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支持行为的有效性分析与改进对策

作者

唐荣霞

平凉市庄浪县第四幼儿园

引言

随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理念深入人心,户外自主游戏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其有助于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发展,而教师的支持行为在游戏质量中起关键作用。然而现实中存在干预过度或指导不足等问题,亟需深入分析教师支持行为的效能,提出改进策略,以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

一、教师支持行为在户外自主游戏中的现状分析

当前,在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支持行为大致可分为三种:放任式、控制式和引导式。放任式教师较少参与游戏,认为游戏应完全由儿童主导,导致幼儿在面对困难时缺乏及时的支持与安全保障;控制式教师则频繁介入,往往以安全管理和秩序维护为主,限制了幼儿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引导式教师则适度观察并在合适时机提供建议、搭建材料、调节矛盾,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与问题解决。从效果来看,引导式支持行为更能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与社会发展,但这类教师在实际中比例仍然偏少。大多数教师受制于安全责任压力、专业知识缺乏和时间安排限制等因素,往往更倾向于采用简单管理的方式。游戏材料准备不足、环境设计缺乏挑战性、教师缺乏对儿童游戏行为的深入观察与理解,都是影响支持行为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此外,教师自身对游戏价值的认知深度也是影响其行为模式的内在变量。当教师将游戏视为教育的载体,而非单纯的“放松”或“消遣”,其在游戏中的介入方式会更具有教育策略性。

二、教师支持行为对幼儿游戏质量的影响机制

教师支持行为的有效性在于其能否在不破坏游戏自主性的前提下,引导幼儿实现更高水平的学习与发展。首先,教师的情绪支持行为能够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游戏氛围,使其更敢于尝试新活动,更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其次,教师的认知支持行为包括提问、建议、材料提供等,可以激发幼儿深入思考,引导其在游戏中解决问题并进行概念建构。第三,教师的组织支持行为体现在环境创设和材料配置上,合理的场地分区、多样的游戏材料、挑战性的任务安排,均有助于延长幼儿的游戏时间和拓展其游戏内容。最后,教师对社会交往的支持则表现为介入幼儿之间的冲突调解、引导角色分配、促进合作行为等,有助于幼儿形成规则意识与群体协作能力。因此,教师的支持行为应具有弹性和灵活性,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游戏内容和具体情境调整介入方式。只有当教师真正理解“支持”的教育意义,而非单纯的“看护”或“干预”,才能实现游戏价值的最大化。

三、当前教师支持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一线教师实践的分析可以发现,教师在支持幼儿户外自主游戏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支持行为的目的性不明确。部分教师缺乏对游戏发展阶段的把握,不清楚何时介入、如何介入、介入后目标是什么,导致支持行为随意性大。第二,支持策略的单一与机械。教师介入往往停留在语言提示或简单指导上,缺乏与游戏内容融合的策略性支持,难以促进幼儿深入游戏。第三,环境创设与材料支持不足。多数幼儿园在户外场地上仍以固定器械为主,缺乏可操作性强、变化丰富的材料,限制了幼儿探索的空间,也使教师的支持行为难以展开。第四,教师专业能力有限。教师在观察幼儿行为、分析游戏需求、调控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短板,尤其是在处理游戏冲突和设计有意义介入时,常常表现出犹豫或处理不当。第五,组织制度缺失支持。园所缺乏对教师在游戏中支持行为的专业培训与评估机制,使得教师缺少反思平台与持续提升动力。上述问题表明,要提高教师在户外自主游戏中的支持效能,必须从多层次、多维度进行系统改进。

四、提升教师支持行为有效性的优化路径

为提升教师在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的支持行为质量,首先应强化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开展专题培训、观摩研讨、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教师对游戏本质、儿童发展规律及有效介入方式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培训内容应覆盖游戏观察技巧、环境创设策略、冲突调解方式、材料使用方法等实用性内容。其次,建立教师行为反思机制,引导教师在游戏结束后进行自我总结与同伴互评,形成经验积累与专业共建。此外,园所管理制度也应优化,如将教师支持行为纳入教学评估指标,给予积极支持行为以鼓励和认可,调动教师改进实践的积极性。在环境与资源方面,应根据幼儿兴趣与发展需求,配置多样化的户外游戏材料,并对现有设施进行功能优化,如设置探索区、建构区、自然角等,提供更多可变、可探索的游戏机会。教师应参与到环境创设过程中,以便在支持行为中更具针对性和创造性。同时,应推动家园共育机制建设,鼓励家长了解户外自主游戏的重要性,配合教师工作,形成教育合力。通过教育理念、教学实践、组织制度和家园合作的多重联动,可有效提升教师支持行为的整体效能,从而真正实现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五、结论

教师在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的支持行为,是连接游戏自由性与教育目标之间的重要纽带。合理而有效的支持行为,能够在不干扰幼儿主体性的前提下,丰富其游戏经验,提升游戏质量,促进多方面能力发展。未来应继续加强对该领域的实证研究,建立多维评估模型与案例数据库,推动幼儿园教师在支持行为上的系统成长。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从“会看”到“会懂”、从“会管”到“会引”的专业转变,使户外自主游戏成为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重要载体与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 张静 . 构建“倾听—分析—支持”高质量师幼互动循环路径,发现和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 [J]. 学前教育论坛 ,2024,(02):127-133.

[2] 秦菲婕 , 孙山 . 教师评价幼儿自主游戏的有效策略探析 [J]. 文教资料 ,2024,(23):138-141.

[3] 卢莎莎 . 互动≠有效互动——支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有效师幼互动[J]. 幼儿 100( 教师版 ),2024,(12):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