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菜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控
杨国君
宾川县鸡足山镇综合行政执法队 云南宾川 671602
贡菜,又称苔干、响菜等,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口感脆嫩的蔬菜,深受消费者喜爱 [1]。近年来,随着贡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病虫害不仅会导致贡菜减产,还会降低其品质,甚至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2]。因此,准确识别贡菜病虫害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对于保障贡菜的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3]。本文通过总结贡菜常见病虫害的特征和发生规律,提出科学的防控方法,以期为贡菜种植者提供参考。
一、贡菜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控
(一)霜霉病
1. 识别方法 霜霉病是贡菜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背面出现白色霉层,正面出现淡黄色小斑点。随着病情发展,霉层逐渐变为灰白色,叶片变黄枯萎。该病害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下易发生,尤其在春季和秋季较为常见。
2. 防控措施
农业防治:选择抗病品种,合理轮作,避免连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降低病原菌基数。合理灌溉,避免田间积水,降低湿度。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施 72% 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或 69% 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每隔7-10 天喷一次,连续喷2-3 次。
(二)叶斑病
1. 识别方法 叶斑病主要危害贡菜的叶片,病斑初期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叶片枯黄脱落。该病害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易发生,尤其在夏季较为常见。
2. 防控措施
农业防治: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摘除病叶,减少病原菌传播。 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施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每隔7-10 天喷一次,连续喷2-3 次。
(三)根腐病
1. 识别方法 根腐病主要危害贡菜的根部,发病初期根部出现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导致根部腐烂。地上部分叶片变黄枯萎,植株生长缓慢甚至死亡。该病害在土壤湿度大、排水不良的环境下易发生。
2. 防控措施
农业防治: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避免低洼积水。合理轮作,避免连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强土壤肥力。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灌根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每隔7-10 天灌一次,连续灌2-3 次。
二、贡菜主要虫害识别与防控
(一)蚜虫
1. 识别方法 蚜虫是贡菜常见的害虫之一,主要危害嫩叶和嫩茎。蚜虫体型小,呈绿色或黄色,常聚集在叶片背面和嫩茎上吸食汁液。受害叶片变黄卷曲,生长受阻。蚜虫繁殖速度快,尤其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下易发生。
2. 防控措施
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蚜虫的栖息场所。合理灌溉,保持田间湿度,降低蚜虫的生存环境。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施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或 50% 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 倍液,每隔7-10 天喷一次,连续喷2-3 次。
(二)菜青虫
1. 识别方法 菜青虫主要危害贡菜的叶片,幼虫呈绿色,身体有明显的纵纹。幼虫啃食叶片,形成不规则的缺刻,严重时叶片被吃光。菜青虫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易发生,尤其在春季和秋季较为常见。
2. 防控措施
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田间残株败叶,减少菜青虫的越冬场所。合理轮作,避免连作。释放天敌昆虫,如赤眼蜂,控制菜青虫的数量。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施 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000 倍液或 2.5% 溴氰菊酯乳油2000 倍液,每隔7-10 天喷一次,连续喷2-3 次。
(三)小菜蛾
1. 识别方法 小菜蛾主要危害贡菜的叶片,幼虫呈淡绿色,身体细长。幼虫啃食叶片,形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叶片被吃光。小菜蛾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易发生,尤其在春季和秋季较为常见。
2. 防控措施
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田间残株败叶,减少小菜蛾的越冬场所。合理轮作,避免连作。使用防虫网,防止成虫进入田间产卵。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施 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000 倍液或 2.5% 溴氰菊酯乳油2000 倍液,每隔7-10 天喷一次,连续喷2-3 次。
三、综合防控策略
(一)农业防治
选择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进行轮作,如豆科、禾本科等作物,避免贡菜连作。轮作不仅可以减少病虫害的积累,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为贡菜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采用太阳能消毒,即在夏季高温季节,将土壤深翻后覆盖透明塑料薄膜,利用太阳能提高土壤温度,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害虫。
使用化学消毒剂,如棉隆等,但要注意使用后需进行充分的通风和淋水,以降低土壤中的残留。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如堆肥、厩肥等,不仅能为贡菜提供丰富的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水和保肥能力。同时,合理搭配化肥,如氮、磷、钾肥,根据贡菜的生长需求进行施肥,可提高植株的抗病虫能力。
(二)物理防治
选择合适的防虫网规格,一般孔径为 20-30 目,可有效阻止菜青虫、小菜蛾等害虫进入田间。在覆盖防虫网时,要确保四周密封,避免害虫从缝隙中进入。许多害虫具有趋黄性,如蚜虫、白粉虱等。利用这一特性,可在田间设置黄板进行诱杀。黄板可购买现成的,也可自制。将黄板悬挂于田间,高度与贡菜植株相近,每亩设置 30-40 块,定期更换或清洗黄板,以保持其诱虫效果。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可在田间设置杀虫灯进行诱杀。杀虫灯对多种害虫都有较好的诱杀效果,如菜蛾、夜蛾等。一般每 20-30 亩设置一盏杀虫灯,可有效降低田间害虫的数量。
(三)生物防治
释放天敌昆虫是控制害虫数量的有效方法。例如,释放赤眼蜂可有效控制菜青虫、小菜蛾等害虫的数量;释放瓢虫可防治蚜虫等刺吸式害虫。在释放天敌昆虫时,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数量,确保天敌昆虫能够在田间有效发挥作用。使用生物农药不仅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还能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例如,苏云金杆菌对菜青虫、小菜蛾等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阿维菌素对蚜虫、螨类等害虫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在使用生物农药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使用时间和剂量,以提高防治效果。
(四)化学防治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是化学防治的关键。在使用农药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要注意不同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容易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因此,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应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种农药,而应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例如,可交替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和有机磷类农药,以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四、结束语
贡菜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病虫害的防控对于保障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通过准确识别病虫害的种类和特征,结合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等多种防控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4]。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病虫害发生规律,制定科学的防控方案,实现贡菜的稳产高产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防控措施,是确保贡菜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郑全利 , 罗军成 , 习新兰 , 崔儒贤 . 贡菜主要病虫害及防控 [J]. 云南农业 ,2025,39(3):58-60.
[2] 夏正清 , 何永梅 , 王迪轩 , 傅泰林 , 曹立芳 , 余庆 , 蔡龙 . 益阳市有机青花菜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 [J]. 长江蔬菜 ,2024,2(21):58-60.
[3] 黄玲芝 , 罗怀海 , 杨淞杰 , 封传红 , 尹勇 . 青花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J].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4,4(4):29-30.
[4] 陈侃 , 毛雷 . 宾川县贡菜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控 [J]. 云南农业科技 ,2023,2(5):45-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