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智能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

作者

杨行

231121199508221034

引言

道路桥梁作为连接区域交通的重要枢纽,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后续运行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随着工程规模和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传统的人工巡检和经验判断已难以满足现代施工的质量控制需求。施工过程中的多种参数如应力、变形、振动、温度等数据的实时获取与分析成为保障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关键。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大数据处理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监测与控制技术逐渐成为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热点。通过构建多维度、多参数的智能监测系统,实现施工过程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辅以智能控制策略,能够有效预防施工质量隐患,提升工程安全保障能力。本文围绕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智能监测与控制技术展开探讨,旨在为相关领域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一、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当前,国内外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仍主要依赖传统检测技术和人工巡查,这种传统方式存在较大局限性,难以满足现代复杂桥梁施工的高标准、高效率要求。首先,人工检测周期较长且效率低,现场人员难以实现对施工全过程的连续监测,导致隐患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增加了安全风险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其次,现有的数据采集手段较为单一,通常依赖于有限的物理测量仪器,如测力计、位移计等,难以全面反映施工现场环境的动态变化和结构复杂应力状态,缺乏对多维度信息的集成采集。再者,数据处理多依赖人工经验,缺少科学的分析模型和智能决策支持工具,难以实现对施工质量的精准评估和动态优化管理。此外,不同施工工序之间的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缺乏有效的实时信息共享和协同控制机制,导致质量管理呈现出碎片化、滞后化的特征,影响整体施工质量的稳定性。随着道路桥梁结构日益复杂、施工工艺多样化,传统质量控制方法的不足愈加凸显,迫切需要借助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实现施工质量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通过构建实时监测系统、智能分析平台和协同管理机制,可以大幅提升质量检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推动施工过程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有效保障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能,满足现代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标准要求。

二、智能监测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

智能监测系统是实现施工质量智能化管理的基础,主要由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与传输平台、数据处理分析模块和预警决策系统组成。传感器网络覆盖施工现场的关键部位,采用应变计、加速度计、位移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多类型传感器,实现对结构应力、变形、振动、环境温湿度等多维参数的实时监测。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传感器数据上传至云端数据库,保证信息传输的高效性和稳定性。数据处理模块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监测数据进行清洗、融合和挖掘,通过时序分析、模式识别和异常检测算法,及时发现潜在的质量风险。人工智能算法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实现施工状态的智能评估和隐患预测。此外,基于物联网的监测系统可实现设备远程管理和维护,提升系统的可用性和智能化水平。通过集成这些关键技术,构建功能完备的智能监测系统,为后续的智能控制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三、施工质量智能控制方法设计与实现

基于智能监测系统获取的实时数据,施工质量智能控制技术通过建立施工过程的数学模型和控制策略,实现对施工参数的动态调整和风险控制。首先,采用结构力学与施工工艺结合的建模方法,精准描述施工阶段各类荷载与结构响应之间的关系。其次,引入模型预测控制(MPC)、模糊控制和强化学习等先进控制算法,根据监测数据预测施工状态,制定优化控制方案。控制系统可以对混凝土浇筑速度、钢筋绑扎方式、施工机械振动频率等关键施工参数进行实时调节,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设计要求。同时,结合智能预警系统,在监测到潜在风险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并自动启动安全保护措施,减少人为干预的滞后性。智能控制系统还具备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能够根据施工环境变化不断优化控制策略,提高控制的精准性和稳定性。通过这种闭环控制,实现施工质量的动态管理和持续优化。

四、应用实例与效果分析

近年来,国内多个大型道路桥梁工程引入智能监测与控制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某跨江大桥施工项目中,布设了多种传感器对关键结构部位实施全方位监测,结合云计算平台进行数据实时分析和预警,成功避免了因施工荷载超限引发的结构变形风险。智能控制系统根据监测反馈自动调整施工机械参数,保证施工节奏和质量标准。项目施工周期缩短了 10% ,质量合格率提升了15% ,事故发生率大幅降低。通过大量工程案例的实践验证,智能监测与控制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施工管理效率和工程质量安全水平,为今后道路桥梁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技术基础。

五、结论

本文系统研究了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智能监测与控制技术,指出传统质量管理方式存在的不足,强调智能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构建基于传感器网络和大数据分析的智能监测系统,结合先进的智能控制算法,实现了施工质量的实时监测、预警和动态控制,有效提升了施工安全和质量水平。未来,随着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和自动控制技术的持续发展,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将趋于更加集成化、智能化和自主化,推动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管理向更高水平迈进。同时,结合数字孪生、5G 通信和云边协同计算等新兴技术,智能施工质量控制将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助力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迈向智能时代。研究应进一步聚焦系统稳定性、数据安全及多系统协同等问题,促进智能施工技术的全面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超 . 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技术的应用研究 [J]. 上海建材 ,2024,(06):105-108.

[2] 赵栋 . 桥梁施工中的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4,(34):165-167.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2434053.

[3] 丁红艳 .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的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突破与创新 [C]//《中国建筑金属结构》杂志社有限公司 .2024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智慧建筑与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一). 阜新世纪路桥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2024:104-105.DOI:10.26914/c.cnkihy.2024.036597.

[4] 戴 浩 渊 . 道 路 桥 梁 施 工 问 题 解 决 对 策 及 其 研 究 [J]. 江 苏 建材 ,2024,(05):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