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改革下中西部美术教育紧贴核心价值观开展有效教学
刘林杰
芦山县初级中学
摘要:本文聚焦教材改革背景下中西部美术教育与核心价值观融合的有效教学。通过分析中西部美术教育现状,阐述核心价值观融入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创新及教学评价完善等方面提出有效教学策略,旨在提升中西部美术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材改革;中西部美术教育;核心价值观;有效教学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材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旨在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创造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美术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西部美术教育,不仅能丰富教学内涵,还能为当地学生提供更具价值导向的教育,助力其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年。同时,这也是响应国家教育政策,推动中西部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中西部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2.1 教育资源不均衡
中西部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教育投入相对不足。学校缺乏专业的美术教师,许多美术课程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这些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难以保证教学质量。此外,教学设施简陋,如缺少绘画工具、美术欣赏资料等,限制了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
2.2 对美术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在一些中西部地区,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学校、家长和学生普遍更注重语数外等所谓“主科”,认为美术教育是副科,对升学和未来发展作用不大。这种观念导致美术课程课时经常被占用,学生缺乏足够的时间接受系统的美术教育。
2.3 教学模式单一
部分中西部美术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多以简单的临摹和技能传授为主,缺乏对学生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很少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和学生生活实际,导致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不高,难以发挥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
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西部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3.1 丰富教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将其融入美术教育,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内涵。例如,在美术创作中引导学生以“爱国”为主题,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或家乡的发展变化,能使学生在提升美术技能的同时,深化对爱国主义的理解。
3.2 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
美术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通过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如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体现的友善、诚信等价值观,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3 传承与弘扬地方文化
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如剪纸、刺绣、皮影等。在美术教育中融入核心价值观,可以以这些地方文化为载体,引导学生挖掘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念,既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能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教材改革下中西部美术教育紧贴核心价值观开展有效教学的策略
4.1 优化教学目标设定
在教材改革背景下,教师应根据美术课程标准和核心价值观要求,重新审视教学目标。例如,在设计“色彩的运用”教学目标时,除了让学生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增加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价值目标。通过引导学生用明亮、欢快的色彩创作作品,传达乐观、友善的价值观。同时,教学目标要结合中西部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确保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落实。
4.2 整合教学内容
4.2.1 结合核心价值观选择素材
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与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同时广泛收集课外素材。例如,在进行“中国传统艺术”教学时,除了介绍教材中的经典作品,还可以引入中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形式,如陕西的秦兵马俑、青海的唐卡等。在讲解这些艺术作品时,不仅分析其艺术特点,还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勤劳、智慧等核心价值观元素,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4.2.2 开发地方特色课程
中西部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为美术教学提供了独特的素材。教师可以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开发校本课程。如在贵州苗族聚居地区,开发以苗族服饰、银饰为主题的美术课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苗族服饰图案背后的寓意,如蝴蝶纹象征着苗族的祖先崇拜,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和传承。通过这种方式,将核心价值观与地方文化紧密结合,既丰富教学内容,又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4.3 创新教学方法
4.3.1 情境教学法
创设与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例如,在进行“环境保护”主题的美术创作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环境污染的视频片段,展示美丽自然风光的图片,创设对比强烈的情境。让学生在感受到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后,以“守护家园”为主题进行创作,引导学生在作品中表达对绿色、和谐生活的追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3.2 小组合作学习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与核心价值观相关的美术项目。比如,在“友善”主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小组合作创作一幅体现友善场景的绘画作品。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分工,有的负责构思画面,有的负责绘制草图,有的负责色彩搭配。在合作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美术创作能力,还学会了相互沟通、协作,深刻体会到友善、互助的重要性。
4.3.3 实践活动教学法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核心价值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如绘制以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文化墙。学生在与社区居民交流、了解他们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后,进行创作。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还让学生将核心价值观传播到社区,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五、结论
教材改革为中西部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将核心价值观融入美术教学是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优化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教学评价等策略,能够使中西部美术教育紧贴核心价值观开展有效教学。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更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为中西部地区培养具有高度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同时,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改善中西部美术教育的现状,为美术教育与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融合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尹少淳. 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S].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3] 王大根. 美术教学论[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 余文森. 有效教学十讲[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