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政治逆向教学设计实践
周楚惠
浙江省萧山中学 浙江省杭州市 311200
一、逆向教学设计的理论内涵
传统的正向教学设计是一种以教学过程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它遵循“先行动后验证”的思路:通常从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出发,依次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等环节,是一种由师到生、正向推进的设计方式。(如图1)

逆向教学设计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威金斯和麦克泰格在其代表作《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提出。该理论打破传统的线性流程,遵循“以终为始”的课程建构思维:以学生最终需要达成的理解目标为出发点,再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最后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确保教学过程始终围绕预期成果展开。具体来说,逆向设计包含三个递进阶段:第一阶段,明确预期成果,包括学生能理解的核心概念、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以及能够迁移应用的实践能力。第二阶段,选定评估证据,思考收集怎样的评价证据以及如何设计评价任务才能确定学生达到预期结果。第三阶段,匹配教学活动,根据学习目标与评估方式反向设计课程内容,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直接服务于既定目标。(如图2)
图2 逆向教学设计思路

二、高中政治运用逆向教学设计的核心素养价值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教学与评价建议”中指出:“本课程的实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发展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力求将教学质量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要求,体现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 1 逆向教学设计理念将学习目标、评估方法和学习活动三者紧密衔接,与传统教学设计相比,这种反向操作模式将核心素养培育有机融入学习目标、评估方式和教学活动中,符合“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
(一)目标精准锚定素养方向,破解“目标漂移”难题
“目标漂移”是传统教学设计中常见障碍:表面上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实际上将学科核心素养等同于知识记忆、技能训练等浅层目标,如把“认同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简化为“背诵党的基本路线” ,难以使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落地。而逆向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预期结果” ,要求教师首先明确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标准。比如,针对“政治认同”素养,预期结果是“学生能结合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案例,说明‘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并表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这种目标设定避免了知识堆砌,直接指向学生能用政治知识做什么,确保教学始终围绕核心素养展开。
(二)评价前置驱动深度学习,破解“学评分离”难题
“学评分离”是传统教学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学习过程聚焦知识记忆或浅层理解,评价却要求学生展现深度学习的能力,如:复杂问题解决、知识迁移等,最终导致 “教—学—评”脱节。传统评价多在学习结束后进行,如:单元测试,属于“事后判断”,学生发现问题时已错过调整时机,难以深化理解。
而逆向教学设计强调“以评促学”:将评价设计前置,用表现性任务作为评价的核心载体。表现性任务要求学生在复杂情境中调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并且要求学生呈现思考过程,如:方案设计思路说明、数据来源与分析逻辑等,教师在此过程中评估其是否具备深度学习能力。
(三)活动设计促进能力转化,破解“知行脱节”难题
传统教学目标停留在“掌握知识”,而非“能力表现”,导致教学环节缺乏应用导向;活动设计聚焦“知识输入” ,而非真实问题的解决,知识难以转化为实践经验;评估侧重纸笔测试,而非真实任务的参与效果,无法倒逼学习者关注知识应用,从而导致知行脱节。逆向教学设计尊崇“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2,强调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真实任务情境中,如模拟政协会议、社会调查等。真实情境搭配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也引导学生对政治观点、社会现象等进行质疑、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一过程使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实现知行统一。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政治逆向教学设计实践
(一)目标导向:聚焦核心素养的层级分解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制订具体教学目标的建议是“应该聚焦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课第二框。本框讲述了三层内容:第一,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第二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拥护和坚持党的领导;第三,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自觉投身中国梦。《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明确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4 由此,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1. 明确中国梦的内涵和本质,培育科学精神;强化政治认同,认同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人民的梦紧密相连,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息息相通。
2. 理性分析当前发展面临的问题,强化公共参与,培育科学精神;强化政治认同,深刻理解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认同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推进伟大事业,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
3. 理解国家“两步走”发展战略,培育科学精神;通过畅想未来,明目标、担使命,强化公共参与,自觉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二)证据设计:嵌入核心素养的表现性评价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教学评价的建议是“评价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着重评估学生解决情境化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反映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5 由此,依据不同的学习活动形式,确定本课的学习效果评估量表如下:
自主学习评价量表


合作学习评价量表
(三)活动支撑:构建素养培育的实践场域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教学活动的建议是“本课程的教学要运用多种方式学、科方核法心,素引养导发学展生的自重主要学途习径、。”合6 作基学于习当和前探时究事学热习点,强将调D学ee生pS的ee活k 公动司体的验发是展其实思例想作政为治情境,再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一系列活动型学科课程:
活动1 情境创设,明确中国梦是怎样的梦
播放视频:美国发布芯片禁令,DeepSeek 打破美国科技封锁,中国 AI 产业崛起。学生根据视频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DeepSeek 承载的科技强国之梦是谁的梦?是怎样的梦? 2. 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梦?教师点明科技强国之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缩影;从学生的回答中总结出中国梦的本质、由来和意义。
教师提出问题:中国 AI 产业崛起是否仅仅造福中国人民?学生举例说明中国 AI 产业对世界的贡献。教师总结点明中国梦不仅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人民的梦,也是奉献世界的梦。
活动2 合作探究,感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国梦
提供背景资料:材料一 近代中国科技全面落后于西方,所以难以抵挡西方列强的入侵,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DeepSeek 横空出世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
材料二 美国大型科技企业长期垄断技术标准和规范,主导全球科技发展;美国芯片制裁使中国 AI 产业发展面临重重困难。DeepSeek 的团队经过无数次的实验与失败,终于研发出一种新型芯片材料,使我国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材料三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发展,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立了 2035 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确保科技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材料四 DeepSeek 的成功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优势,我国推动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凝聚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凝练实施一批新的重大科技项目,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学生结合材料分组讨论 DeepSeek 取得成功的因素。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提炼出其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坚定梦想、坚持党的领导、克服困难阻力、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优势等。教师总结点明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是什么,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
教师提出问题:“四个伟大”中谁起决定性作用?为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点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执政水平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所以“四个伟大”中党的建设新伟大工程起决定性作用。
活动3 畅想未来,坚定奋斗圆梦的责任担当
教师通过图文介绍我国科技领域的诸多成就,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 以上成就的取得是否意味着科技强国之梦已经实现? 2. 畅想 2050 年我国的科技水平会是怎样的?届时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又是怎样的?选择一个角度阐述。3. 畅想2050 年的“我”是怎样的?如何让“我”的个人梦与中国梦同频共振?
教师总结点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青年代作为国家的希望,必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拓展延伸 回归现实,做好圆梦规划
根据自己的梦想,拟定一份详实的“人生规划书”,包含以下内容:1. 十年后我能达到什么目标? 2. 为了十年后梦想实现,从今年开始后的每一年我应该达到什么目标?怎么做?3. 每年的每月我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小目标?
综上,本文试图改变传统教学设计思路,将逆向教学设计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是该教学设计的起点也是终点。学生不再拘泥于知识背诵,而是强调学习体验和知识的迁移运用;学习效果的评估不仅关注知识的获得,更关注学生整合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后续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根据评估的结果,进一步优化情境创设和活动设计,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程宗宇、张景云. 大概念视域逆向教学设计例探[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5
(15):53-57.
[2] 王晓波. 以逆向教学设计破解混合式教学难题[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34):25-27.
[3] 闻颖 .“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的逆向教学设计[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29):37-39.
[4] 江碧芳. 基于核心素养的逆向教学设计实践探索[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37):33-35.
[5] 谢莹.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逆向教学设计——以高中“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为例[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8(03):35-40.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第41 页。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 页。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第42 页。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3 页。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第41 页。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第4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