒸馏水、去离子水等。优化管线综合排布的目的是通过集中的垂直向管井布局和水平向管线路径,设计出高效便捷的设备能源保障系统,提供可连续灵活使用的科研实验空间,同时为使用过程中的升级改造提供可能。
二、科研实验用房规划设计要点
1、装饰装修规划设计
(1)、地面处理:科研实验用房地面的基本要求为易清洁、不起尘、耐磨、不易反光及防菌防霉和耐腐蚀。本项目医学实验用房主要采用UPVC地胶,其具有触感舒适、韧性较好且防滑耐磨,可满足实验需求。科研办公用房主要采用地砖地面,其造价较低、易于清洁且耐酸碱性良好。地面处理还应注意在与墙面交接区域应耐擦洗且不易积灰。颜色选择浅蓝浅灰等明度较低的颜色,避免科研人员长时间工作产生视觉疲劳。
(2)、墙面处理:科研实验用房墙面除一般技术需求外,还需完整无裂缝,不渗水,且维护结构无毒无放射性。本项目普通实验室及科研办公用房主要采用抗菌涂料及瓷砖墙面等做法,有特殊洁净度要求的区域则采用耐擦洗抗污抗菌效果好的夹心钢板、复合铝板等材料,在确保洁净度的同时更好的保证气密性符合要求。
(3)、顶面处理:科研实验用房顶面应选择抗污、不易发霉、吸引性能好且抗菌的材料。本项目普通实验室及科研办公用房采用纸面石膏板及水泥纤维板等吊顶材料,有特殊洁净度要求的区域则采用高晶板、夹心钢板、复合铝板等材料,以保证特殊要求区
域的抗菌及密闭要求。
(4)、门窗处理:除常规墙顶地处理外,科研实验用房还需注意门窗的细节处理,实验室除要求门窗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外,因经常需要擦洗,还需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光滑性。如有观察需要的区域,门窗上需设置中空双层玻璃观察窗。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区域,则根据正负压需要,确定开启方向。
2、机电安装规划设计
(1)、给排水系统:普通实验室及科研办公用房采用PVC给排水管道,对于特殊实验室则视需求采用不锈钢管材及聚乙烯管材。对于实验室废水则根据废水特性,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处理,经处理后符合排放标准的则直接排入下水管道,其余则由科研人员使用专用容器收集外送,由专业单位集中处理。
(2)、电气系统:在立项审批阶段,已对科研实验平台所需设备进行规划,因此在配电问题上,则根据实验室设施及仪器设备情况计算负荷,按照规范进行配电设计。对于马弗炉、烘箱、空压机、高速离心机等重点设备和大功率设备,根据需求配置380V电源。同时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进行集中不间断UPS供电,并独立于室内配电系统独立建设。
(3)、通风系统:根据通风柜、生物安全柜、一起排风罩等实验室通风设备的配置和容量进行通风设备的设计。除设置足够数量的通风设备外,还需合理设置室内空气流向,使有害气体排出、新鲜空气进入。同时计算排风和新风风量,避免室内产生负压。对于特殊实验室,单独设置排风及新风管道,不与常规区域混合计算风量。对于需排出有害废气的区域,采取技术措施处理后分系统进行排放。
3、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
(1)、信息化系统建设:在进行信息化系统规划设计时,要利用高科技手段来为国家医学中心的实验室建设服务。项目在立项审批阶段即根据现有及未来业务模式及发展情况,结合发达国家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情况,设立了信息化发展目标。对实验室信息化运行管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仪器操作系统进行了统筹规划。除了根据项目特点进行设计外,也根据未来发展可能性在硬件部分留出余量。
(2)、安防监控系统:作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应尽可能与国际接轨进行国际合作,就会无可避免的产生网络安全风险。因此在规划设计阶段即考虑对科研实验区域应用顶级网络安防系统,同时严格对内外网进行区分限制,确保专用内网与互联网的物理隔离。对有特殊需求的科研实验区域设置严格的监控及门禁系统,确保无关人员无法接近核心区域。
结语:
国家医学中心作为中医药的航空母舰,承载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艰巨任务和美好希望,科研实验则直接关系到中医药事业未来的发展。科研实验用房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从建筑布局、现场施工及运行管理多方面都有很高标准,在今后项目的具体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总结、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林诚等.《中国医院建设指南(第五版)》.中国商务出版社.20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11》.中国工业出版社.2011
[3]国卫办规划函 2020-751 号.《医疗卫生机构检验实验室建筑技术导则(试行)》
[4]中国科学院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JGJ91-9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