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径

作者

高莉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管理模式面临深刻变革,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支柱,其思想政治工作也需与时俱进。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化环境下呈现出传播渠道多元化、受众需求个性化、信息交互即时化等新特征。当前形势对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须探索符合数字时代特征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1 数字化时代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务与价值目标

1.1 服务中心工作,强化政治引领

思想政治工作在数字化时代中承担着服务企业中心工作、确保政治方向正确的重要职责。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能。强化政治引领,可以有效保证企业在改革发展中的政治方向不偏离、核心目标不动摇。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务在于把党的方针政策与企业战略目标相结合,使政治理念贯穿于生产经营、组织管理和战略部署的全过程,确保国企始终沿着高质量发展的正确方向前行。

1.2 构建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价值体系

统一的思想和稳固的价值体系是保障国企组织稳定与高效运转的根基。数字化时代信息传播迅速、价值观多元化加剧,国企思想政治工作需更加注重价值引领的作用。构建共同的理想信念体系,有助于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强有力的精神凝聚力量。塑造具有组织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价值观体系,可以引导员工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思想共识,为企业发展营造稳定的人文环境和组织氛围。

1.3 营造风清气正的数字治理环境

良好的治理环境是推动国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思想政治工作应注重构建风清气正、规范有序的数字治理生态。在数字化背景下,企业内部的信息流转更为高效,但也更容易带来思想意识波动、价值认知冲突等问题。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基础和纪律要求,可以在企业内部营造守规矩、讲担当、促廉洁的治理氛围,使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始终保持政治清明、组织稳定和文化纯正的状态。

2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径

2.1 打造思想引领的智能传播矩阵

思想引领在数字化背景下应当充分借助智能化技术手段进行优化与强化。国有企业需要构建覆盖广泛、反应迅速、内容权威的智能传播矩阵,整合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企业内网、移动端应用等多元数字平台,形成联动互通的宣传体系。在传播内容方面,应当突出政治性、时代性与贴近性的统一,注重把党的声音、国家政策与企业发展目标以更生动、更接地气的方式传递给广大职工。在技术支撑方面,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工具,对不同群体的受众特征进行精准画像,从而实现内容投放的个性化、差异化。建设智能传播矩阵,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力、引导力和感召力,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的实效性。

2.2 构建数字赋能的党务协同体系

党务管理在国有企业运行体系中处于关键位置,应当以数字化手段提升其协同效率和治理能力。在传统党务工作模式基础上,需要借助信息系统打通组织架构、工作流程、数据资源之间的壁垒,构建集党组织管理、党员教育、组织生活、会议纪要、活动跟踪等功能于一体的党务数字平台。构建统一的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党务工作在线审批、信息实时更新、动态监督等功能,提升管理效能,减少人工操作的误差与漏洞。应当注重数据安全与权限管理,保障党务信息的保密性与合规性。通过数字赋能,不仅能够实现党务工作的高效协同,还能为企业党建质量的提升提供坚实支撑。

2.3 推进“云端思政”教育内容升级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代化转型是增强职工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的重要路径。在数字技术高度融合的背景下,应当推动“云端思政”教育内容的系统升级。内容设置方面,需要从传统理论宣讲模式向场景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转变,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技术手段方面,可以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可视化交互等新技术,打造沉浸式学习环境,提高学习体验。平台建设方面,应当依托企业已有的线上学习系统或行业平台,构建覆盖全员、分层分类的课程资源库,实现教育资源的动态更新和智能推荐。同时,应当建立科学的学习评价机制,对学习成果进行有效反馈和持续跟踪,确保教育成效可量化、可持续。不断优化“云端思政”内容,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生命力。

2.4 开发员工思想画像分析工具

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准化和个性化依赖于对职工思想状况的深入了解。在数字化环境下,应当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开发员工思想画像分析工具,对职工的思想动态、行为偏好、情绪倾向等进行综合分析与动态研判。企业可以通过整合员工在企业内网、学习平台、交流社区、舆情反馈等渠道的行为数据,构建以关键词提取、情感识别、行为模型为基础的思想画像体系。分析工具应当具备数据自动抓取、智能建模和可视化呈现等功能,帮助管理层及时掌握职工思想脉搏、识别潜在问题、发现群体性心理特征,从而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置干预和精准引导。同时,需要高度重视数据隐私保护与信息合规性,确保画像分析既服务管理目标,又不侵犯员工合法权益。

2.5 构筑多层次网络舆情监测屏障

网络空间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构建健全的舆情监测机制对于维护企业意识形态安全具有关键意义。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多层次、全天候、系统化的舆情监测体系,引入智能爬虫、情感识别、舆情预警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内部员工社区、外部社交平台、新闻媒体、短视频平台等多个信息源的动态监控。舆情监测系统应当具备实时跟踪、风险识别、趋势预测和分级响应能力,及时捕捉可能影响组织形象、员工情绪和政治稳定的敏感信息。对于重大舆情事件,需要制定预警响应机制,明确各级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信息应对快速、处置得当。同时,可以结合人工研判与技术识别的方式,提升舆情识别的准确度和分析的深度。构建舆情防控屏障,可以有效保障数字化背景下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安全边界和话语主动权。

3 结语

数字化转型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撑和发展契机,也对工作方式、组织结构与价值引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主动适应技术变革趋势,持续推动理念创新、路径创新与机制创新。只有不断强化政治引领、凝聚思想共识、优化数字治理,才能确保企业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保持政治方向正确、组织文化稳健、职工队伍稳定。未来,应当在实践中深化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构建具有数字化特征和时代精神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为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和价值支撑。

参考文献:

[1] 宋华. 遵循原则 创新路径 扎实做好国企思想政治工作 [J].企业文明 , 2024, (12): 76-77.

[2] 赵盼 . 国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 [J]. 现代企业文化 , 2024, (33): 82-84.

[3] 马辉. 新时期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 [J]. 山东国资,2023, (08): 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