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古诗词文本细读与审美体验融合实践
张钰
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台商区分校 福建省泉州市 362122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古诗词文本细读与审美体验融合的重要性
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古诗词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文本细读与审美体验的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
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来看,文本细读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中的字词、句式、修辞手法等,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部编版教材中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通过对“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等诗句的细读,学生可以体会到诗人用词的精妙,感受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审美体验能够让学生在欣赏古诗词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为语言的运用提供借鉴。
在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文本细读要求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深入思考,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等,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而审美体验则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感受古诗词美的过程中,拓展思维空间。如对王维《山居秋暝》中“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的解读,学生需要思考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景象营造出宁静、清幽的意境,这一过程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部编版教材中古诗词文本细读的方法
在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古诗词作品,为文本细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可以从字词入手进行细读。古诗词中的字词往往具有深刻的含义和丰富的表现力。以柳永的《雨霖铃》为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中的“ 寒蝉” “ 凄切” “ 骤雨” 等字词,不仅点明了时间和环境,更营造出一种凄凉、伤感的氛围。通过对这些字词的仔细品味,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关注古诗词的意象和意境。意象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意境则是诗人所创造的艺术境界。在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时,“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一连串的叠词,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意境。而“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中的“ 雁” 这一意象,更是寄托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亡国之痛。通过对意象和意境的分析,学生能够深入体会古诗词的内涵。
还可以从诗歌的结构和韵律方面进行细读。古诗词的结构严谨,韵律优美。如杜甫的《登高》,全诗八句四联,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不仅在内容上描绘了一幅雄浑壮阔的秋景图,在形式上也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对诗歌结构和韵律的研究,学生可以感受古诗词的形式美和节奏感。
三、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融入审美体验的途径
审美体验是高中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一是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审美氛围。例如,在教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以播放一段有关赤壁古战场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古战场的雄伟壮观,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中“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的豪迈气概。还可以播放与古诗词相关的音乐,如古筝曲、琵琶曲等,让学生在音乐的烘托下,更深
入地感受古诗词的意境。
二是组织诗歌朗诵活动。朗诵是一种很好的审美体验方式。通过朗诵,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情感美。在朗诵过程中,学生要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变化等。如在朗诵曹操的《观沧海》时,要读出诗人的豪情壮志,用激昂的语调表现出“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的宏大意境。教师可以组织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朗诵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是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创作。这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例如,在学习了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后,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古诗词,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运用所学的诗词知识,思考如何选择意象、营造意境,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四、核心素养视域下文本细读与审美体验融合的教学实践案例
以部编版教材中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文本细读与审美体验有机融合。进行文本细读。引导学生对“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等诗句进行逐句分析,理解诗人借古讽今的意图。让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要提到孙权、刘裕等历史人物,这些人物与诗人所处的时代有什么联系。
在审美体验方面,教师可以展示京口北固亭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其历史文化氛围。播放朗诵音频,让学生在优美的朗诵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这首词的审美感受。有的学生可能会被诗人的爱国情怀所打动,有的学生则可能会欣赏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让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模仿《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风格,创作一首表达自己对历史或现实看法的词。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文本细读所学的知识,如意象的运用、情感的表达等,同时融入自己的审美体验,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
结语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古诗词文本细读与审美体验的融合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向。通过对部编版教材中古诗词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将文本细读与审美体验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雷海.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古诗词大单元教学[J]. 中学语文,2025,(15):53-54.
[2]张永芹.高中古诗词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25.
[3]尚清.问题链教学法在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