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保险政府补贴的现实需求与实现路径
张泽恩
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
作者简介:张泽恩(1999--),男,畲族,单位: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法律(非法学)。
【摘 要】网络安全作为国家综合安全的关键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网络安全保险作为一种风险转移机制,在缓解网络风险、增强网络韧性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网络安全保险的有效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干预。文章分析了国内外网络安全保险的研究与实践,指出我国网络安全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需求分散、风险集中、技术进步对保险的挑战等。为应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建立“风险纵向分散系统”,通过补贴、再保险、专项基金池、税收优惠等手段有效应对当前网络安全保险市场的不足。
【关键词】网络安全保险;政府补贴;巨灾风险;
一、政府补贴网络安全保险的必要性
我国目前的网络安全保险体系缺乏多层次的风险分担机制。一旦网络安全事件超出保险覆盖范围,企业需自行承担超额损失。网络安全事件的影响范围广泛且具高度可扩展性,造成的损失往往不可预测,尤其是大规模软件漏洞或数据泄露事件,其影响可能波及全球。由此,政府补贴网络安全保险至关重要,能够有效缓解风险集中带来的压力。我国网络安全保险市场面临需求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保险销售、核保、理赔等环节,需求与供给的不匹配使得市场发展缓慢。企业对网络安全的认知不足以及网络安全保险价格过高,导致投保率偏低。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其在面对网络安全风险时承受更高的成本,但对其需求却没有足够的政策支持。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网络攻击的效率与规模,导致网络安全风险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预测。随着AI的辅助,攻击者可以更容易地找到系统漏洞,而防御方则面临技术更新的挑战,这加剧了保险市场的困难。政府应加强对保险业的支持,提升其应对技术进步带来的新风险的能力。网络安全事件可能迅速发展成巨灾,其跨区域、跨行业的级联效应对社会和经济构成严重威胁。对于涉及关键基础设施的企业,网络安全事件不仅影响企业自身,还可能危及国家安全。政府应当发挥作用,通过财政援助、补贴等措施来分散网络安全保险的风险,确保发生大规模网络安全事件时能够快速恢复并降低损失。
二、网络安全保险政府补贴的正当性
(一)市场失灵特征
由于网络安全保险具有高损失、难预测等特点,市场难以自主有效运作。保险公司面临高风险,保险费过高或者无法为所有类型的企业提供保险,导致保险市场存在严重失灵。政府需要介入,通过补贴、政策引导等方式,帮助市场弥补这些缺口,确保保险体系能够正常运作。
(二)网络安全保险具备公共物品属性
网络安全保险既具有私人物品的特性,又具备一定的公共物品属性。网络安全事件不仅对个体企业构成威胁,也影响到社会整体的安全水平。因此,政府在网络安全保险中应承担一定的角色,通过适度干预保障市场的健康运行,避免企业因财务压力过大而退出市场。
(三)政府补贴增进社会福利
网络安全保险能够降低网络事件的发生频率和损失程度,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的生产效率,间接增进社会福利。政府的财政补贴不仅可以增加保险市场的投保率,改善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还能推动社会整体的数字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双重效益。
三、政府补贴网络安全保险的实现路径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保费补贴来降低企业的投保成本,鼓励企业购买网络安全保险。尤其是中小企业在面对数据泄露等风险时,政府可以提供更高的补贴比例,从而增强其投保的意愿。此外,政府还可以为非营利组织、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等高风险行业提供额外的补贴支持。
网络安全再保险为保险公司提供了重要的风险分担手段。在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滞后的情况下,政府可通过补贴网络安全再保险,降低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压力,并扩大承保范围。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充当“最后保险人”的角色,能够有效支撑保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专项基金池可以作为网络安全保险的应急保障机制。类似美国的“恐怖主义风险保险法案”,中国也可以通过建立专项基金池来应对超出保险公司赔付能力的巨大风险。基金池的资金可以通过保险行业或互联网相关产业的税收来积累,为应对网络安全巨灾提供财务支持。
政府可以对网络安全保险公司提供税收减免政策,降低其运营成本。同时,对于购买网络安全保险的企业,也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政策给予激励,降低企业的负担,鼓励更多企业投保网络安全保险。特别是在研发、技术培训等领域,政府的税收优惠可以帮助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在网络安全巨灾事件发生后,政府需要提供财政援助来帮助企业应对灾后恢复。通过政府的介入,能够有效防止灾难性损失的蔓延,并为保险公司和企业提供经济支持。在国际上类似的机制,如美国的“恐怖主义风险保险法案”,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制度建设提供了借鉴。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与社会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网络安全保险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政府补贴措施,以应对市场失灵、风险集中等挑战。政府的支持和干预不仅能推动网络安全保险市场的发展,还能增强社会整体的安全防护能力,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科技处课题组&王铮.(2022).网络安全保险发展的实践与建议.金融纵横(05),72-81.
[2]蒋艳&陈羽凡.(2022).从全球发展历程看我国网络安全保险发展机遇.工业信息安全(03),6-12.
[3]郭丽楠,袁庆禄&胡军.(2022).我国政策性地震保险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研究.上海保险(06),61-64.
[4]郭振华.行为保险学系列 :保险市场失灵的解决办法[J].上海保险,2018,No.392(06):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