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工会在劳动关系矛盾调解中的作用机制优化
徐兰
新疆和静天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企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劳动关系问题。劳动关系矛盾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调解,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还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工会作为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等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在国企中,工会具有独特的组织优势和群众基础,能够及时了解职工的诉求和企业的发展需求,在劳动关系矛盾调解中具有天然的便利性。然而,当前部分国企工会在劳动关系矛盾调解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影响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研究国企工会在劳动关系矛盾调解中的作用机制优化,对于提升国企劳动关系治理水平、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企工会在劳动关系矛盾调解中的现状分析
(一)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国国企工会在劳动关系矛盾调解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许多国企工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劳动关系矛盾调解组织体系,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的调解人员,通过日常沟通、协商谈判、调解会议等方式,成功调解了大量的劳动关系矛盾,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例如,某大型国企工会设立了专门的调解委员会,定期组织职工代表与企业管理层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职工的诉求和企业的发展规划,对于职工提出的工资福利、劳动保护等方面的问题,能够及时与企业协商解决,有效预防和化解了劳动关系矛盾。
(二)存在的问题
1. 职能发挥不充分
部分国企工会在劳动关系矛盾调解中存在职能定位不清晰的问题,过于强调配合企业行政工作,而忽视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在调解劳动关系矛盾时,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往往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不能有效发挥其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核心作用。
2. 调解方式单一
目前,国企工会调解劳动关系矛盾的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于传统的面对面调解和会议调解等方式,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对于一些复杂的劳动关系矛盾,难以满足职工和企业的多样化需求,调解效率和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3. 队伍建设滞后
国企工会调解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部分调解人员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劳动关系管理知识和调解技巧,在调解过程中不能准确把握矛盾的焦点和实质,难以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此外,调解队伍的稳定性也较差,人员流动频繁,影响了调解工作的连续性和专业性。
4. 保障机制不完善
国企工会在劳动关系矛盾调解工作中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如经费保障、制度保障等。经费不足导致工会难以开展有效的培训、调研等工作;制度不完善使得调解工作缺乏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标准,影响了调解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三、国企工会劳动关系矛盾调解作用机制优化策略
(一)明确职能定位,强化工会的核心作用
1. 坚持维权与服务相结合
国企工会要明确自身在劳动关系矛盾调解中的职能定位,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维护职工权益的同时,也要积极为企业发展服务,协调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职工与企业的共赢。
2. 增强主动性和独立性
工会要主动介入劳动关系矛盾的预防和调解工作,建立健全劳动关系矛盾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劳动关系问题。在调解过程中,要保持独立性,不受企业行政干预,客观公正地处理劳动关系矛盾,维护职工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创新调解方式,提高调解效率和效果
1. 引入信息化技术
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建立线上调解平台,实现劳动关系矛盾的在线申请、在线调解、在线跟踪等功能。职工可以通过平台随时反映自己的诉求,工会调解人员可以及时进行处理,提高调解工作的效率和便捷性。
2. 建立多元化调解机制
整合工会、企业、劳动仲裁机构、法院等多方资源,建立多元化的劳动关系矛盾调解机制。对于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劳动关系矛盾,采取不同的调解方式,如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形成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的调解体系,提高矛盾解决的成功率。
3. 开展个性化调解服务
根据职工的不同需求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调解服务。例如,对于年轻职工,可以采用更加灵活、便捷的调解方式,如微信调解、视频调解等;对于涉及复杂法律问题的矛盾,可以邀请专业律师参与调解,提高调解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调解人员的专业素质
1. 完善选拔和培训机制
建立健全调解人员选拔机制,选拔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劳动关系管理经验和良好沟通能力的人员充实到调解队伍中。同时,加强对调解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开展法律知识、调解技巧、劳动关系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调解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2. 提高队伍的稳定性
建立健全调解人员激励机制,提高调解人员的待遇和地位,增强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加强对调解人员的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减少人员流动,保持调解队伍的稳定性。
(四)完善保障机制,为调解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建立健全劳动关系矛盾调解工作制度,制定规范的调解流程和标准,明确调解人员的职责和权利,确保调解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同时,加强对调解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调解工作考核机制,对调解工作成绩突出的人员和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
四、结论
国企工会在劳动关系矛盾调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作用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优化和完善。通过明确职能定位、创新调解方式、加强队伍建设、完善保障机制等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国企工会劳动关系矛盾调解的能力和水平,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国企的高质量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国企工会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持续探索和创新劳动关系矛盾调解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为实现职工与企业的共赢、维护社会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颖 . 工会参与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研究 [D]. 天津师范大学 ,2019.DOI:10.27363/d.cnki.gtsfu.2019.000024.
[2] 上海市总工会劳动关系工作部课题组 . 上海市园区工会协调劳动关系及矛盾预防化解机制研究 [J]. 工会理论研究 ( 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21,No.181(03):54-63.DOI:10.19434/j.cnki.ghllyj.2021.03.006.
[3] 李梦云 . 多元解纷机制下劳动争议调解员专业化之探讨 [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21,38(07):6-18.DOI:10.16471/j.cnki.11-2822/c.2021.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