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西域同文志》有些新疆地名考
阿力木尼牙孜
西北民族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部 甘肃兰州 730030
《钦定西域同文志》是我国第一部以汉、满、蒙、藏、维等多种文字相互对照的地名语源性辞典,在乾隆皇帝的指示下(乾隆二十八年即公元1763),大学士傅恒主持、其他辅助人员参与共同完成。满族、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共同参编而成。全书按地域编排,依次为新疆、青海、西藏。内容主要包括这些地域的地名、山水名及准噶尔部、回部等各部上层人物的解释,辞书中词条分为天、地、山、水、人五大类,每一词条名称都用六种文字对照。
《钦定西域同文志》中有关新疆地名有800 多条,包括城镇、河水、湖泊、山等的名称。是研究当时新疆地名的非常重要的资料。但是对一些地名的释义存在一些问题。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对几个地名的词源问题进行探讨。
1. 天山北路地名— 青吉勒
回语,水葱也。其地产之,故名。
维吾尔语中虽有činggil 一词,但表示“ 未梳理的、散乱的”,与“ 水葱” 毫无关系。根据现代维吾尔语词典,činggil baziri 表示“ 清河镇”,可见 “ 青吉勒(činggil)” 指 “ 清河 ”,而蒙古语 “ 郭勒(γol)” 表示 “ 河、河流 ”,因此 “činggil” 中的 “gil” 应为 “γol” 的转音。čing 为汉语借词,借自 “ 清 ”。因此该地名为汉语和蒙古语合璧地名,辞书该地名语源和语义注释均有误。
2. 天山南路地名—— 勒木丕
lämpi,回语,夏日支棚以迎凉气也。
“ 勒木丕 ” 是汉语 “ 凉棚 ”(liang peng)的音传。“liang” 中的 “ng”音转为 “m”,“peng” 中的 “ng” 音省略,这是突回语的特征 [ 刘义棠 … 钦定西域同文志 > 校注 [M]. 台湾 , 台湾商务印刷馆 ,1984:26.],又因为维吾尔语中语中没有复元音,因此liam pe 变成lämpi,再由维吾尔语转为汉语读音时就读作 “ 勒木丕 ”。因此,该地名为汉语借词,其语源并非维吾尔语,辞书中关于该地名的语源注释有误。
3. 天山南路地名—— 连木齐木
连木齐木,回语。连木,外燥内泞之地;齐木,有草之泥。其地土软有草,故名。汉车师后城长国地。
连木,根据辞书注释应是汉语 “ 泞 ”(ning)的转音,汉语词末的 ng 音在维吾尔语言中常发不出音 [ 靳焱 , 陈世明 .《西域同文志》中民汉语合璧地名研究 [J]. 西部蒙古论坛 ,2021(2):43-49.],根据这一特点,ning 进入维吾尔语后便读作 ni,但在 “ 南部土语中 l 常与 n 音发生交替 ”[ 同上 .],同时维吾尔人在音转的以元音结尾的单音节词后往往有缀加辅音的习惯,如 luw(龙)、tuq(秃)、luğ(炉)等,[ 陈宗振 . 关于维吾尔语中的早期汉语借词的探讨 [M]. 西宁 , 青海民族出版社 ,1982:166. ] 因此,li 就变成了 lim。齐木,维吾尔语中应为 čim,而非辞书中的 čin,意为 “ 草皮 ”。因此,连木齐木是汉语和维吾尔语的合璧地名,而非辞书中注释的单纯维吾尔语地名。
4. 天山南路地名—— 济木萨
济木萨,回语,土软渗水之谓。
济木萨,即今天的吉木萨尔。该地名最早作 “ 金附 ”,始见于《汉书 ·西域传:“…… 车师旁小金附国随汉军后盗车师,车师王复自请击破金附。” 在突厥语中,f、b、m 是相通的 [ 钱伯泉 . 几个新疆地名的渊源和含义 [J]. 新疆地方志 ,1999(02):37-43.],因此汉朝的金附(jinfu)在唐朝称之为金满(jinmu),可见,“ 吉木 ” 是 “ 金满 ” 的转音,是汉语借词。萨,即萨尔(sar)维吾尔语中的“ 城”,词尾r 脱落成为sa(萨),即 jimsa。济木萨为汉语和维吾尔语合璧地名,辞书中关于该地名到的语源注释错误。
5. 天山南路地名—— 堪齐塔木
回语,堪齐,铜钱匠也;塔木,匠所居也。地多冶匠,故名。
堪齐känji 在维吾尔语中是最后的意思。比如说känji bala 是最小的孩子。Tam 是墙,整个合成词的意思是最后的墙。在今拜城县托克逊乡以北之的坎其铁米,应该是维吾尔语地名,辞书中语源注释正确,但该词意思解释有误。
6. 天山南路地名—— 什喇勒台
回语,什喇勒,草也;台,有也,与准语同。地多此草,故名。
台,tay 在维吾尔语中意为“ 马驹子”,在地名širaltay中,tay 并非“ 马驹子 ” 之意,而是以词尾的形式出现,应是蒙古语借词。因此该地名为维吾尔语和蒙古语合璧地名,辞书中语源注释有误。
7. 天山南路地名— — 赛阿里克
回语,赛,沙石也。地有水渠,中多沙石,故名。
阿里克,ariq,水渠,现写做eriq;赛,say,该词取自汉语“ 沙(sha)”,是汉语借词。[ 刘义棠.< 钦定西域同文志 > 校注[M]. 台湾, 台湾商务印刷馆 ,1984.],但在这里刘义棠先生也犯了错误,维吾尔语里的 say 的意思是戈壁滩,峡谷,所以 say ariq 是峡谷里的溪水的意思。并非刘义棠先生所说的那样赛阿里克是汉语和维吾尔语合璧地名,是纯纯的维吾尔语,辞书中词语含义解释有误。
根据“ 赛阿里克” 这一地名,也可以推断出天山北路地名阿克赛“aqsay”、天山南路水名赛巴什达里雅 “say baš därya” 中的 “say” 均为维吾尔语词,二者皆为维吾尔语地名,辞书中对上述两地名的词语含义注释均有误。
8. 天山南路地名—— 固璊
回语,谓可疑也;初,其地人奉回教后,有逃去者,因以名之也。
刘义棠先生认为该地名是维吾尔语 gūmān(怀疑、嫌疑、猜疑)省去末尾辅音 n 音之后的结果,但牛汝辰先生认为该地名来自藏语,意为 “ 贼 ”,是吐蕃王朝统治这一地区时留下的遗迹。在 10 世纪末 11 世纪初喀剌汗王朝时期,吐蕃统治南疆是在回鹘时期,在维吾尔人信仰伊斯兰教之前,因此该地名极有可能来自藏语,笔者赞同牛汝辰先生的观点。
总结
《钦定西域同文志》是反应 19 世纪末我国西部三省的地名包括江河名称、山名、湖泊名城乡名称的一部辞书,该书对研究西部三省的地名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和参考意义。
作者简介:阿力木尼牙孜(1973.01),男,维吾尔族,新疆吐鲁番人, ,副教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