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初中物理课堂的育人价值探讨
林丽金
福州民族中学 福建福州 350600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课程思政”理念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得以广泛推广,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有意识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不仅可以丰富物理课堂教学内容,增强物理教学实效,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有效培养其科学精神。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以物理教材为载体,开发课程思政元素,并结合物理教情和学情,合理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有效提升物理课堂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巧妙融入科学家故事,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初中物理知识的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物理学家长期钻研的心血,是他们探索未知、反复验证后总结的智慧结晶[1]。初中物理教材中提及的诸多物理学家,在物理学史上留下了推动学科发展的卓越贡献。物理学家的伟大精神品质是当代初中生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融入物理学家的探索故事,不仅可以让思政教育自然融入课堂,而且能引导学生在了解知识由来的同时,深刻感悟科学精神,有效提升物理课程思政教育实效[1]。
以 “浮力” 章节中 “阿基米德原理” 这一知识点教学为例,为帮助学生理解原理内涵并渗透思政教育,教师可以从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探索故事入手。相传阿基米德在解决 “王冠是否掺假” 的难题时,从洗澡时水的溢出中获得灵感,进而提出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但事实上,这一原理的得出并非偶然 —— 阿基米德为验证猜想,曾反复进行实验:他用不同材质的物体浸入水中,测量排开水的体积与物体所受浮力的关系,即使多次实验数据出现偏差,也始终坚持严谨分析,最终总结出普遍规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动画视频,还原阿基米德的探究过程,让学生直观了解阿基米德的“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通过实验验证猜想” 的科学思维,感受其科学探索精神,有效激发学生物理学习与探索的兴趣。在故事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实验步骤,亲手进行 “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关系” 的实验探究,自主推导阿基米德原理。在实验探究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 “阿基米德的坚持对我们学习物理有什么启发”,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科学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二、创新实验教学,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不仅是初中物理教学体系的重点,更是学生分析物理现象、总结规律的重要途径。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融入“课程思政”理念,不仅可以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有效发展其科学探究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合理组织实验教学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2]。
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内容教学为例,教师通常会以实验探究为核心,引导学生逐步分析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与滑动摩擦力之间的定量或定性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对滑动摩擦力的系统认知。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呈现生活中与滑动摩擦力相关的场景视频,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初步思考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激发探究兴趣的同时,建立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实验探究环节,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基于前期的生活观察提出假设(如 “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实验材料,自主组装实验装置。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规范操作流程,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及时、准确地记录每一组实验数据,避免因操作不当或记录失误影响实验结果。在实验结束后,教师组织各小组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与对比,让学生自主总结实验结论。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扎实地掌握摩擦力相关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发展其科学探究能力,以此推动课程思政教育的全面落实。
三、结合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学以致用” 的意识
生活是物理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最终也要作用于生活 [2]。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意识,是课程思政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师要结合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设计以 “解决实际问题” 为核心的生活化教学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意识。
以“压强”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为例,在教学开始环节,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压强现象,如用手指按压气球,手指用力越大,气球凹陷得越明显;厨房里的菜刀刀刃越锋利,切菜就越轻松。通过这些生活现象,引导学生直观感知压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激活学生探索物理原理的兴趣,为后续学生学以致用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随后,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实际问题:学校要在操场上搭建一个大舞台,那么你是否可以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帮助搭建人员避免舞台支架陷入土地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并结合生活压强现象,合理进行分析与与讨论,尝试提出“增大舞台支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的策略。在学生思考结束后,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实验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深化对压强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掌握应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收集与整理中的有关知识,并尝试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样一个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物理知识的实用性,有效培养其学以致用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课堂中“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入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认识到“课程思政”融入的重要性,合理设计物理教学活动,构建完善的物理教学体系,引领学生结构化地学习与探索,有效拓展物理教学的深度,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霍晓宏 ; 郜建辉 ; 李静静 . 初中物理课程思政的思考与实践[J]. 天津教育 ,2024(06):14-16.
[2] 赵宁. 课程思政” 融人初中物理课堂的 育人价值[J]. 物理教学 ,2022(11):39-42.
本文系2024 年度课题 《中学物理课程思政价值实现路径的研究》(LYKT09022 )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