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检测设备期间核查数据记录与分析技巧

作者

刘伯夷

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1

引言

检测设备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对检测结果至关重要。期间核查作为确保设备在两次校准期间维持良好状态的有效手段,其数据记录与分析是关键环节。科学记录与精准分析数据,能及时发现设备性能变化,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检测结果的可信度。本文就检测设备期间核查数据记录与分析技巧展开探讨。

1 检测设备期间核查概述

1.1 期间核查的定义与目的

期间核查指在设备两次校准或检定之间,运用特定技术手段,对设备性能是否符合预定要求开展的系统性核查。其核心目的是及时察觉设备可能出现的漂移、老化等问题,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持续满足检测工作需求,最大程度减少因设备性能变化引发的检测结果误差,保障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1.2 期间核查的适用范围

并非所有检测设备都需进行期间核查,需结合设备特性与使用情况判定。通常,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使用频率高、易受环境因素干扰、性能稳定性欠佳或价格昂贵的设备,应纳入期间核查范围,如高精度电子天平、气相色谱仪等。合理界定范围,可提升核查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避免资源浪费。

2 检测设备期间核查数据记录技巧

2.1 记录内容的完整性

数据记录需全面涵盖设备基础信息(名称、型号、编号等)、具体核查项目、采用的核查方法、核查实施时间、测量时的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等)及测量数据等内容。这些信息相互关联,其中环境条件可能影响设备性能,完整记录可为后续分析提供全面依据,避免因信息缺失导致判断偏差。

2.2 记录格式的规范性

应设计统一规范的记录表格,确保内容清晰易读。表格需包含明确的表头,注明各列数据含义,同时附上填写说明,指导记录人员正确填写。例如,对测量数据,需明确规定有效位数和单位,避免因记录格式不统一造成数据混乱,有助于提高记录质量与一致性,便于数据对比分析。

2.3 记录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核查过程中需及时记录数据,避免事后回忆导致遗漏或错误。记录人员应准确读取并记录测量值,遇异常数据时,需详细记录测量时的异常现象、设备运行状态等相关情况。确保记录及时准确,是保证数据真实性与可靠性的基础,为设备性能判断提供精准原始资料。

3 检测设备期间核查数据分析技巧

3.1 数据处理方法

3.1.1 统计分析

在数据处理中,运用统计方法对核查数据进行系统处理十分关键,具体可计算平均值、标准差、极差等指标。其中,平均值能直观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标准差和极差则可清晰体现数据的离散程度,通过对多次核查获得的系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能够全面了解检测设备性能的稳定性 [1]。例如,计算某设备多次测量同一标准物质的结果平均值,若该平均值的波动幅度处于预先设定的合理范围内,就说明该设备的性能相对稳定,可继续正常使用。

3.1.2 不确定度评估

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是数据处理的重要内容,评估时需综合考虑测量方法的科学性、设备本身的精度等级、测量时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波动)等多方面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准确的不确定度评估有助于更客观地判断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比如,在使用经校准的标准物质进行设备期间核查时,不仅要考虑标准物质本身的不确定度,还要纳入测量过程中仪器示值误差、人员操作偏差等其他不确定因素,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全面性。

3.2 异常数据的判断与处理

3.2.1 异常数据的判断准则

实际操作中,常采用拉依达准则、格拉布斯准则等方法判断异常数据。拉依达准则以测量值与平均值的偏差是否超过 3 倍标准差作为判断依据,当偏差超出该范围时,即判定为异常数据;格拉布斯准则则综合考虑了测量次数对结果的影响,相比拉依达准则更为精准 [2]。当通过准则判断出数据偏离正常范围时,不能轻易下结论,而应进一步分析导致数据异常的具体原因。

3.2.2 异常数据的处理方法

对于经判断确定为异常的数据,绝不能随意舍弃。首先要全面检查测量过程是否存在错误,例如设备操作是否符合规范、测量时的环境条件是否出现异常波动等。若经排查确定异常是由测量误差引起的,可重新进行测量以获取准确数据;若怀疑是设备本身存在问题,如部件老化、校准失效等,则应暂停设备使用,进行进一步的排查和维修,直至确认设备性能恢复正常。

3.3 核查结果的分析与应用

3.3.1 设备性能评价

依据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对检测设备的性能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若核查数据整体稳定,各项指标均符合设备使用要求,说明设备性能良好,可满足检测工作需求;若数据出现较大波动,或某些关键参数超出允许范围,则表明设备可能存在潜在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例如,通过对比某设备多次期间核查的测量结果,如若发现其某一关键参数的测量值呈现逐渐偏离初始校准值的趋势,这可能预示着该设备的性能正在下降,需及时干预。

3.3.2 后续措施的制定

根据对设备性能的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后续处理措施。对于性能良好、稳定可靠的设备,可适当延长其期间核查周期,以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存在性能问题的设备,应及时安排重新校准、维修,若维修后仍无法满足要求,则需进行报废处理。同时,要深入分析设备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如维护保养不到位、使用环境恶劣等,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3]。

3.3.3 质量追溯与持续改进

核查数据可有效应用于质量追溯工作,当检测结果出现异常或争议时,通过查阅期间核查记录,能够快速判断问题是否与设备性能相关,为质量问题的排查提供方向。此外,对长期积累的核查数据进行系统分析,还能发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如某类设备维护频率不足、操作人员技能欠缺等,为持续改进设备管理体系提供有力依据。如,若发现某一系列检测设备频繁出现性能不稳定问题,可考虑更换更适用的设备型号,或改进现有的维护保养方案,提升设备管理水平。

4 结束语

检测设备期间核查数据记录与分析是保障设备可靠性和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工作。通过规范的数据记录和科学的分析技巧,能及时发现设备性能变化,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检测人员应不断提高数据记录与分析能力,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进行操作,持续完善设备管理工作,为检测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在实际工作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不断总结经验,以适应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变化。

参考文献

[1] 欧阳玉魁 , 周渊 , 成静 . 纺织品实验室检测设备的计量管理[J]. 纺织检测与标准 ,2021,7(03):6-9.

[2] 贺 历 英 . 实 验 室 设 备 的 期 间 核 查 [J]. 科 技 传播 ,2014,6(05):140-141.

[3] 王闰青 . 实验室测量设备期间核查及管理 [J]. 工业计量 ,2012,22(S1):243-244.

单位名称 : 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省市 : 安徽省合肥市 邮编 : 230001 姓名 : 刘伯夷 出生年月: 19881023 性别 : 女 民族: 汉族 籍贯: 安徽省合肥市 学历: 研究生 职称:(现目前的职称)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 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