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思政 延展课堂
冯雨晴 李鑫 庞秋菊
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 150000
体育课程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 , 不仅在强健身体 , 还在培育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体育课堂中 , 学生需要进行大量运动练习 , 学生的思想、情感和意志能够随着活动强度的增减而发生变化 , 体育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反应来推测学生的性格特点 , 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渗透德育价值,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 , 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合适而深刻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 , 体育教学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活跃学生的情智 , 同时有利于开展针对性的思政教育 , 实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的教育效果 , 影响和转变学生。因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策略展开探究。
一、挖掘体育名人奋斗历程,丰富思政资源
体育名人奋斗历程是体育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重要资源。在体育运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一批又一批熠熠生辉的体育明星,他们如同滚滚浪潮,共同推动着人类体育运动迈向更高、更快、更强的道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体育名人往往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们的奋斗故事和成功经历不应只是停留在文人墨客纸笔之尖的泛泛而谈,更是能够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的思政源泉。体育名人在追求梦想的奋斗历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以及热爱国家的高尚情怀,这些无疑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在当下,人们对体育名人的尊崇浪潮不断涌起,体育名人身上所具备的道德品质和体育精神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因此,深入挖掘体育名人奋斗历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可以将学生对体育名人的尊敬推崇转化为自身高尚道德品质的有效制约,以更加直击人心的方式,激励与引导学生获得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合理设计课程内容,发挥思政作用
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团队合作、规则意识、抗挫能力等素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注重思政教育的融入,将道德观念、价值观等元素融入其中。比如在足球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足球比赛的规则和纪律,以及在比赛中如何尊重对手、坚持公正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足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和判罚标准,让学生了解足球比赛的规范和标准;可以通过示范和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规则和技巧;可以通过讲解纪律,让学生了解在比赛中如何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和保持公正;可以通过组织真实的比赛实践,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规则和技巧,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在比赛实践中,也需要关注学生在比赛中凸显出来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持续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 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 可以通过游戏化、竞赛化、情境化等教学方法 ,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投入度。为此,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教师在教授学生田径运动技术的过程中 , 如果直接要求学生进行长跑、短跑练习 , 不但无法调动学生运动兴趣、参与兴趣 , 还极容易打消学生对体育课参与兴致。在这一教育背景下,教师改变个人体育教育方式,借助德育教育活动、各式活动辅助授课 , 能使田径运动技能训练教育工作顺利、高效开展。教师即可以安排一些竞赛活动辅助授课。像长跑竞赛、接力跑竞赛、超前跑等 , 同时还可以设置情境 , 将学生融入到我们设置的情境中 , 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 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完成体育练习任务 , 提升个人运动技能水平。在这一过程中 , 通过团队活动 , 学生集体荣誉感也提升了。而学生自觉参与体育竞赛活动 , 不断提升个人集体意识、规则意识 , 又是德育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落实的一种表现。在这一教育背景下 , 学生将乐于参与田径运动等其他的体育训练活动 , 且将在体育竞赛、互相帮助下 , 提升个人潜能、以及身心素质水平。
四、融合传统文化体育元素,增强德育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智慧和道德规范,也是课程思政教育的宝贵资源。教师要积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体育元素,将传统锻炼与体育健康操相结合融入课堂。如八段锦作为中国传统健身方法之一,它的动作柔和、节奏缓慢,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调节心神,是体育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典范。一动一静、一呼一吸间,吐物纳新、气脉畅通、身心合一,传统非遗项目八段锦魅力尽显。通过将八段锦纳入体育课程,学校实际上在进行一种文化传承,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中华武术的内涵和精神。这是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一项文化的教育。通过八段锦的练习,学生可以学习到忍耐、坚持、平和等传统美德,这些都是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八段锦的练习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实践,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尊重,更能从中汲取精神滋养、信仰力量和历史智慧,从而在无形中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
综上说述,新时代背景下,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强体已经是最基本的教育目标,在今后的教育中更要注重“铸魂”。教师要在传承与创新中“催化”体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必将为学生们的成长之路铺设坚实的基石,助力他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扬帆远航,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赵晶,闫育东,高江航.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体育课 教学的本源回归、价值塑造与路径思考 [J]. 体育学刊,2021,28(5) :89-93.
[2]毛振明,丁天翠,温君慧. 论体育立德树人和体育课程思政的策略与方法:困境与原因 [J]. 体育学刊,2023,30(3) :1-8.
本文系2024 年教改项目课题“课堂思政融入高校教学改革的思路”(课题批准号:JY2024-0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