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 立德树人” 视域下高中体育课堂深化策略研究

作者

陆凤娇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000

一、“ 立德树人” 内涵剖析

“ 立德树人” 作为教育体系的核心理念,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它不仅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还注重塑造其健全人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1]。在高中教育阶段,体育课堂是落实“ 立德树人” 理念的重要阵地之一。通过体育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还能在团队协作、竞争意识等方面得到锻炼,从而实现身心协调发展[3]。这一理念为高中体育课堂指明了方向,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德育渗透,将技能传授与品德培养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运动中感悟道德价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二、 高中体育课堂现状审视

在“ 立德树人” 教育理念的大背景下,高中体育课堂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状值得深入探讨。当前,高中体育课堂普遍存在重技能轻德育的现象,教师往往过于关注学生的体能训练与运动技巧掌握,而忽视了体育课程中蕴含的丰富德育价值[2]。例如,在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中,学生本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感悟协作精神,通过竞技比赛体会拼搏的意义,但这些潜在的教育功能未被充分挖掘。此外,部分体育教师对“ 立德树人” 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刻,未能将德育目标有效融入教学设计中,导致体育课堂的德育教育流于形式。这种现状不仅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削弱了体育课程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的作用,亟需通过系统的策略加以改进。

三、 新海高级中学“ 海洋精神” 育人实践

3.1 “ 海洋精神” 内涵解读

的“ 海洋精神” 以广阔、包容、坚韧为核心内涵,其形成背景与学校的地理位置及文化积淀密切相关。学校坐落于沿海城市,深受海洋文化的影响,逐渐提炼出这一独特的精神理念。“ 海洋精神” 不仅体现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期许,也反映了学校在教育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开放的心态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3.2 “ 海洋精神” 与“ 立德树人” 的契合点

“ 海洋精神” 与“ 立德树人” 理念具有高度契合性。一方面,“ 海洋精神” 强调的包容与坚韧正是“ 立德树人” 所倡导的德育目标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二者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人格塑造。通过将“ 海洋精神”融入教学活动,学校能够更好地践行“ 立德树人” 的根本任务,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不仅增强体质,还能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3.3 “ 海洋精神” 在体育课堂的体现

在高中体育课堂中,“ 海洋精神”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设计和活动安排得以具体体现。例如,在团队项目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使其体会集体力量的重要性;在耐力训练中,则鼓励学生勇敢拼搏、坚持不懈,从而锤炼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这些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效促进了其心理健康与道德素养的发展。

3.4 “ 海洋精神” 育人实践成效

新海高级中学“ 海洋精神” 育人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表现出更强的团队意识和竞争精神,同时其思想道德水平也有所提高。研究表明,参与基于“ 海洋精神” 设计的体育活动的学生,在抗压能力和协作能力方面均有明显改善。此外,这种育人模式还增强了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为其未来的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高中体育课堂深化策略提炼

4.1 教学目标设定

在“ 立德树人” 理念的指导下,高中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设定需要从单一的技能传授转向全面育人,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道德品质的协调发展。教学目标应明确体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体育能力、健康行为以及品德三个维度。例如,在制定篮球教学目标时,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规则和技能外,还应融入团队合作、公平竞争等体育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运动体验感悟人生价值。此外,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兴趣与个体差异,设计多层次的目标体系,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体育课堂中获得成长与发展。这种目标设定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还能潜移默化地塑造其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4.2 教学内容优化

优化教学内容是将“ 立德树人” 理念融入高中体育课堂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应在传统体能训练与技能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德育元素的渗透,使体育课堂兼具知识性与教育性[3]。例如,可以通过引入体育赛事案例,让学生感受运动员拼搏奋进的精神,从而激发自身的斗志与毅力。同时,教学内容的设计应注重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如团队比赛、角色扮演等,帮助学生将德育理念内化为实际行动。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体育课程资源,进一步丰富课堂内涵。例如,的“ 海洋精神” 育人实践,便通过融入海洋文化元素,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品质,为其他学校提供了有益借鉴。

五、结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立德树人” 理念在高中体育课堂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中体育课堂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结合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与内容。首先,教师需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将德育与体育深度融合,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注重学生品格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马春雷.基于立德树人视野下高中体育教学创新[J].爱情婚姻家庭,2022,(11):118-119.

[2] 刘坚. 立德树人视野下高中体育教学策略研究[J]. 当代体育,2023,(13):44-46.

[3]欧海雁.“ 立德树人” 理念下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运动-休闲(大众体育),2021,(5):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