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谈话现状、问题与优化路径
魏晓旭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3
引言: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肩负着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职责。谈心谈话作为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方式,在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学生特点变化,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为深入了解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优化路径,本研究对高校学生进行调研,以期为辅导员更好地开展谈心谈话工作提供参考。
一、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谈话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谈心谈话是辅导员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掌握学生成长需求的重要窗口。调研显示,学生最希望辅导员关注的是思想状况( 81.22% )、身心健康( 79.31% )、学业发展( 72.68% )等,体现出学生对辅导员在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学业指导等方面的高度需求 [1]。通过谈心谈话,辅导员能及时发现学生成长中的困惑和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桥梁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数据显示 73.91% 的学生希望辅导员以朋友身份与其交流, 56.42% 的学生希望辅导员能够认真聆听自己的诉说,体现出学生对于平等、真诚的师生关系的向往。谈心谈话为构建良性师生关系提供了契机,辅导员通过平等交流、耐心倾听,给予学生情感支持和理解,增进彼此信任,拉近师生距离,营造温暖向上的成长环境。
二、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谈话的现状与问题
(⟶) 谈心谈话仍存在形式化倾向
调研学生对辅导员谈心谈话存在问题数据中, 22.79% 的学生认为谈话多是说教、讲大道理,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 19.68% 的学生觉得谈话方式死板、缺乏灵活性。谈话内容空洞、方法单一,难以吸引学生,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谈话流于表面。说明该部分受访者认为辅导员可能把谈心谈话当作例行公事,缺乏足够的准备、耐心和诚意,没有真正走进学生内心。
( 二) 谈心谈话技巧与方法不足
辅导员的谈话技巧和方法有待提高, 21.67% 的学生认为辅导员缺乏共情能力,不能有效理解学生的情感; 15.54% 的学生觉得辅导员抓不住问题的关键。该部分受访者认为辅导员倾听不够耐心,引导不够巧妙,难以准确把握学生实际需求。此外,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代际差异 (51.21%) 、观念差异 (54.54%) 也成为沟通的障碍,该部分受访者认为辅导员缺乏换位思考,对学生的想法缺乏理解和包容,不能有效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2]。
( 三) 信任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
学生对辅导员的信任度直接影响谈心谈话的成效,调研显示 32.25% 的学生认为与辅导员缺少信任是影响沟通的重要原因, 27.00% 的学生担心隐私泄露。该部分受访者对辅导员的不信任,可能源于对辅导员的不了解、对谈话效果怀疑等,如果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解决自身实际问题,则将加剧缺乏与辅导员交流的意愿和动力。
三、优化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的有效路径
(-) 优化谈话内容,提升针对性和实效性
辅导员要结合学生在思想、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设计谈话主题和内容。加强调研,准确把握学生的现实关切,使谈话“接地气”,回应学生内心的期待和诉求。要从被动的说教模式转变为主动、平等的交流模式,多倾听、多互动,增强谈话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把道理讲透、把思想讲通,切实发挥谈心谈话的思想教育作用[3]。
( 二) 创新谈话形式,拓宽沟通渠道
辅导员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灵活采取个别谈话、小组谈话、主题沙龙等多种形式,增强谈话的吸引力。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微信、QQ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沟通渠道,与学生零距离互动。选择学生喜欢的谈话地点,如休闲场所 (45.74%) 、户外广场 (28.30%) ,营造轻松愉悦的交流氛围。要尊重学生的时间安排,把握好谈话的时机和节奏,让谈心谈话贴近学生的生活节奏。此外可以利用重大节日、校园活动等契机,开展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谈话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感化学生。
( 三) 提升谈话技巧,增强辅导员专业能力
高校要加强对辅导员谈话技能的专题培训,提升倾听技巧、情绪疏导等专业能力。辅导员要主动学习心理学、沟通学等相关知识,不断优化谈话的方式方法。要站在学生立场换位思考,用心倾听、真诚回应,努力成为学生信赖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用对方法,增强谈心谈话的实际效果。在谈话过程中,辅导员要注重引导学生自我剖析、自我反思,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 四) 加强信任建设,夯实师生关系基础
辅导员要以真诚、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多关心、多交流,赢得学生的信任。严格保护学生隐私,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不给学生贴标签,不强加于人,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以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个人魅力感染学生,提升学生对辅导员的认可度。此外要主动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缩小代沟,找到共同语言,增进师生的理解与沟通。辅导员要尽心尽责履行职责,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维护学生合法权益,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辅导员的关心和帮助。日常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参与学生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结语: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谈话是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面对新时代学生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辅导员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优化谈话内容、创新谈话形式、提升谈话技巧、加强信任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增强谈心谈话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育高尚情操、塑造健全人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保驾护航。高校要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完善培训体系,搭建成长平台,为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谈心谈话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吴焱 . 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案例分析与干预启示——基于大学生常见学习困扰 [J]. 西部学刊 ,2024,(12):112-115.
[2] 王燕露 . 基于深度和目标的高职院校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谈话模式分类研究 [J].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18(02):67-72.
[3] 孙露 , 田佳丽 . 基于数据分析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效益评估与优化 [J]. 黑龙江科学 ,2024,15(23):129-131.
魏晓旭 男 山东省菏泽市 1984 年 12 月 汉族 本科 副教授 山东济南 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23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增强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谈话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23JDSZ3139),主持人:魏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