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郭学军
武警警官学院 610200
引言
当前在数字化的时代,数字技术在社会各个方面中都得到了应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高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传统教学方式无法跟上现代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的出现给高校体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也可以使体育教学朝着更加科学化、个性化、高效化的发展。因此,对数字技术如何赋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1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1.1 数字化教学资源适配性不足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存在着“碎片化、同质化、脱离需求”的问题。资源碎片化表现为数字化资源分散在不同的平台上,如教学视频、训练方案、规则解读等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学生需要在不同的平台寻找,使用效率低;资源同质化表现为内容大多围绕传统的体育项目展开,缺少对新兴体育项目(智能健身、电子竞技体育)的数字化资源覆盖,缺少与学生专业特点、兴趣需求相契合的定制化资源;同时部分数字化资源只是传统教材的电子版呈现,没有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交互性、可视化优势,只是把动作示范做成普通的视频,没有加入动作分解、实时纠错等功能,不能真正帮助学生学习,限制了数字技术的赋能效果。
1.2 教学方法与数字技术融合不足
高校体育教学方法与数字技术“只停留在‘皮上’,并未‘入里’”。部分教师只把数字技术当成“帮手”,像用智能设备记录学生考勤,播放教学视频,没有用它改良教学过程,像没有凭借动作捕捉技术实行精确技能培训,没有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设计沉浸式训练场景,使技术应用同教学目的脱离,而且,教师依然掌控教学方法的主导权,数字技术没有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效果,就像没有凭借线上协作平台安排学生做小组训练规划,没有通过数据反应引领学生自己改变训练策略,不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才能,不能完全让出数字技术的育人潜力。
2 数字技术驱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
2.1 构建系统化与个性化数字教学资源体系
以“整合、创新、适配”为原则,创建高质量的数字体育教学资源体系。一方面要整合现有的碎片化资源,打造一个统一的高校体育数字资源云平台,按照“项目分类 + 技能层级 + 应用场景”的思路来整理资源,把篮球资源分成“基础动作—战术配合—赛事分析”等,并配有训练方案、智能测试工具,做到一站式获取资源;另一方面要创新发展,利用数字技术的可视性和交互性特点,开发出智能化资源,比如给动作示范视频添加上 AI 的即时纠错功能,学生上传自己做的动作视频就可以得到偏差分析,给新兴体育项目研发出虚拟仿真训练模块,学生可以沉浸式地去学习一些核心的技术动作;并且还要结合学生本人的专业特色和兴趣爱好来定制化资源,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开发“运动康复数字化课程”,针对艺术专业的学生可以制定“形体训练智能指导方案”,以此来提高资源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2.2 促进教学方法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
以“重构流程、凸显主体”为要义,创建数字技术加持下的体育教学模式。从教学流程上看,依靠数字技术来形成“课前- 课中- 课后”的一体化教学,课前在线上平台推送适合的预习资源,给学生安排对应的技能基础视频、训练前热身方案;课中运用动作捕捉技术实施精准教学,及时剖析学生动作误差并给予纠正建议,用虚拟仿真技术创造竞技场,让学生在模拟对抗里提高战术使用能力;课后使用智能训练平台分派合适任务,学生做训练上传数据,老师靠数据分析远程指导,达成教学连续。而且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借助数字技术开展互动式的教学活动,用线上协作平台安排学生分成小队进行自己的训练计划,在班级内进行跨班级的技能挑战赛,用数据给反馈指导学生们自我去思考训练问题,自己去改变策略训练,锻炼学生们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想的方法和想法。
2.3 加强数字技术应用的师资队伍建设
“分层培训,实践赋能,机制保障”来提高体育教师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分层培训,根据不同基础的教师设置不同的课程,基础层是数字工具的操作,如智能设备、教学平台等;进阶层是技术与教学结合,如大数据分析在教学中的应用、虚拟仿真教学场景的设计;高阶层是技术创新的应用,如数字技术带动的教学模式革新、个性化教学方案的开发等。关于实践赋能,创建“数字教学实践基地”,让教师在实际教学场合应用技能,像使用动作捕捉体系展开技能教学,依靠大数据体系剖析学生训练数据,安排技术专家当场给予帮助和解答,并且把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加入到老师考核体系当中,针对在数字教学更新,数字教学资源开发方面表现突出的老师予以奖励,塑造教师与数字技术企业,大学合作互动机制,定时安排老师出去学习,举办专项研讨会,保证教师技术水平一直处在新鲜的状态。
2.4 健全数字技术应用的安全评估机制
创建“安全为基,评价为导”的保障体系,给数字技术给教学改革保驾护航。在安全方面,制订高校体育数字技术应用的安全规定,明确学生的运动数据收集范围,存储方法,使用资格,采用加密传送,分层授权等方式保证数据安全,定时执行数据安全检测和危险评价,避免数据泄漏,滥用,就虚拟仿真,智能练习之类的场景制定特别的安全方案,像虚拟练习出现头晕怎么解决,智能器材使用过程中的标准操作,从而守护教学安全。在评价方面,打造数字推动的多元评价机制,打破传统技能测试加体能过关的单一评价机制把数字技术采集到的数据,例如训练参与次数、动作提高幅度、数据使用能力都加入评价体系里面来采用,以 AI 自动打分 + 老师综合打分 + 学生自主和互相打分为评价方法的方式,真实完整地反映学生的体育素养情况,并借助评价数据,反作用于教学环节,动态完善教学计划,形成“教—评—改”的循环机制。从而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的教学改革。
结语
总的说来,数字技术给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造了前无古人的机会和难题。通过对数字技术的核心价值进行了探析,发现数字技术具有打破教育教学的局限性;提升教育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个性化发展等价值。而且面对教学资源数字化适配性不够、教学方法同数字技术融合不够深、数字技术应用师资力量薄弱等现实问题,我们提出建立系统化个性化数字教学资源体系,推进教学方法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加强数字技术应用的师资队伍培养,完善数字技术应用安全和评价体系的实践策略。
参考文献
[1] 徐焕喆,赵勇军 . 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任务及措施[J]. 体育文化导刊,2022(2):98-103.
[2] 马德浩 . 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的使命、挑战与对策 [J].体育学刊,2018,25(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