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王静丽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750001 14020219840915156X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需求日益增加。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确保道路工程整体功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本文将针对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展开深入分析,旨在为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参考。
一、施工阶段常见质量问题分析
1 材料质量问题
劣质材料的使用是施工阶段最常见且严重的质量问题之一。一些施工单位为降低成本,往往选择价格低廉但质量差的材料,导致整个工程的结构强度和使用性能无法达标。这类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开裂、变形等现象,严重影响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此外,劣质材料的长时间使用,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工程损坏,增加后期维护和修复的费用。
材料检验是确保施工材料质量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施工中,部分施工单位在材料入场时未能严格执行检验程序,或检验的标准不够严谨,导致不合格材料混入施工现场。一方面,缺乏有效的检验措施使得劣质材料得以流通;另一方面,部分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对材料的质量标准认知不足,也降低了材料检验的有效性。
2 施工工艺问题
工艺操作不规范是许多市政道路工程中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由于施工过程涉及多种工序和技术要求,如果未严格遵循规范,容易导致混凝土配比不当、铺设厚度不均等问题。这种情况下,可能导致道路表面出现开裂、沉降或其他结构性损伤,严重影响道路的耐用性和使用效果。此外,工艺操作的不规范也会增加施工的返工几率,从而延误工期并增加工程成本。因此,强化施工团队的标准化操作意识,严格执行相关施工规范,是提升工程质量的关键。
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施工工艺的实施质量。在实践中,许多现场工人缺乏专业的培训与技能,不熟悉操作流程和新技术的应用,这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错误操作和技术缺陷。例如,在铺设沥青时,由于施工人员未能掌握正确的温度和压实度参数,可能导致铺设层的质量不达标,进而影响道路的整体性能。因此,针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系统的培训和考核,提升其专业素养与操作技能,能有效降低施工工艺问题,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3 监理与管理问题
监理在市政道路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在某些项目中,监理工作可能出现缺失或不严格的情况。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导致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无视相关规范,盲目追求进度而忽视质量。例如,未进行全面的现场检查和材料验收,可能使劣质材料和不规范的施工工艺流入施工环节,从而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此外,监理人员的失职和不作为也可能导致施工人员缺乏对工艺标准的遵循,最终导致项目质量问题。
项目管理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当前许多市政道路工程在管理体系上存在不完善的情况,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信息交流不足以及效率低下。例如,项目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与沟通,造成信息滞后,影响工程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此外,不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还可能使得风险预测与控制措施不足,增加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二、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措施
1 材料控制措施
1.1 材料采购与检验
材料的采购是确保施工使用材料质量的第一步。首先,施工单位应与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确保所采购的材料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在采购过程中,应对每种材料进行详细的质量审核,包括材料的规格、性能及生产厂家资质等。同时,施工单位必须对到场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必要时应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测,以确认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1.2 材料使用记录与追溯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材料的管理,施工单位应该建立详细的材料使用记录与追溯系统。每一种材料的使用情况、来源、检验结果和进场日期等信息都应进行系统记录。这不仅使得材料的流向一目了然,便于日常管理和监督,也在发现问题时能够迅速追溯至具体材料。同时,建立有效的追溯机制,可以在发生质量问题时及时找到责任单位和材料供应商,减少工程损失并避免相同问题的再次发生。
2 施工工艺控制措施
2.1 标准化施工流程
标准化施工流程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通过制定详尽的施工方案和标准作业流程,可以确保各项工序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在这方面,首先要明确每个施工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确保施工人员在操作时有章可循。例如,施工前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确认施工顺序、材料使用和设备调配,避免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质量问题。此外,定期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和评估,有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确保工程按标准进行,提升整体施工质量。
2.2 岗位培训与技能提升
岗位培训与技能提升是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的关键措施。针对不同的施工工序,应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确保施工人员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通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增强施工人员对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的理解与执行力。另外,鼓励施工人员参加技术交流和技能竞赛,有助于他们学习行业内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从而进一步提升个人的职业技能。在技能提升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施工工艺的水平,还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提升整体施工效率和质量。
3 监理与管理控制措施
3.1 加强现场监理
现场监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监理单位应增强现场监理工作的力度,确保所有施工活动都在监管之下。首先,监理人员应定期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检查,对材料的到场、施工方法和工艺进行实时监督。此外,建立监理日志制度,详细记录每一天的施工情况、质量检查结果以及发现的问题,以便于后续评估与改进。通过加强现场监理,不仅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也有助于提高施工团队的质量意识,促进整体工程的高质量实施。
3.2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TQM)是一种管理理念,强调在公司的各个层面通过系统的方法持续改进质量。在施工阶段,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可以通过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计划来实现。该计划应包括质量目标、执行标准、责任分配、检查方法以及反馈机制。同时,要鼓励整个团队参与质量管理,从项目经理到普通工人,都应了解自己的角色及对工程质量的贡献。通过定期的质量评审和持续性改进,能够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提高整体施工效率,减少质量缺陷。
三、总结
本研究针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探讨材料质量、施工工艺及监理管理等方面的常见问题,提出了系统的控制措施,如标准化操作、材料检验和现场监理等。研究显示,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不仅能提高施工质量,更能保障市政道路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为未来的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梁慧 .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的措施研究 [J]. 建材发展导向 ,2024,22(23):17-19.
[2] 卓 江 波 . 市 政 道 路 桥 梁 工 程 施 工 及 质 量 控 制 措 施 [J]. 居舍 ,2021,(27):135-136.
[3] 王东 .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19,(0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