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
张瑶佳
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实验学校 132000
引言: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越发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重要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知识。明确其活动形式,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成长具有关键作用。
1. 语文与生活结合类活动
1.1 校园生活体验活动
校园是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校园生活体验活动能很好地将语文学习与之融合。例如,组织校园故事分享会,让同学们讲述自己在校园里发生的有趣、感人或有意义的事情。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是语文写作素材的积累。还可以开展校园环境描写活动,同学们分组对校园的各个角落,如操场、花园、教室等进行细致观察,然后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学习运用各种描写手法,如方位顺序、景物描写的词汇等。
1.2 家庭生活实践活动
家庭生活实践活动为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比如家庭小剧场活动,家庭成员可以一起根据语文课本中的故事或者经典童话故事进行表演。孩子们在改编剧本时,需要深入理解故事的情节、人物的性格等语文要素,在表演过程中又能锻炼语言的表达和情感的传达。家庭美食制作也是很好的活动形式,孩子们可以为自己制作的美食写食谱或者美食介绍,详细描述食材、制作步骤等,这其中涉及到顺序描写、用词的准确性等语文知识。还有家庭书信交流活动,鼓励孩子给家人写信,表达自己的想法、感激或者提出建议,写信的过程能让孩子学会书信的格式、礼貌用语,同时也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使语文学习扎根于家庭生活的沃土。
1.3 社会生活观察活动
社会生活观察活动能拓宽小学生的语文视野。例如带学生去菜市场观察,他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听到不同的讨价还价的声音。回到学校后,他们可以写关于菜市场的见闻,描述不同人物的外貌、语言和神态,这是很好的人物描写练习。再如组织学生观察街头的广告招牌,分析哪些招牌的文字简洁明了、富有创意,哪些存在错别字或者语法错误。这有助于培养他们对文字规范性的认识。
2. 语文与学科融合类活动
2.1 语数跨学科探究活动
语数跨学科探究活动能够让学生发现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例如在学习数学中的统计图表时,可以结合语文的调查数据进行展示。学生首先要通过语文的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如关于同学们的阅读喜好、日常零花钱的花费情况等。然后运用数学知识将这些数据制作成柱状图、饼状图等统计图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用准确的语文语言来解释图表的内容,包括标题的拟定、坐标轴的含义、数据的分析等。又比如在学习数学的几何图形时,可以让学生用语文的描述性语言来介绍几何图形的特点,像三角形像一座小山,有三条边和三个角,这种跨学科的活动既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语文的表达能力。
2.2 语美艺术创作活动
语美艺术创作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审美。在诗歌配画活动中,学生先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或者现代诗,然后根据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进行绘画创作。这要求他们深入理解诗歌的文字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意象等语文元素,再用画笔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画面。而在制作手抄报时,学生要综合运用语文的排版知识,如标题的字体设计、正文的分段布局,以及美术的色彩搭配、插画绘制等技能。还有课本剧的道具制作环节,学生要根据对课本剧内容的理解,设计并制作道具,这需要用语文的想象力来构思,同时利用美术的手工制作能力来实现,这样的活动让语文与美术相互交融,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2.3 语科科学考察活动
语科科学考察活动为学生打开了探索自然科学与语文的新窗口。当学生进行植物观察的科学考察时,他们要用语文的观察日记形式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植物的外观特征、颜色变化、生长环境等方面的详细描述。在描述过程中,他们会用到很多语文的描写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记录更加生动有趣。在参观科技馆的活动中,学生需要撰写参观报告,这就要求他们准确地介绍科技馆中的展品、科学原理等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学习运用科学术语,并且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叙述,这既是对科学知识的总结,也是语文写作能力的锻炼。同时,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用语文的实验步骤记录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并且在实验结束后用文字总结实验结果和自己的收获。
3. 语文与文化关联类活动
3.1 传统文化传承活动
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开展古诗词朗诵比赛,学生们通过反复朗诵经典古诗词,感受古人的语言韵律之美。在朗诵过程中,他们会学习古诗词的平仄、押韵等知识,并且深入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还可以组织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像春节写春联、端午包粽子时讲述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写春联时,学生要了解春联的对仗、字数要求等语文知识,同时传承春节的文化内涵。而在讲述端午节习俗时,要运用生动的语文故事、传说等形式,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此外,传统手工艺如剪纸、刺绣等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用语文来记录手工艺的制作过程、文化意义等,使传统文化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3.2 地域文化调研活动
地域文化调研活动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特色。以家乡的古建筑调研为例,学生们要深入到家乡的古老街区,观察古建筑的建筑风格、结构特点等。然后用语文的调查报告形式进行呈现,在报告中描述古建筑的外观,如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等特色,还要讲述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传说等,这不仅考验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家乡地域文化的热爱。家乡的方言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开展方言调查活动,收集方言词汇、俗语,并且探究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用语文的比较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最后通过作文或者演讲的形式分享自己的调研成果,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家乡独特的地域文化。
3.3 世界文化交流活动
世界文化交流活动能拓宽小学生的国际视野。比如组织国际文化节活动,每个班级代表一个国家,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学习该国的语言、文化等,用语文的介绍文案、宣传海报等形式展示该国的风土人情、文化特色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准确地运用语文知识来表达不同文化的差异与魅力。在写信过程中,学生要介绍自己的国家、文化、生活等内容,同时了解笔友国家的情况,这需要良好的语文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观看国际电影或者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后进行讨论分享也是一种世界文化交流活动,学生要用语文的分析能力来阐述自己对作品中文化元素的理解,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多元文化理解能力。
结束语: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多样且各具特色。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与学生特点,灵活运用这些活动形式。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语文教学的有力支撑,助力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 韩英 .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融合 [J]. 阅读 ,2025,(39):75.
[2] 顾青青.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个案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2022.
[3] 蔡燕贞 .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策略 [J]. 智力 ,2020,(05):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