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跨学科整合的实践

作者

郭敬忠

莘县特殊教育学校 252400

摘要:本文探讨了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跨学科整合的实践,阐述了其重要意义、整合模式和实施策略,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了实践成果,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跨学科整合

一、引言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明确的目标。它着重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传授,而是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跨学科整合对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方法和思维方式引入语文学习中,能够极大地丰富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不再仅仅依赖于语文教材中的有限内容。这种整合还能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其不再局限于单一学科的狭隘视角,从而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此外,跨学科整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它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带来了新颖、多元的学习体验,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跨学科整合的模式

(一)语文与历史学科的整合

语文与历史学科的整合能够为语文学习增添丰富的内涵。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是历史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将其引入语文学习,可以极大地丰富学习素材。例如,在学习古代诗歌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创作缘由和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以李白的《清平调·其一》为例,若学生了解到当时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以及唐朝的盛世景象,就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李白诗歌中对杨贵妃美貌的赞美以及对盛唐气象的烘托,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内涵。

(二)语文与地理学科的整合

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对文学作品的影响深远,借助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地域特色和自然景观描写。比如,在阅读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篇散文时,对照济南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地理知识,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理解作者笔下如诗如画的美景,体会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

(三)语文与艺术学科的整合

语文与艺术学科的整合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表达渠道,让他们能够更充分地展现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在学习诗歌时,鼓励学生为诗歌配乐朗诵,可以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感染力。例如,在诵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配上轻柔舒缓的音乐,能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诗人那种依依惜别的深情。或者让学生将诗歌中的场景用绘画表现出来,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学生通过画笔描绘出明月、清泉、青松等景象,能够更直观地感受诗歌中的意境之美。

三、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跨学科整合的实施策略

(一)确定整合主题

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进行跨学科整合时,首先要精心确定整合主题。选择具有跨学科特点的主题至关重要,这样的主题能够自然地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避免生硬拼凑。同时,主题还应具备激发学生兴趣的特质,例如“传统文化之旅”这一主题,涵盖了语文中的诗词、文章,历史中的传统习俗演变,地理中的文化发源地等多学科内容,能够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自然与文学”主题则可以将语文中的自然题材作品与地理中的自然环境知识、生物学科中的生态系统等相结合,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自然与文学的紧密联系。

(二)设计整合方案

明确各学科在整合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成功实施跨学科整合的关键。在设计整合方案时,要清晰界定每个学科所承担的任务和贡献。比如,在“传统文化之旅”主题中,语文学科负责解读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经典作品,历史学科揭示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地理学科分析传统文化的地域分布特点。同时,要详细规划教学活动的流程和方法,包括教学的先后顺序、使用的教学手段以及所需的教学资源等。例如,在“自然与文学”主题中,可以先通过语文课堂引导学生阅读描写自然的文学作品,然后在地理课上学习相关自然景观的形成原理,最后通过生物课了解自然生态系统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三)组织教学活动

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采用小组合作、项目式学习等创新方式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探究和学习。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共同解决问题。例如,在“传统文化之旅”的项目中,擅长历史的学生负责梳理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语文好的学生负责分析相关的文学作品,地理强的学生研究文化的地域差异,大家相互协作,完成综合性的学习任务。项目式学习则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一个具体项目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比如,在“自然与文学”的项目中,学生可以分组完成“创作一篇融合自然知识与文学表达的散文”的任务,在实践中提升跨学科能力。

(四)评价与反馈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于跨学科学习至关重要。要综合考查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情感态度发展。知识掌握方面,不仅考查语文、历史、地理等各学科的具体知识点,还要考查学生对跨学科知识融合的理解。能力提升方面,评估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情感态度发展方面,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合作精神等。例如,在“传统文化之旅”的学习评价中,除了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记忆,还要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能够创造性地展示传统文化,以及是否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更深厚的兴趣和尊重。

四、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及改进措施与建议

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跨学科整合的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一方面,教师的跨学科素养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对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教学方法了解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合效果。另一方面,学科之间的融合难度较大,各学科有其独特的教学体系和要求,整合过程中容易出现内容衔接不畅、重点不突出等问题。此外,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不足,缺乏跨学科的教材、教具和网络资源,限制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与建议。首先,要加强教师培训,通过开展跨学科培训和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其次,优化整合方案,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精心设计整合内容和教学环节,确保内容衔接顺畅、重点突出。最后,开发教学资源,组织教师团队共同开发跨学科教材、课件和网络课程,以丰富教学资源,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支持。

五、结论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跨学科整合的实践是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虽然在实践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但通过不断探索和改进,跨学科整合将为初中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黄海彬.初中语文教学跨学科学习的“四大整合”——以统编教材七下《活板》为例[J].中学语文,2024,(20):16-18.

[2]杨亚莉.跨学科视域下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J].家长,2023,(36):97-99.

[3]朱宇君.新课标导向下初中语文跨学科学习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