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读后续写的高中英语阅读策略培养与实践研究
戚光霞
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第一中学 332005
引言
读后续写作为高中英语考试与教学的重要题型,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延续文本情节、风格进行创作,其本质是对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综合考察。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策略的掌握是提升学生阅读效率与理解深度的关键,但传统阅读教学多侧重文本内容的讲解与词汇、语法的积累,忽视对学生逻辑分析、文本解构、信息整合等阅读策略的系统培养,导致学生难以形成自主阅读能力,也无法满足读后续写对深度阅读的要求。因此,研究基于读后续写的高中英语阅读策略培养路径,将读后续写的需求融入阅读策略教学,不仅能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还能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协同发展,对提升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此展开详细探讨。
一、读后续写与高中英语阅读策略的内在关联及教学(一)读后续写与阅读策略的内在关联
读后续写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需通过有效的阅读策略,准确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发展逻辑及语言风格,才能确保续写内容与原文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例如,通过文本结构分析策略梳理原文脉络,通过人物性格解读策略把握角色行为动机,通过语言特征提炼策略延续原文表达风格,这些阅读策略的运用直接决定读后续写的质量。
(二)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阅读策略培养存在明显不足。部分教师仍以“逐句翻译+知识点讲解”的模式开展教学,将阅读课简化为语言知识传授课,未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文本分析、信息筛选、逻辑推理等阅读策略,导致学生依赖教师解读,缺乏自主阅读能力。同时,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脱节,教师较少将阅读与续写、仿写等写作任务结合,学生难以将阅读中获取的信息、掌握的技巧转化为写作能力,也无法通过写作需求反向提升阅读的深度与针对性。
(三)基于读后续写开展阅读策略培养的必要性
基于读后续写开展阅读策略培养,能有效解决传统教学的痛点。一方面,读后续写的任务目标为阅读策略培养提供了明确导向,使策略教学不再抽象,而是围绕“如何为续写做好准备”展开,让学生清晰感知策略的实用价值,提升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通过续写实践,学生能直观发现自身阅读中的不足,如因文本逻辑把握不准导致续写偏离主题,因人物形象理解不深导致角色行为矛盾,进而主动调整阅读策略,实现策略运用能力的自主提升。
二、基于读后续写的高中英语阅读核心策略培养维度(一)文本主题与结构解读策略的培养
文本主题与结构解读是读后续写的基础,需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策略。在主题解读方面,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抓取文本标题、关键句、情感词汇,分析人物行为与事件结果的关联,提炼文本核心思想,确保续写内容不偏离主题。在结构解读方面,需培养学生梳理文本情节脉络的能力,如通过划分段落层次、识别“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情节节点,明确原文的结构框架,为续写时延续文本结构逻辑提供依据。
(二)人物形象与情感把握策略的培养
人物形象的一致性是读后续写的关键要求,需强化学生对人物形象与情感把握策略的学习。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价值观念与行为习惯,如通过人物面对困境时的选择判断其性格坚韧与否,通过人物对话的语气把握其情感态度。同时,培养学生关注人物情感变化的策略,如梳理原文中人物情感的起伏脉络,分析情感变化的原因与触发事件,确保续写时人物的情感发展符合原文逻辑,避免出现性格突变、情感割裂的问题。
(三)语言风格与表达技巧迁移策略的培养
续写文本需与原文语言风格保持一致,因此需培养学生语言风格与表达技巧迁移策略。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分析原文的词汇选择、句式特点、修辞手法,提炼其语言风格,如正式或口语化、简洁或细腻、幽默或严肃,确保续写时在语言风格上与原文统一。在表达技巧迁移方面,需引导学生关注原文的描写方法(如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叙事视角(如第一人称、第三人称)、过渡方式等,学习将这些技巧运用到续写中,提升文本的连贯性与文学性。
三、基于读后续写的高中英语阅读策略培养实践路径(一)设计“读—析—写”一体化教学流程
实践中需构建“读—析—写”一体化的教学流程,将阅读策略培养融入各环节。“读”的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文本解读策略初步感知文本,完成信息筛选与主题梳理;“析”的环节,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互动,深入分析文本结构、人物形象与语言风格,重点讲解策略的运用方法,如如何通过关键句定位主题、如何通过人物描写归纳性格;“写”的环节,要求学生基于前期阅读策略的运用成果开展续写,同时在续写后反思:是否因阅读时策略运用不足导致续写问题,如情节逻辑混乱、人物形象不符,进而优化阅读策略。
(二)搭建分层化策略训练体系
考虑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需搭建分层化策略训练体系。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侧重基础策略的训练,如文本信息筛选、情节脉络梳理,通过简单的续写任务(如补全短情节)巩固策略运用;针对中等水平学生,强化逻辑分析、人物解读策略的训练,设计需要一定推理与分析的续写任务,如根据原文伏笔拓展情节;针对高水平学生,重点培养语言风格迁移、创新表达策略的训练,鼓励在符合原文逻辑的基础上,运用多样表达技巧开展个性化续写。
(三)建立多元化策略评价机制
为保障策略培养效果,需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评价内容不仅包括学生续写文本的质量,更需关注其阅读策略的运用过程,如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学生是否能主动运 文本结构分析策略,通过学习日志了解学生对策略的理解与反思,通过小组互评反馈学生 合作分析文本时的 用情况。评价主体应实现多元化,除教师评价外,引入学生自评与同伴互评,让学生在自评中反思策略运用的不足,在互评中学习他人的策略经验。
结束语
基于读后续写的高中英语阅读策略培养,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的创新与优化,其核心在于以续写任务为驱动,将抽象的阅读策略转化为可操作、可实践的能力训练。在实践过程中,需充分把握读后续写与阅读策略的内在关联,从文本解读、人物把握、语言迁移三个维度强化策略培养,通过“读—析—写”一体化流程、分层训练体系与多元化评价机制,确保策略培养落地见效。
参考文献
[1]吴丹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J].高考,2023,(18):140-142.
[2]赵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读后续写模式探析[J].中学生英语,2023,(22):91-92.
[3]高兴才,朱丽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读后续写的尝试[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3,(05):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