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江西省“职教高考”财经商贸大类专业测试体系构建与实践

作者

张美忠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南昌 330009

一、引言

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将其作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的核心举措。江西省作为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近年来职普招生比例维持在 1:1 左右,中职学生升学面临“普通高考普教化”“三校生考试重理论轻技能”等问题,难以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色。

在此背景下,联合省内多所院校及企业,获批江西省财经商贸大类“职教高考”专业技能测试试点单位,于 2023 年率先在单招考试中开展试点。本文基于试点实践,系统梳理“职教高考”财经商贸大类测试体系的构建逻辑与实施成效,为“职教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提供实践参考。

二、江西省财经商贸大类“职教高考”测试体系构建背景

(一)政策导向: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必然要求

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需匹配差异化的考试招生体系。2019 - 2021 年,国务院、教育部先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 - 2023 年)》等文件,“高质量发展”“职教高考”成为关键词,要求通过考试改革强化职业教育“职业性”本质,避免沦为应试教育的附庸。

(二)现实痛点:传统升学考试的局限

江西省中职学生传统升学路径主要依赖普通高考与三校生考试,但两类考试均存在明显缺陷。普通高考以学术能力为核心,与中职教学目标脱节;三校生考试虽包含职业技能测试(250 分),但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将“真操实做”的职业行动能力转化为“认知记诵”的理论考核,陷入“知道= 做到”的逻辑误区,无法真实反映学生技能水平。

(三)实践基础:江西省职业教育发展积淀

作为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江西省在专业建设、实习实训、技能大赛、VR 教育资源等领域积累丰富经验。作为国家双高校,在财经商贸专业建设中形成“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联合中联集团等企业具备技术开发与资源整合能力,为测试体系构建提供坚实支撑。

三、江西省财经商贸大类“职教高考”测试体系设计思路

(一)总体原则

测试体系构建围绕“六个核心原则”展开:

1. 科学性。依据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结合财经商贸产业岗位需求,确保测试内容与职业能力要求一致;2. 规范性。统一测试大纲、题库开发标准、考务流程,实现“命题 - 考试 - 评分”全流程标准化;3. 普适性。兼顾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中职学校教学实际,避免因设备或资源差异影响考试公平;4. 适应性。融入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适应财经商贸领域新业态、新模式对技能的要求;5. 公平性。采用机考自动评分与专家盲审结合,减少人为干预,同时开放免费练习平台,保障考生知情权;6. 可操作性。测试平台采用 B/S 架构,支持 10 万人大并发,普通计算机即可满足考试需求,降低实施成本。

(二)核心框架:“三维一体”

1. 维度一:测试内容模块化

根据财经商贸大类 78 个专业的中高本衔接需求,将测试内容整合为“共享模块 +专业模块”共享模块(50%)。涵盖信息技术(文档处理、电子表格操作等)、经济法基础(税收法律、劳动合同等)、管理基础(企业认知、管理常识等),聚焦大类通用职业素养;专业模块(50%)。按“相近专业合并”原则,分为财经类(财政税务、财务会计、金融)、经济贸易类、工商管理类、电子商务类、物流类5 个方向,突出专业特色技能。

2. 维度二:测试形式数字化

突破传统笔试局限,运用两类技术实现“真操实做”考核:

模拟仿真技术。集成Office、会计账务软件、电商平台等常用工具,考生在线完成“填制会计凭证” “电商直播策划”等任务,系统自动记录操作轨迹与结果;虚拟仿真技术。在物流类测试中还原仓库场景,考生通过虚拟操作完成“货物分拣”“运输路线规划”等任务,解决实体实训设备不足的难题。

3. 维度三:测试评价动态化

赋分体系。采用“动态赋分法”,对技能操作的每个步骤设置采分点,如会计凭证填制需同时考核“科目选择准确性” “金额计算正确性” “附件上传完整性”质量监控。建立题库更新机制,每年按 15% 比例补充新业态相关试题(如数字财税、跨境电商直播等),确保测试内容与时俱进。

(三)关键支撑:题库与平台建设

题库建设遵循“岗位需求 - 技能拆解 - 试题设计 - 专家审核 - 试点验证”流程,核心指标包括:

数量。累计开发试题 5000 余道,覆盖5800 个技能点(含1700 个核心技能点);题型。分为单选、多选、判断(知识类)与操作题(技能类),操作题占比不低于60%;难度。按 1 - 5 级划分,1 级对应基础技能(如 Excel 数据录入),5 级对应综合能力(如企业财务分析);区分度。通过外省专家盲审与 1000 人次模拟测试,确保试题能有效区分不同水平考生;关联性。技能题打破“前后逻辑绑定”,单个试题可独立考核,避免“一步错全错”的连带误差。

2. 平台架构,“双系统 + 多终端”

测试平台分为两大系统,均采用加密技术保障安全:

测试管理系统。实现题库管理、组卷、考务安排、成绩查询等功能,支持按“技能点 + 难度”自动组卷;资源管理系统。集成会计核算、金融业务、物流管理等专业操作模块,考生通过浏览器即可登录,无需安装专用软件。

四、江西省财经商贸大类“职教高考”测试体系实践

(一)试点准备:全流程闭环设计

1. 组织保障

成立由学校书记、校长牵头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命题考务组、技术保障组、督查督办组,联合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形成“1 + 3”试点联盟,覆盖16 个专业,1700 余名考生。

2. 师资与考生准备

师资培训。面向全省 49 所中职学校开展 2 场培训,覆盖 180 余名教师,解读考试大纲与样题,严禁提供题库或额外辅导材料;考生练习。考前1 个月开放免费练习平台,提供操作手册与演示视频,累计服务超5000 人次。

3. 命题与测试验证

封闭命题。考试前3 天组织外省专家封闭组卷,完成“题面严谨性”“答案正确性”“满分/ 倒扣分测试”等验证;

压力测试。模拟 5000 人同时在线考试,平台响应时间 <2 秒,数据保存成功率100% ,确保考试稳定。

(二)试点实施:多维度成效

1. 考试组织:安全有序

2023、2024、2025 连续3 年,四所试点院校分两批次开展机考,通过“三场检查”保障考场环境。

设备检查。技术工程师逐一测试计算机、网络与浏览器兼容性;

模拟测试。抽调200 名学生还原考试流程,优化监考应急方案;

考前封存。考试前1 天完成考场封闭,配备断网、断电应急预案。

2. 成绩分析:科学有效

分布特征。四所院校考生成绩呈正态分布,以2024年为例,江西交通、江西旅游商贸、江西信息试点最高 213.08 分、最低 6 分,峰值集中在 101 - 125 分;江西外语外贸试点最高218 分、最低23.09 分,峰值集中在105 - 130 分,表明试题难度适中,区分度良好;信效度。通过 Cronbach's α 系数检验,测试信度达 0.82,高于 0.7 的合格标准,验证体系科学性。

3. 多方反馈:认可度高

考生反馈。85% 的考生认为操作题与中职实训课程衔接紧密,平台操作便捷,与会计、电商等工作场景相似度高;院校反馈。参与试点的中职学校表示,测试体系倒逼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推动“考什么、教什么”的教学改革;企业反馈。中联集团等合作企业认为,测试内容贴合岗位需求,有助于选拔具备实践能力的生源。

五、江西省财经商贸大类“职教高考”测试体系创新亮点

(一)理念创新:从“同质普适”到“异质定向”

突破传统考试“一刀切”模式,通过“共享 + 专业”模块设计,既保障大类专业的基础统一要求,又尊重不同专业的技能差异。例如,电子商务类考生需完成“直播脚本设计”操作题,而财经类考生则考核“纳税申报流程”,实现“考其所学、用其所长”。

(二)模式创新:从单向单行到融合融通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应该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应该匹配相应不同的招考体系、不同的培养目标。专业技能测试考试资源的建设,体现了社会对技能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通过职教高考,不仅为中职院校学生和其他社会扩招人员提供了对口入学渠道,也为高职院校提供了技能素养高的生源,有效地为中高职衔接搭建了立交桥,有利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内容创新:从认知记诵到真操实做

对于想升学的中职学生来说,目前主要的渠道是通过普通高考或三校生考试。普通高考自然不必多说,三校生考试也把技能考试的真操实做、过程性和结果性的职业行动能力考核,转变为认知记诵的考试,以“知道”来预测“做到”的能力测评,尽管这种能力测评考试成本低,易于大规模实施,但同样是一种普教化倾向,无法彻底克服“知道= 做到”理论假设缺陷。

(四)机制创新:从“单次考核”到“生态构建”

构建“命题 - 考试 - 反馈 - 更新”的闭环机制,建立动态反馈通道,通过考生问卷、院校座谈收集体系优化建议,形成以考核职业行动能力为主、采用真操实做的考核形式,构建全新“职业性的考试生态” ,包括体现科学性、公平性、职业性的工作任务型考试题题库、工作情景式考试环境、行动能力载体设计、工具设备设施、技能评价的方法与足够专业人员,以及与之相应的高昂的考试费用和人力成本支持等。

六、问题反思与优化方向

(一)现存问题

1. 中高本衔接有待深化。部分高职专业对应的中职专业开设数量少(如跨境电子商务),导致考生跨专业报考时技能基础薄弱;2. 题库时效性有待提升。数字经济背景下,财经商贸领域新业态(如 AI 财税、元宇宙电商)更新快,题库开发存在1 - 2 年滞后;3. 中职备考资源不足。部分中职学校缺乏虚拟仿真设备,难以开展针对性实训,需加强备考资源统筹。

(二)优化建议

1. 完善中高本一体化培养。联合省内本科职业院校、高职与中职,制定财经商贸大类中高本衔接人才培养标准,明确各阶段技能要求;2. 建立题库动态更新机制。组建由行业专家、企业骨干与院校教师构成的题库更新委员会,每季度调研产业动态,及时补充新技术、新岗位相关试题;3. 构建备考资源共享平台。依托省级职业教育资源库,开发“职教高考”备考课程与虚拟实训模块,免费向中职学校开放,缩小区域与校际差距;4. 规范考试管理。严禁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考前辅导,通过“考教衔接”将备考内容纳入中职正常教学计划,杜绝“刷题应试”现象。

七、结论

江西省财经商贸大类“职教高考”测试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是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有益探索。通过“共享 + 专业”模块化设计、数字化测试形式与动态化评价机制,有效解决传统考试“重理论轻技能”的痛点,实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能”的目标。试点实践表明,该体系不仅具备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还为中高职贯通搭建了高效通道。

未来,需进一步深化中高本衔接、提升题库时效性、完善备考资源供给,推动测试体系从“试点探索”走向“全面推广” 为全国职教高考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江西经验”,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技能型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琳, 陈晓东. 职业教育考试评价改革: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2022, 10.

2. 李静, 张伟. 数字化背景下财经商贸类专业“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 2023, 05.

课题项目:2023 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财经商贸大类“职教高考”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3GZYB016)。

作者简介:张美忠,男,1973 年 12 月出生,江西永丰人,硕士、教授、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研究方向:企业管理、职业教育, 现任教务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