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发挥新闻宣传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核心研究
张波
安徽省淮南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服务中心 安徽淮南 232000
基层是国家治理“最后一公里”,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直接关系政策落实与群众思想认同、行动自觉。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传统的“单向灌输”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而新闻宣传因传播广、传递快、导向明,能将抽象思想理论转化为群众易懂爱看的内容,成为了联系群众的纽带。因此,探索新闻宣传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有效路径,对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
一、新闻宣传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核心价值
(一)政策解读的“转化器”,消除认知壁垒
基层群众文化水平不同,职业背景也有差异,对党的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的理解容易出现理解上的“温差”和“偏差”。新闻宣传可以把宏观政策变成基层语言,通过本地案例解读乡村振兴政策里“产业扶持”的具体办法,用“算账对比”讲医保社保政策的好处,用“身边人说身边事”解读惠民政策落地流程。这种实在的解读方式,能打破政策和群众之间的认知障碍,让群众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增强对政策的认同感和执行的积极性。
(二)共识凝聚的“粘合剂”,强化思想认同
基层社会结构复杂,不同群体利益诉求不同,价值观念存在差异,容易产生思想分歧。新闻宣传通过挖掘和传播基层的“正能量”(如扎根一线的党员干部、见义勇为的普通群众、邻里互助的温暖故事、基层发展的明显变化),用真实的人和事引发群众情感共鸣,让群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主流价值观。例如,县级融媒体中心推出“最美基层人”系列报道,讲村干部带村民增收、社区工作者化解邻里矛盾等故事,既展现了基层工作者的担当,又让群众感受到“奋斗改变生活”“团结成就发展”的道理,凝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思想共识。
(三)矛盾化解的“减压阀”,维护基层稳定
基层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矛盾纠纷,如征地拆迁、邻里矛盾、政策落实中的争议等,若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回应,容易引发群众不满,甚至激化矛盾,而新闻宣传在其中起到了“沟通桥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民生热线”“百姓留言板”等栏目,及时收集群众诉求,把合理意见反馈给相关部门,让群众感受到“被倾听”。另一方面,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争议话题,通过权威解读、事实澄清等方式,防止谣言传播、情绪对立。比如,针对部分群众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不理解,新闻宣传可以拍“整治前后对比视频”、采访受益村民,说明整治的长远意义,缓解抵触情绪,为基层工作开展营造和谐氛围。
二、当前新闻宣传服务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突出问题
新闻宣传对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至关重要,但部分地区实践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宣传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内容上,存在同质化、缺“基层味”的问题,宣传多“向上看齐”,照搬上级政策解读与理论文章,未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如宣传“爱国主义教育”“乡村振兴”时,仅转载全国案例或罗列条文,未挖掘本地资源与故事,脱离群众生活,难引兴趣与实现思想引导。二是形式上,模式单一、难适新媒体“新语境”,在短视频等新媒体普及、群众偏好“视听体验”的背景下,仍依赖传统宣传模式,即便有新媒体平台,内容也多为“文字转视频”或“会议报道”,缺互动性与趣味性,群众打开率低。三是互动上,存在不足、缺“双向沟通”,多为“单向传播”,虽部分平台设“留言区”,但对群众诉求回应不及时、不具体甚至无回应,“自说自话”让群众有“距离感”,难凝共识还易引发不信任。四是队伍上,专业化不足影响宣传质量,基层队伍多为“兼职人员”,部分人缺专业能力与素养,内容脱离群众、难适传播趋势或出现政策“解读偏差”,影响新闻宣传作用发挥。
三、发挥新闻宣传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作用的实践路径
(一)优化内容供给,打造“有温度、接地气”的宣传产品
内容是新闻宣传的核心,只有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才能引发共鸣。一方面,要聚焦群众需求,挖掘本土素材。通过围绕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推出政策解读微视频、民生问答专栏。例如,某县融媒体中心围绕农村养老话题,拍摄了《村里的幸福院》系列短视频,记录农村老人在幸福院的生活,宣传了当地的养老政策,传递了尊老爱老的价值观,获得群众广泛点赞。另一方面,需创新表达方式,用群众语言讲好故事。避免使用生硬的理论术语、官方套话,多用方言、俗语、生活化的语言,将抽象的思想理论转化为小故事、小案例,让群众听得懂、愿意听、记得住。
(二)创新传播形式,构建“传统 + 新媒体”的立体传播矩阵
为适应新媒体时代传播趋势,需整合传统与新媒体资源,构建覆盖广、触达准的传播体系。首要任务是激活传统阵地,更新社区宣传栏、乡村大喇叭内容,定期发布政策、民生信息与文明倡议,并借乡镇集市、村(居)活动等场景,通过流动宣传车、现场咨询会实现面对面宣传。其次,还需做强新媒体平台,运营好基层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定期发布短视频、直播等互动内容,还可针对青年推送基层发展Vlog、为中老年推送政策解读音频,同时利用村或社区微信群开展线上议事与政策问答,让宣传融入群众生活。如某乡镇通过抖音号开展“书记直播话振兴”,镇党委书记直播互动解答群众疑问,既拉近距离,又高效传政策。
(三)强化互动反馈,建立“双向沟通”的良性机制
强化互动反馈需建立良性“双向沟通”机制,新闻宣传并非单向灌输,唯有倾听群众声音、回应诉求,才能提升公信力与影响力。一方面要搭建反馈渠道,在宣传平台设“民生留言板”“投诉建议通道”并明确回应时限(如 24 小时内初步回应),还可定期开展线上问卷、线下座谈会,收集群众对宣传的意见及思想需求。另一方面要注重回应实效,对群众合理诉求,及时反馈相关部门并跟踪落实、公示结果,对热点问题与谣言,第一时间发权威信息澄清。例如某社区微信公众号收到群众反映路灯损坏后,及时回应并跟踪报道维修全程,最终发布“路灯已亮”消息,让群众感受到宣传兼具“说话”与“办事”功能,增强了对社区工作的信任。
(四)建强专业队伍,夯实“高素质、能战斗”的人才基础
队伍是新闻宣传的保障,需通过三方面提升其专业化水平以确保宣传质量。一是选优配强队伍、充实基层力量,选拔政治素质高、熟悉基层、热爱宣传的人员,鼓励有新媒体经验的青年人才加入,并建立上级媒体对基层宣传的定期帮扶指导机制。二是加强培训、提升专业能力,定期组织基层宣传人员参加政策解读、新闻写作、短视频剪辑等新媒体运营培训,同时开展业务比武与案例分享,助力其在实践中提升素养与技能。三是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工作热情,建立考核机制表彰优秀个人与集体,保障工作经费与待遇,让基层宣传人员能安心工作、积极创新。
结语
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是“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系统工程,而新闻宣传则是推动其见效的重要工具。新形势下,基层新闻宣传需摆脱“传统思维”“形式主义”,以群众需求为目标、创新为动力,通过优化内容、创新形式、强化互动、建强队伍,与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深度结合,从而让党的理论政策深入人心、主流价值观在基层扎根,为基层治理现代化、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筑牢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 康辅 . 新时代背景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新闻宣传策略研究[N]. 江苏经济报 ,2025-07-23(T04).
[2] 曾 彩 龙 . 企 业 新 闻 的 破 圈 传 播 与 价 值 叙 事 [J]. 云端 ,2025,(30):84-86.
[3] 贾成宁 .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实践激活企业向海图强新动能[J]. 冶金企业文化 ,2025,(0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